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用工荒的真相
[打印本頁]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1-2-17 08:27
標題:
用工荒的真相
想想2008年前,那時候的70后們要想進個像樣子的工廠,還得托熟人,請客送禮之類的,跟孫子似的。
現在呢?反過來了,沒有年輕人再想進工廠當工人了,老板們也牛不起來了,舔著臉好話說盡,連哄帶騙的,招人也難。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區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這些人已經徹底不做工人了,郊區的年輕人也鄙視做工人,就算再沒有門路,那也得在工廠找個清閑的管理職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一大批中小制造業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還能勉強維持,是因為有一批60后、70后的農民工在支撐,他們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鬧,他們拼命干活的動力是子女絕不再進廠當工人,能夠改變家族命運。
如果再過十年,等這幫人退休,或者干不動了,制造業的車間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現在的80后、90后,進廠打工主要是找對象談戀愛,順便長點見識,對于學習專業、鉆研技術,根本不感興趣。
這批人已經毫無機會,失去理想,帶有絕望,未富先廢。
二、農民工去了哪里?
現在的城市子弟們靠著父輩的積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轉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廠上班,那是他們看不上的地方。
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當工人舒服還掙錢多,這是他們一致的看法。計劃經濟年代當工人的榮光,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工廠里都是農民工,而農民工越來越少,工資水平也越來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漲,最后產品就毫無價格競爭力了。
更可怕的是社會上的觀念,完全變了,對于工人,沒有正眼相看的。
要是哪個男孩子說自己在廠里上班,就是農民工的女兒也會鄙視他。這種輿論環境下,這些制造業還怎么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那么農民工哪兒去了?
主要成了“農二代大學生”。他們畢業后在大城市的各個角落晃蕩,懷揣希望,但是毫無希望。
希望在歌聲里,在詩里以及所謂的遠方,聽著聽著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他們的職業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類銷售員之類的,年紀超過30歲就難辦了。這也是中國經濟的困難之處。
我曾經在珠三角一家傳統制造業工廠考察,車間內的操作工,年輕人很少,最小也是30歲。
倒是在管理區,財務、人事、銷售等,都是年輕人,因為這些工作相對而言,還算體面點。
因為農二代也是大學畢業,他們的父母絕對不會讓子女去車間上班了,他們自己也會覺得,那個地方真沒前途。
十年后,工廠要是關停,如果不出現意外,這些30多歲的農二代大學生大吵大鬧一番后,會大批失業。
三、考證和自己玩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說他村子里好幾個大學畢業的孩子,有一年到頭都不上班的,就窩在家里考證,各種各類的職業資格證,忙個不亦樂乎。
還有的干脆是自己當個體戶,送貨跑運輸,甚至玩自媒體的。硬是沒有一個是進廠當工人的。
這樣下去,中小制造業還有未來嗎?
從用人角度看,管理員和操作工,中國1:8是合理的,德國約1:4。但中國大學生錄取率超70%,算上存量勞動力,也是嚴重結構失衡,大學生太多,怎么消化呢?
一旦樓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關配套的個體戶馬上就失業。到時這些農二代大學生們進退失據,會大面積失業,這是隱憂所在。
制造業工廠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現在企業利潤薄,導致大量優秀學生選擇從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務行業,表示絕不進廠。
這些人從生產領域進到分配領域,導致生產行業人員素質越來越低。
不要相信什么高科技研發(光伏),說穿了就是買套進口高科技機器。你看看“機床加工中心”,基本是意大利、德國的。只要有一點兒波折,企業就垮。
普通員工最希望把企業的利潤,年底全部分掉,房價這么高,分錢最實惠。他們不喜歡把利潤留出來搞研發,搞積累。企業垮了,反正明年換一家就是了。
大大小小的老板們何嘗不是這種心態?辛辛苦苦掙點錢容易嗎?還不如拿著錢去搞搞金融和房地產得了!
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觀經濟上看,這樣做的結果是,滿大街都是亂竄的失業者。
四、用工荒的真相
所謂的用工荒是企業和年輕人的雙輸。
目前的勞動力市場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輕人沒有技能,但因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資;成本高昂的企業無力支付,雙方僵持。
年輕人,騎驢找馬,隨時跳槽;企業面對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訓費用打水漂。其實大學生也活得差,企業也活得差,雙輸。
企業只想要熟練農民工,不要大學生,嫌他們嬌氣還事多,有腦子的人不好管不是?
現在一個企業只是招聘10人,卻寫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實際上工資開得低;而農民工被某些唱高調的新聞誤導,對工資抱有太高期望。
于是一方面企業找不到人,一方面農民工找不到活。企業和工人僵持,卻被人報道和解讀為用工荒。
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練工和苦工種。
一是中國毀掉了“技校”,德國75%的中學生是去了技校,中國90%的中學生是去了大學(主要是文科)。
以前技校畢業去工廠,現在進高校為了賺錢,活生生把人關了三四年,培養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棗,越來越不會干活,還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術的工作干不了,企業根本不敢要。
做壞一批產品,損失遠遠大于節約的工資,熟練工培養周期太慢,所以出現搶工人。
說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點兒技術的不多,企業沒法用。
我曾觀察了一個企業,普通制造業,企業員工除了老板一家全部是大學生,其他都是中學畢業,日常電腦管理做得也很好。
該企業前幾年也招聘了幾個大學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們上班就是拿著“考公務員”或者“英語六級”書復習,和農民工無法交流,工作馬馬虎虎,抱怨一大堆,確實沒辦法使用。
二是苦工種,如搬運,年輕人不想干,中老年干不動。我認識一個搞裝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線城市苦干十五年,為兒子買了房買了車。
兒子現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裝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艱苦了,兒子果斷拒絕。
五、90后們的好日子
90后的農村員工,絕大多數是喝可樂、吃麥當勞長大的,剛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就遇到新《勞動合同法》的強力保護,根本不關心企業的難處。
90后員工只會和老板兒子比生活待遇,然后產生怨恨心態。
這個狀態,很難維持多久的。我們國家的經濟,必將迎來一次考驗。
很多企業招聘給出了4000~7000元的工資,其實是“計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這些。
今后機器會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個朋友,買了一臺機器10萬元左右,取代了兩個熟練工,效率大增,原來要一天,現在半個小時。
機器不需要繳納社保,也不需要“辭退賠償”。當然,大部分工種還是要人力完成。
但這里少用一個人,那里就會多出一個勞動力,總體還是有用的。
勞動關系不穩定,員工大流動,熟悉本企業特定崗位的工人越來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質量、高效率企業就是個笑話。
但企業負擔太重,產能過剩,也無力提供高福利,惡性循環。
結果是絕大多數制造業在低水平競爭,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養工人,會一夜之間全部辭職。
對制造業而言,財政、老板、工人,這三方是不會同時達到滿意的。
中國制造業利潤薄,就業人數多,還在初級階段,在沒有進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財政,老板,員工”,不可能同時樂呵呵。
現在情況是:財政滿意,員工滿意,小老板不容樂觀了。中間掉鏈子的后果就是,就業壓力跳過企業,直接到了各地方。
要為中小企業減負,優化民企經營環境,怎么搞?其實大家心知肚明,那樣才是90后們好日子的開始。
作者:
520zjwtcabc
時間:
2021-2-17 09:13
分析的非常透徹,所以我們這邊好像中考之后學生出現了很大比例要被安排去技校職高,應該就是擔心工人不夠。其實技術人員也不夠的,現在沉得下心學技術的人也不多,我老爸他們工廠車間里排模具的技術工人,沒幾個有真本事的。總而樣子,當勤勞努力能夠致富的局面被投機倒把炒房破壞之后,大部分人都沒什么心思學東西。大家空下來就是討論房價股票基金以及老家拆遷賠了多少錢和房子,誰還討論某某設備構思巧妙,誰還討論雙縫干涉實驗的對客觀真理帶來的沖擊。
辛辛苦苦一年賺了十幾萬,人家都是說某某房子漲了幾十萬,誰都沒有心情干活。從小就被受教育不要投機倒把,現在誰不投機倒把誰是傻X,當自身這么多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被打破之后,現在才知道原來自己才是唯一的小丑。苦笑,哈哈哈!
作者:
kayex
時間:
2021-2-17 09:18
就在過年前,有個客戶打電話給我,說定兩套自動化的設備,跟他推銷了好幾年了,這個老板一直不定。這次打電話來定,最后說起來,說工人跑光了,工資開的高么工廠虧的嚴重,工資開的低么工人不愿意干了,反正就是現在養工人越來越難了
作者:
天天天藍_
時間:
2021-2-17 10:11
我們領導說,你們要珍惜自己的崗位,多少人排隊等著進來,結果不到半年去年入職的跑的就剩1個了,還是個關系戶,調了個養老的崗位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21-2-17 10:30
80后也到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地步了,壓力很大,也許將來撐起機械行業的大旗是80后
作者:
微動力
時間:
2021-2-17 10:44
已經是80后在撐了
作者:
譬如朝露
時間:
2021-2-17 11:09
生產過剩,勞動力技能和能力跟不上時代發展,當然老板的邏輯也停留在80年代
作者:
蛋蛋超人
時間:
2021-2-17 11:22
現在流行送外賣了,鉗工焊工很少看見年輕人了
作者:
水屬性
時間:
2021-2-17 12:01
以前做工人感覺光榮那是國企的工人,福利待遇好,現在私企當工人能比么。
作者:
hacjg0807
時間:
2021-2-17 12:59
有道理
作者:
569782859
時間:
2021-2-17 15:00
說的太透徹了
作者:
andylicorice
時間:
2021-2-17 19:38
現在廠里面, 干活的人越來越少!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21-2-18 08:00
堅定打工者和老板大都70/80后,嚴重與時代脫節,與90/00后想法相差懸殊,必不同道同行
作者:
YMY1
時間:
2021-2-18 08:52
說白了都是為了活著、更好的生活,都是想多往自己口袋裝錢,都也有自己的壓力
作者:
咸魚abc
時間:
2021-2-18 09:02
說得好
作者:
o83848686o
時間:
2021-2-18 13:56
本帖最后由 o83848686o 于 2021-2-18 14:00 編輯
作者:
堅如磐石
時間:
2021-2-18 16:02
蛋蛋超人 發表于 2021-2-17 11:22
現在流行送外賣了,鉗工焊工很少看見年輕人了
外賣送的好基本上一個月一萬多還自由,在工廠打工一個月才5千多。
作者:
鴻鵠99
時間:
2021-2-18 19:43
是這樣的嗎
作者:
2452152809
時間:
2021-2-18 21:27
過分市場化,社會價值取向出現問題
作者:
fanxx2000
時間:
2021-2-19 08:33
現在政策有些變化了,我們這里高中中考的錄取率基本在50%多一點,剩下的基本到高級職業學校、藝術學校去了
作者:
盧克順
時間:
2021-2-19 15:20
90后本人,感覺確實是這樣子
作者:
uncleleemax
時間:
2021-2-19 16:01
道出了本質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21-2-20 09:30
現在給人的印象是“在工廠上班”=沒“錢”途
作者:
小白哥哥
時間:
2021-2-20 14:14
分析的精辟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1-2-21 18:54
世道真是變了,上下顛倒!
作者:
南天橫翼
時間:
2021-2-22 16:24
咋說呢,70后那批人辛辛苦苦打拼到現在,就是為了孩子們不像他們那樣辛苦,同理,80后的我們今天這么忍者扛著,不就是希望我們的后代能跳出這個圈,90后有著父母輩的財富積累,大可活的不像我們80后這么茍且。至于后面的00后,那就是后話了。能活的更好,干嘛非要活的不痛快呢。就好比我原來那個公司的老板,去年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我分分鐘拉個新團隊代替我們。其結果就是惹得研發部四個人中的我三個相當惱火,我三個相繼提交辭職報告。后面的結果是:給我開了5個月的工資,讓我維持項目的繼續開發,給一個搞硬件的開了2個月工資,就是有啥找不到的東西給小伙打電話的時候能給說下在哪。
作者:
無錫旭峰門業
時間:
2021-2-23 10:38
社會壓力大,開銷大,貧富差距大,都想掙大錢,那苦那累誰高興去受,還有現在老說的人工智能代替某某某,都是有原因的
作者:
不知道叫什么369
時間:
2021-2-24 15:39
分析的很精辟,主要還是利潤低,工資太低。現在的制造業必須要變革了,向自動化靠攏,學習國外的一些技術,不然以后的人口老齡化會成為很大的問題
作者:
路人甲95
時間:
2021-2-25 21:50
看來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趨勢漸成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21-3-6 10:46
蛋蛋超人 發表于 2021-2-17 11:22
現在流行送外賣了,鉗工焊工很少看見年輕人了
焊工這行對身體傷害很大,連兒都生不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