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高校擴招,機械行業工程師嚴重過剩 [打印本頁]

作者: 隨遇而安168    時間: 2020-8-24 09:37
標題: 高校擴招,機械行業工程師嚴重過剩
高校擴招,機械行業工程師嚴重過剩,企業享受工程師紅利,很便宜就能找到工程師,個人只是社會發展的犧牲品。學機械情何以堪?
作者: 862899    時間: 2020-8-24 09:51
順勢而為。對于個人而言,機會總是有的。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20-8-24 09:53
其實,機械工程師過剩和高校擴招并沒有直接關系。

以我自身為例,我們一屆本科機自專業,畢業65人,畢業3年后,仍從事機械設計崗位的,4人,【存活率】僅為6.15%。當然了,我這個可能是個例,僅作為參考。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多的設計崗位,是由現場的工人晉升得到的。對于某些更搶到動手能力的產品來說,工人工程師要比理論工程師更實用,公司的投入也更低。

如果是985的本科,甚至研究生,前途還是非常光明的。我表弟,哈工大的材料專業(合金鑄造方向),12年入職年薪是15萬+福利房。(現在多少不清楚了)
作者: 譬如朝露    時間: 2020-8-24 10:29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20-8-24 09:53
其實,機械工程師過剩和高校擴招并沒有直接關系。

以我自身為例,我們一屆本科機自專業,畢業65人,畢業 ...

西游記告訴我們,有背景的妖精都被接走了,沒背景的妖精都被打死了

作者: andriycike    時間: 2020-8-24 10:29
碩士出來還是可以的,普通本科前途不光明
作者: 丹楓911    時間: 2020-8-24 10:41
這是國家的問題,國家在推卸責任,本來很多人只能去技校大專,現在一擴招,都去讀本科了,讀了本科的有幾個愿意下車間干體力活的,今年疫情加上經濟危機,國家又擴招研究生,以后研究生都滿大街了,學歷的含金量會越來越低,現在社會上的就業崗位越來越少,畢業生確越來越多,最后肯定很多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大家都去搶一個崗位,狼多肉少,這時候好的大學就會有就業優勢了,所以讀一個名牌大學是很有必要的。
結論:讀一個好大學的必要性
作者: 新鮮的橙子    時間: 2020-8-24 10:50
樓主這是吃了幾個菜就醉成這樣
作者: Papazhu    時間: 2020-8-24 11:06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20-8-24 09:53
其實,機械工程師過剩和高校擴招并沒有直接關系。

以我自身為例,我們一屆本科機自專業,畢業65人,畢業 ...

老哥你這么說,我有點又重想,干完倆年。回去備考研究生額。
之前想先工作,了解實際情況和所需知識面,待遇。然后,回去混個研究生,再加強鞏固基礎。
但我老師直接跟我們說,別考研究生。我們考了,就是浪費國家的錢。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20-8-24 11:07
Papazhu 發表于 2020-8-24 11:06
老哥你這么說,我有點又重想,干完倆年。回去備考研究生額。
之前想先工作,了解實際情況和所需知識面, ...

如果層主是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一個全新的看待問題的視角,或者一個新的處理問題的方法,考研是值得的。

作者: 風云緣    時間: 2020-8-24 11:33
譬如朝露 發表于 2020-8-24 10:29
西游記告訴我們,有背景的妖精都被接走了,沒背景的妖精都被打死了

就你是個明白人

作者: wlj0202    時間: 2020-8-24 11:44
很多問題都有個基本的原因,
中國人口太多了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20-8-24 11:50
人口太多,就業難啊,尤其是待遇好的單位,現在各個行業都人滿為患。在有些城鄉結合部的農村,打掃街道的清潔工都成了大家爭搶的崗位。
作者: zhaojunxian    時間: 2020-8-24 11:54
機械屬于傳統行業 發展到現在肯定積累了很多工程技術人員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 傳統人才肯定過剩  但是轉型以后更需要懂軟件 懂PLC懂電 懂機械的復合人才 所以傳統工程技術人員 要不斷學習 機電軟件結合 才有出路

作者: 機械學生魯班    時間: 2020-8-24 12:05
專業大學生多了,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師也多了。那競爭激烈是不是就更要講究自我提升呢,寄機會還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作者: 曉昀    時間: 2020-8-24 12:51
擴招的多,轉行不干這個的也多,就這樣年年擴招,還有好多廠招不到合適的人。
作者: 風云緣    時間: 2020-8-24 13:19
丹楓911 發表于 2020-8-24 10:41
這是國家的問題,國家在推卸責任,本來很多人只能去技校大專,現在一擴招,都去讀本科了,讀了本科的有幾個 ...

老板可以隨便找人,隨便開工資了

作者: louisbird    時間: 2020-8-24 13:30
內卷就是內卷,說的那么清新脫俗。工程師紅利,廉價勞動力,高素質低收入才是以后的主流。沒有卷,哪里來的人血饅頭吃?眼看高校講師都要博士起了,啥行業可以幸免呢。敬業奉獻工具人,不如油條嘴皮強啊
作者: wgary    時間: 2020-8-24 13:51
公認項目經理最好是機械專業的
作者: 隨遇而安168    時間: 2020-8-24 14:36
100人的機械工廠,機械工程師也就2~3個人。想想這個比例吧。大學畢業的都想坐辦公室,所以工程師過剩。也就6~8k
作者: 采購zhou    時間: 2020-8-24 17:10
louisbird 發表于 2020-8-24 13:30
內卷就是內卷,說的那么清新脫俗。工程師紅利,廉價勞動力,高素質低收入才是以后的主流。沒有卷,哪里來的 ...

在中國,做的好真的不如說的好,當然你好到極致,好到只有你能設計,壟斷,這樣的工程師才是無法取代的。話說有多少人能達到那種層次。又不是人人都能做光刻機。

作者: 學無止境_知識就是力量    時間: 2020-8-24 18:38
招的人過剩,但是畢業后實際能從事機械行業的人有多少?
作者: 學無止境_知識就是力量    時間: 2020-8-24 18:39
|魍者歸來發表于 08-24 09:53其實,機械工程師過剩和高校擴招并沒有直接關系。<br>
<br>
以我自身為例,我們一屆本科機自專業,畢業65人,畢業3年后,仍從事機械設計崗位的,4人,【存活率】僅為6.15%。當然了,我這個可能是個例,僅作為參考。<br>
<br>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多的設計崗位,是由現場的工人晉升得到的。對于某些更搶到動手能力的產品來說,工人工程師要比理論工程師更實用,公司的投入也更低。<br>
<br>
如果是985的本科,甚至研究生,前途還是非常光明的。我表弟,哈工大的材料專業(合金鑄造方向),12年入職年薪是15萬+福利房。(現在多少不清楚了)
別人的表弟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20-8-24 20:08
世界各國總人口中,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口比例






作者: kayex    時間: 2020-8-24 20:20
現在大家填報志愿的時候,基本上首先都不會考慮機械這個專業,基本上機械專業的都是調劑過來的
作者: 杯里月光    時間: 2020-8-25 10:57
我這里有個工程師,85年,中專機修畢業,做縫紉機機修10余年,自己突然自學軟件轉研發3年多,現在在個小公司做工程師月薪1.6W,這個怎么說
作者: zhaojunxian    時間: 2020-8-25 11:46
杯里月光 發表于 2020-8-25 10:57
我這里有個工程師,85年,中專機修畢業,做縫紉機機修10余年,自己突然自學軟件轉研發3年多,現在在個小公 ...

研發這么好轉嗎?很多有多年其它機械方面經驗的 轉研發都沒人要

作者: xiaodongping    時間: 2020-8-25 12:16
對的,各專業都擴展過剩,國內的工程師,技工職業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普通崗位競爭激烈,技術要求也參差不齊,導致現在的局面

作者: 杯里月光    時間: 2020-8-25 13:34
zhaojunxian 發表于 2020-8-25 11:46
研發這么好轉嗎?很多有多年其它機械方面經驗的 轉研發都沒人要

我也很不理解,不知道他的優勢在哪里

作者: 也要楚天闊    時間: 2020-8-25 16:34
本帖最后由 也要楚天闊 于 2020-8-25 16:35 編輯

985機械,05年本科畢業就出來干活了,目前還有一半左右直接或間接從事技術工作的,同學們都過得還行。最近幫一個海外留學的機械碩士參謀回國就業的事,他面試了國內幾家頭部企業,從他的敘述中,他慶幸沒轉去學it,他說面試過程中真正競爭殘酷的是it,競爭者太多,相反,機械方向輕松多了,他面試的幾家薪資也不錯
作者: 胡偉陽    時間: 2020-8-25 17:42
你可能要先去搞明白什么是一名合格的機械工程師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0-8-25 20:52
不要這么悲觀嘛,內心還是正能量一些的好。
作者: 格格吉祥巴拉    時間: 2020-8-26 08:28
zhaojunxian 發表于 2020-8-25 11:46
研發這么好轉嗎?很多有多年其它機械方面經驗的 轉研發都沒人要

有其他機械方面?  企業要的是同行業的,洛水三千它只取一瓢。懂嗎    。所以跳槽不同行工資不會高只會是平均水平偏下。因為你入職企業不能馬上設計,還要一段長時間的了解。

作者: 漁家郎    時間: 2020-8-26 12:16
這是一個社會現象,不單單是機械一個領域,可以說是中國教育產業產能過剩,比如會計,醫生也都過剩!

作者: 白駒過隙zn    時間: 2020-8-26 15:55
機械行業人員會有過剩嗎?據我所知是嚴重不足。可能和所在城市有關系,我們當初畢業的同學,還留在機械行業的不足2%,最后能在設計崗位的更是寥寥無幾。當然和械甚至制造業不景氣有很大關系。企業享受的工程師紅利更多是軟件方面的,畢竟越來越多的人都涌向軟件編程方向
作者: 機械學生魯班    時間: 2020-8-26 16:05
杯里月光 發表于 2020-8-25 10:57
我這里有個工程師,85年,中專機修畢業,做縫紉機機修10余年,自己突然自學軟件轉研發3年多,現在在個小公 ...

勵志

作者: 隨遇而安168    時間: 2020-8-26 16:15
|胡偉陽發表于 08-25 17:42你可能要先去搞明白什么是一名合格的機械工程師
什么是合格?能用就行!
作者: HaloSmart    時間: 2020-8-26 16:24
杯里月光 發表于 2020-8-25 10:57
我這里有個工程師,85年,中專機修畢業,做縫紉機機修10余年,自己突然自學軟件轉研發3年多,現在在個小公 ...

這么高的工資?
作者: 杯里月光    時間: 2020-8-27 08:48
HaloSmart 發表于 2020-8-26 16:24
這么高的工資?

他轉研發也是做縫紉機,自己研發自己調試都能搞定,搶著要的

作者: 輝騰錫勒3    時間: 2020-8-27 21:23
杯里月光 發表于 2020-8-25 13:34
我也很不理解,不知道他的優勢在哪里

實操經驗。處理問題的技巧與適用方法。

作者: 輝騰錫勒3    時間: 2020-8-27 21:28
zhaojunxian 發表于 2020-8-25 11:46
研發這么好轉嗎?很多有多年其它機械方面經驗的 轉研發都沒人要

上海創立,三一等。研發看研發那一方面,得有專長才行。

作者: 輝騰錫勒3    時間: 2020-8-27 21:31
zhaojunxian 發表于 2020-8-25 11:46
研發這么好轉嗎?很多有多年其它機械方面經驗的 轉研發都沒人要

有專長,有優于大部人人的特別之處才行。


作者: 風刃    時間: 2020-8-28 20:23
杯里月光 發表于 2020-8-25 10:57
我這里有個工程師,85年,中專機修畢業,做縫紉機機修10余年,自己突然自學軟件轉研發3年多,現在在個小公 ...

什么行業?入手這么容易老板又這么舍得開工資

作者: 風刃    時間: 2020-8-28 20:29
zhaojunxian 發表于 2020-8-25 11:46
研發這么好轉嗎?很多有多年其它機械方面經驗的 轉研發都沒人要

有個朋友在小批量軸套小件工藝做很多年了,一直想轉研發設計,后來又去一家非標設備公司干了好久審圖,最后還是搞不成設計。套他的話,就是年齡大,沒機會從頭學,沒公司愿意要。
其實研發設計也分很多種,有些小型結構,不是很復雜,但是產量又大,還是挺好上手,直接上非標挺難的,不能靠沉淀積累快速設計,全都是新玩意,干了不管多少年的設計也會感覺很累很厭倦



作者: xijing1982625    時間: 2020-8-28 21:39
學軟件吧,本公司今年軟件應屆生起薪15.5K,機械才12K
作者: userone    時間: 2020-8-30 00:13
稱之為工程師的不多,這些人企業一將難求,工資不低。過剩的是機械專業畢業的所謂人才,干了好幾年了,紙上談兵都談不明白,暈!
作者: 隨遇而安168    時間: 2020-8-30 21:37
|機械學生魯班發表于 08-24 12:05專業大學生多了,有實踐經驗的工程師也多了。那競爭激烈是不是就更要講究自我提升呢,寄機會還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你不懂市場經濟,搞飛機導彈的多了,一樣不值錢
作者: 機械學生魯班    時間: 2020-8-31 08:36
隨遇而安168 發表于 2020-8-30 21:37
你不懂市場經濟,搞飛機導彈的多了,一樣不值錢

那是因為搞出的飛機導彈不夠先進吧。大疆的無人機怎么就賣的貴賣的好。

作者: LHCA2020    時間: 2020-8-31 11:12
Papazhu 發表于 2020-8-24 11:06
老哥你這么說,我有點又重想,干完倆年。回去備考研究生額。
之前想先工作,了解實際情況和所需知識面, ...

考肯定是好的,要不然等你干到人到中年,一大堆工資又低學歷又高的研究生跟你競爭,你就只能任企業宰割了

作者: LHCA2020    時間: 2020-8-31 11:19
HaloSmart 發表于 2020-8-26 16:24
這么高的工資?

這個跟企業有很大關系的

作者: 骰子123    時間: 2020-8-31 20:38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多的設計崗位,是由現場的工人晉升得到的。對于某些更搶到動手能力的產品來說,工人工程師要比理論工程師更實用,公司的投入也更低
作者: 王二小6    時間: 2020-9-9 10:31
我們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6個人,現在一個找關系進了國企開車床。。其余的除了我干的全都是跟機械完全沒關系的工作。只有我一個人干了6年的設計和項目。現在也算是改行了,轉做技術支持。做技術待遇前景都太渺茫了。
作者: ljx317586    時間: 2020-9-9 11:28
我們車間干活兒的一個年輕人招不到,都是四五十歲的,應聘全是來做辦公室的,做兩天工資低又跑了,惡性循環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