5月22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 b/ L- u6 W6 c3 Q
巨星隕落,舉國悲痛!
1 q- |/ P8 C4 H% o2 I% z: X
身子骨一向硬朗的袁隆平院士,突然間病重過世,一時間讓人難以接受。
悲痛之余,“摔倒”一詞也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據悉,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亞雜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發身體不適。4月7日,轉到長沙住院治療。
“摔倒”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對老年人來說卻可能是致命的一擊打。在我國,跌倒是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跌倒最大的影響是引發骨折,主要部位為髖關節、脊椎骨、手腕部等處。
4 F, `$ q2 l. C, M/ U1 y
尤其是股骨頸骨折,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能就意味著死亡。據調查,老年人股骨頸骨折后死亡率高達50%,存活者功能恢復率不及40%!
8 p ]$ X) O# c% p( R A6 {2 m6 g
而這種發生在髖部的骨折,也被大家稱為“最后一次骨折”。
/ m) r/ A! a" n5 U1 `3 t0 U# C% d
之所以被稱為最后一次骨折,是因為很多股骨近端骨折的老人,在骨折后因為各種原因去世,連再次骨折的機會都沒有了。
股骨近端,就是髖部的那一端,這個部位在我們年輕時是十分強大的,很少有骨折。但上年紀后,保護它的強大肌肉逐漸萎縮,骨質變得疏松,尤其是絕經后的女性,骨量流失非常快,脆弱的骨頭像塊餅干,逢到踩空摔倒就很可能骨折了。
而且對于股骨近端骨折的老年人來說,治療也是個難題!
在考慮年齡、身體狀況、術后并發癥等情況下,并不是每個老年人都能順利接受手術治療。而無法動手術的老年人,只能采取保守治療,但保守治療可能比手術產生的危害更大。
6 a; B# ]/ ^, m1 t& ?. s
首先,肺部感染的威脅會一直伴隨著臥床的老人。長期臥床的人,肺部分泌物排出就變得很困難,長時間淤積于中小氣管中,成為細菌“培養基”,極易誘發肺部感染造成墜積性肺炎,而這種肺炎對臥床者來說可能是致命的。
其次就是褥瘡,護理稍有不勤,沒有給臥床的人常翻身就可能壓出褥瘡。還有一個看不見的殺手,因長期臥床血循緩慢等引發的下肢深靜脈血栓,血栓脫落后游到肺部堵住血管造成的致命性肺栓塞。
3 G- R' A7 ^5 ~8 B/ B9 v! z: k
不過,與其等著骨折后再治療,老年人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多預防:
1. 要改變長期吸煙、大量飲酒、嗜飲濃茶、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
! ]( n M( { J3 p! H
2. 飲食中多注重補鈣,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在更年期后出現骨質疏松,埋下骨折的隱患,從30歲之后就要有意識地喝牛奶、吃油菜、芥藍、蝦皮、西蘭花等含鈣量高的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鈣制劑。
1 y2 D/ K$ v$ y, g, J4 w
3. 家中地磚最好是防滑的,浴室中鋪上防滑墊,平常出門穿舒適、合腳的運動鞋,少去道路高低不平的地方。遇到下雨、下雪時最好不出門。以免造成骨折。
, X: E+ \* K1 O0 }
人老先老腿,上了年齡的十有八九行動不便,增加了摔倒的“風險”。什么時候能研發一款有效防摔或者摔倒時能大幅緩沖傷害的產品呢?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