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表示,“華為擁有高端體驗店 5000 家以上,和寶馬、奔馳、特斯拉、造車新勢力不在一個量級。這是我們的巨大優勢,覆蓋了中國的每一個重要城市?!?/div>
“美國四輪制裁后,華為手機這種高頻、剛需、海量的產品業務遇到巨大的困難,智能電動汽車銷量雖然沒有手機那么大,但是單價高,能夠彌補手機的銷量缺失”余承東說。
根據華為透露的數據,今年將有多款使用了華為智能化部件的旗艦車型上市,并且今年華為在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研發投資將達到10億美金,目前研發團隊超過5000人。
截至2020年底,華為消費者業務已在全球建立12家旗艦店、5000多家體驗店,接待用戶數超過8000萬。賽力斯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入駐華為旗艦店,將是賽力斯與華為共同布局人-貨-場、全域營銷新模式的探索,也是全球首次科技品牌和智能汽車品牌的渠道融合。未來,華為的品牌背書、渠道優勢、用戶基礎,將為賽力斯帶來用戶流量新突破。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入駐華為旗艦店,開創了消費電子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河。未來,華為不僅可以提供領先的ICT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幫助車企造好車,還可以通過在消費電子行業積累的高端品牌運作、營銷經驗及銷售網絡,幫助車企賣好車?!比A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參加2021上海車展時說。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也在分析師大會上談道:“中國每年3000萬臺車,未來會更多,即便只做中國市場,每年能從每臺車上平均獲得1萬元的收入也足夠了?!?/div>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在回應“每輛車上實現1萬元的收入”時表示,這是徐總給我們提的要求,我們發布這么多的部件,只要能賣出去還是有可能的。因為華為不造車,我們的愿景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輛車?!懊枯v車”是我們的愿景,但每輛車不可能全用我們的產品。不過,如果做得好的話,目標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華為還與哪些企業有合作?
除了小康股份,華為還與哪些車企有合作呢?
日前,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ARCFOX極狐與華為合作的阿爾法S華為HI版亮相,推出基礎版和高階版兩個版本,預售價分別為38.89萬元和42.99萬元。這款車實現了華為ADS高階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在汽車行業的首次應用,并首次搭載鴻蒙OS智能互聯系統,可實現所有設備協同,目前已經支持多達23個應用生態。
除了與北汽和賽力斯的合作,4月20日,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也與華為終端公司簽署全場景智慧出行生態解決方案合作協議,圍繞HiCar解決方案平臺級合作、測試能力共建、車載生態聯合創新等方面建立深度合作項目。
東方證券研報表示,華為智能汽車產品定位為開放式平臺,未來隨著其智能汽車相關產品滲透率提升,其與之合作的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受益。智能駕駛領域,華為與四維圖新、舜宇光學、中國汽研和福晶科技等展開合作。智能座艙領域,華為主要與華陽集團和中科創達合作。
智能網聯領域,均勝電子與華為相互配合支持,共同研發;德賽西威與華為合作帶有 HiCar 功能的主機在多個 OEM 項目中應用。智能電動領域,銀輪股份與華為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已經形成合作關系,獲得量產訂單;伯特利表示已經參與華為 HI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相關合作。整車方面,華為當前合作的企業包括上汽、廣汽、北汽、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
摘自《中國基金報》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1-4-25 10:45
現在很多原來不造車企業,都轉行或者部分業務轉到汽車行業,是因為汽車更新迭代快,是大家剛需的原因還是真的利潤很豐厚?
作者: sgxap666
時間: 2021-4-25 10:53
大躍進造車
作者: 譬如朝露
時間: 2021-4-25 11:18
本帖最后由 譬如朝露 于 2021-4-25 11:21 編輯
電動車不要芯片么?最近特斯拉好像日子不太好過。不排除老美維護自己利益
作者: move3309
時間: 2021-4-25 12:54
在原來的行業中積累了大量的資本,資本閑置對于資本家來說就是一種罪惡,總得給這些資本找個出路。
我覺得電動車的利潤應該遠高于傳統的燃油車,技術的進入門檻反而低了。
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什么不能直接應用于傳統的燃油車,因為那樣不劃算,利潤低。
作者: 機械自動化學者
時間: 2021-4-25 13:46
資本在炒作新能源造車,跟著資本走穩贏
作者: 清晨的粥
時間: 2021-4-25 14:08
因為碳中和,因為南北極冰川小了
作者: move3309
時間: 2021-4-25 14:25
院長對李云龍說:
屁股要坐得住
鐵嘴鋼牙木頭屁股,
坐著干什么,去體驗!
人不可能經歷世界上所有熱鬧,
但可以用眼睛去看,
用心去感受,
用胸懷去擴張!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21-4-25 16:02
可憐的特斯拉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21-4-25 16:35
哎,希望這些科技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車禍太多了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21-4-25 22:47
品牌效應立見。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1-4-26 01:53
車不是那么好造的,出了問題可是要召回賠錢的!
作者: 走江湖
時間: 2021-5-7 13:56
華為這么搞 遲早完蛋 手機高端被卡 現在用汽車割韭菜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