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小白發(fā)表于 01-03 20:01我提一個簡化方案:<br>
<br>
4柱改2柱。<br>
<br>
btw,lz為何選4柱?
|huyou12發(fā)表于 01-03 13:18你這公差只有一塊板子的,<br>
<br>
另外的板子能吸收公差嗎|?<br>
|探根究底發(fā)表于 01-03 13:55道友 后面觀察下這套直線軸承的壽命。<br>
如果零件或者裝的有問題,直線軸承可能依然能然機構(gòu)動作,但是容易壞
|風》追逐發(fā)表于 01-03 15:38四根鍍鉻棒的長短、鍍鉻棒定位孔的深度、氣缸的T型接頭換成浮動接頭
|朱GN發(fā)表于 01-03 16:09把光軸改為兩端臺階軸,那定位孔就可以割穿了,精度就能保證了!
|機械設計逍遙發(fā)表于 01-03 17:23上下加法蘭套,既可以吸收軸的長度公差,也能調(diào)整間距保證垂直度
|韓寒11發(fā)表于 01-03 18:51光軸四個孔的軸心平行度達不到可以上下滑動的狀態(tài),俗稱別勁了,使用滑動軸承短時間內(nèi)會好用,長時間工作會加快光軸的磨損
遠祥 發(fā)表于 2021-1-4 07:45
這個怕是不行吧。。。已經(jīng)有些憋了,還硬掰,搞不好柱子會扭成麻花!
|水水5發(fā)表于 01-04 21:15<i class="pstatus"> 本帖最后由 水水5 于 2021-1-4 21:23 編輯 </i><br>
<br>
大俠最近也是社區(qū)里的常客,有不少很有見地的文章。<br>
關于導向機構(gòu),我在很多帖子里也寫了很多次了。當然我沒有重新開新帖,都是回復別人的。我也懶得開新帖了,誰看到了誰就了解,看緣分吧。<br>
借大俠的寶地,就再啰嗦一下。<br>
導向機構(gòu)有三個要素,導向的距離,導向軸與推力作用線的距離,摩擦系數(shù)。<br>
理論力學教科書,在摩擦學那一章,有一個很經(jīng)典的例題。是否會產(chǎn)生卡滯,與以上三者有一個關系式。<br>
簡單的說,像本貼中的機構(gòu),減小摩擦系數(shù),或者增加導向的距離,即導向套的長度,或者減小導向軸與推力作用線的距離,即將氣缸靠導向軸近一些,都可以解決問題。<br>
雖然提高裝配精度可以改善一點,但是如果上述三者沒有改善,即使裝配精度很高,也不能解決問題。相反,改善了上述三者,只要能裝上就能動。<br>
樓主用的直線軸承,就是將摩擦系數(shù)減小,而且還不是減的一星半點,是大幅度降低摩擦系數(shù)。所以問題就很快解決。也沒必要擔心軸承壞的有多塊,但是軸必須是加硬軸。<br>
再多啰嗦幾句,我不是理論派,但是我很認可這個書上的這個理論。我做過很多次試驗了,也設計過很多套各種導向機構(gòu)。看過別人的各種浮動。萬變不離其宗。這才是問題的本質(zhì)。<br>
我還做過試驗,用一個軸,套一個直線軸承,直線軸承的法蘭上固定一個長條形的板,在板的末端施加力推動。當力原理軸足夠遠時,就無法推動了,卡滯。但是給導向軸施加一個徑向壓力,就能推動了。辯證的講,沒有完全剛性的東西,也沒有完全沒有間隙的摩擦副。所以這個例題足夠指導性了。<br>
<img src="http://www.ytsybjq.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101/04/211451eae6jza64weeghqc.png" border="0" alt=""><br>
<img src="http://www.ytsybjq.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101/04/211451v9zh0riq9cccci0c.png" border="0" alt=""><br>
<br>
|siterkiso發(fā)表于 01-05 14:47那玩意是模具用的啊
|受不了了發(fā)表于 01-05 22:21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現(xiàn)場看到多少人兩根直線導軌都走不滑溜的
|遠祥發(fā)表于 01-03 21:30兩個柱子上面的板會兩邊晃,上面的平板寬度不小咯。。。
受不了了 發(fā)表于 2021-1-5 22:21
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現(xiàn)場看到多少人兩根直線導軌都走不滑溜的
laozzzji 發(fā)表于 2021-1-15 18:00
三根,妥妥的順暢的很
遠祥 發(fā)表于 2021-1-16 09:52
層主厲害了啊!也是用得直線軸承吧?
無法言喻1977 發(fā)表于 2021-1-3 21:40
你這個固定板和我最早的時候犯的錯誤是一樣的。四個導柱兩端都是采用螺絲固定,這樣無形之中就放大了誤差, ...
laozzzji 發(fā)表于 2021-1-15 18:00
三根,妥妥的順暢的很
Cavalier_Ricky 發(fā)表于 2021-1-4 01:46
你這設計,沒看見誰來保證升降板的水平度。。。
可憐的軸承。。。
水水5 發(fā)表于 2021-1-4 21:15
大俠最近也是社區(qū)里的常客,有不少很有見地的文章。
關于導向機構(gòu),我在很多帖子里也寫了很多次了。當然我 ...
水水5 發(fā)表于 2021-1-4 21:15
大俠最近也是社區(qū)里的常客,有不少很有見地的文章。
關于導向機構(gòu),我在很多帖子里也寫了很多次了。當然我 ...
風》追逐 發(fā)表于 2021-1-3 15:38
四根鍍鉻棒的長短、鍍鉻棒定位孔的深度、氣缸的T型接頭換成浮動接頭
水水5 發(fā)表于 2021-1-4 21:15
大俠最近也是社區(qū)里的常客,有不少很有見地的文章。
關于導向機構(gòu),我在很多帖子里也寫了很多次了。當然我 ...
水水5 發(fā)表于 2021-1-4 21:15
大俠最近也是社區(qū)里的常客,有不少很有見地的文章。
關于導向機構(gòu),我在很多帖子里也寫了很多次了。當然我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