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那些對國際疫情幸災樂禍的人,根本不知道我們將面對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Insigne    時間: 2020-3-30 09:45
標題: 那些對國際疫情幸災樂禍的人,根本不知道我們將面對什么

這幾天國際疫情急轉直下,美國意大利確診數據先后快速超越中國,各種壞消息頻傳,于是在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出現了很多讓人不安的言論,其中有嘲笑、諷刺甚至是幸災樂禍,對此,我想說——


這些人并不清楚現代世界的運作規則,他們并不知道國外的疫情的水深火熱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么,他們并不知道我們要面對的是什么——


首先我需要說的一個點是——我們看到的壞消息并非真相的全部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基礎的邏輯——對于傳播而言,壞消息傳播速度永遠比好消息快且廣泛,舉個例子,在韓國、日本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的公眾號文章都是極力渲染他們的愚蠢的應對策略、慌亂的民眾以及混亂的秩序;


但僅僅兩周之后,我們發現韓國和日本其實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那么現在又有多少媒體在報道韓國日本如何井然有序穩住疫情呢?幾乎沒有,因為井然有序不是新聞,沒有傳播度,拿不到10萬+閱讀


沒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意大利、美國、英國的疫情慘狀在事實上都是真實的,但請注意,這并非真相的全部——

那些他們進展順利的方面我們的媒體往往會選擇性忽視,因為那沒有可讀性,太普通,太常見,太不算新聞;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真相永遠比你看到的要復雜,仔細感受一下下面兩張圖:



當我們幸災樂禍的時候,或許我們應該回想一下過去兩個月我們剛剛經歷了什么——


沒錯,我們疫情初期非常被動,個別國家的媒體刻意嘲笑、侮辱中國的時候,一轉眼才發現中國對于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轉是如此重要——



中國作為“中間產品”供應商在世界各地區的份額


1.蘋果全球限購了,因為我們的富士康不能正常開足馬力生產了;

2.澳洲的龍蝦賣不出去了,因為中國的餐館在疫情期間紛紛關門了;

3.泰國的旅游業按下暫停鍵,因為中國的旅客隔離在家不敢出門了;

4.韓國的現代汽車工廠停產了,因為中國山東的供應鏈工廠停滯了;

5.巴塞羅那國際電信展取消了,因為中國的電子消費品牌沒法參展了:

........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貿易量占全世界的12%;中國是全球33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國,是65個國家的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同時中國也是全球12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2004年的圣誕節,美國記者薩拉忽然發現,收到的39件圣誕禮物中“中國制造”的有25件,薩拉突發奇想,決定從2005年1月1日起,帶領全家開始嘗試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

于是她開啟了一段真實而艱難的歷險,在經歷了無數啼笑皆非的痛苦之后,她重新回到了中國制造的懷抱,她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暢銷書——《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

美國直到疫情告急才發現,他們整個國家使用的青霉素中有45%是中國制造的,而布洛芬幾乎是100%為中國制造;


歷年中美抗生素貿易逆差


離開中國制造,世界不能正常運轉,世界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世界——


當你在為各國疫情重創、美股暴跌幸災樂禍的時候,或許我們并不知道接下來對于我們到底意味著什么?隔岸觀火的時候,火馬上就要燒過來了

或許你沒有親戚同學在美國,你沒有購買美股,美國的疫情似乎和你毫無關系,然而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則沒有如此簡單——美股大跌,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公司毫無疑問也損失慘重



過去一個月,中國平安下跌13%、微博下跌19%、阿里巴巴下跌10%,百度下跌21%,股價下跌公司就需要改善其的財報來繼續維持股價;

在疫情需求抑制的情況下,裁員就是縮減成本的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計算一下你的公司股價在疫情期間的跌幅,或許失業離我們并沒有那么遙遠;

一個簡單的邏輯——國際疫情水深火熱,國際消費者就會減少消費,而直接后果就是我們東莞的工廠的訂單就會被撤掉,我們的工人就會失業回家;與上年同期相比;

今年中國前兩個月的出口下降了 17%,訂單退回、工廠倒閉正在真實地發生......


2020第一季度電子產品出貨量


全球產業鏈條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美歐英是以服務業為主要輸出的經濟體——更多輸出技術、品牌,中日德意是以中高端制造業為主要輸出的經濟體——更多輸出產品、實物,而其他國家則主要輸出上游產品——更多輸出石油、原材料;

每一個國家都是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全球供應鏈是一副多米羅骨牌,任何一塊倒掉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就連Netflix在疫情期間都要減小碼率,我們看的美劇都不會那么清晰了;


全球經濟早就是一個整體了——

2月份,韓國大邱市是此次疫情重災區,大邱的淪陷立馬影響到了全球智能手機的生產,因為占全球OLED屏幕94%市場份額的三星和LG的工廠就在在距離大邱20分鐘車程的龜尾工業園;

2011 年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讓世界消費電子產業也跟著發生”地震”,當年日本芯片產業收入633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20.8%,飛思卡爾、富士通、東芝、索尼等無數品牌的工廠都在震中附近;


2013年,韓國第二大芯片廠商海力士位于無錫的晶圓廠發生爆炸后,全球存儲芯片價格瞬間跳漲了25%。

2015年,臺灣高雄地震,臺積電中科、南科廠停產,導致全球邏輯芯片價格上漲10%~20%;


世界是一個整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還記得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嗎?

當一位湖南的農民工失業后坐上火車回到老家的時候,他可能不曾想到他的失業是底特律無錢買房但依然可以從貪婪的銀行申請到貸款的汽車工人所導致的;



出口量驟降的背后是工廠的減產


我們面臨的狀況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嚴重——

聯合國秘書長指出,從目前看,全球經濟衰退不可避免,新冠疫情可能導致2500萬人失業,國際勞工組織表示,這次全球大流行不僅僅是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而是嚴峻的就業危機和經濟危機,而們的預測的最壞情況是,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下降8%


中金公司將2020年中國實際GDP增速從之前預測的6.1%下調至2.6%,2.6%是什么概念呢?

它是自1977年以來中國過去43年以來最低的增速,“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并不是一句空話,它將在今年成為最真切的現實;

當Sars在2003年爆發時,中國僅占世界經濟的4%,而今天這個數字是16%,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要停下來了


或許你現在還感受不到,是因為國外的疫情還遠沒有到高峰,想一想中國用如此嚴防死守的策略也用了兩個多月才將疫情穩定下來,以國外的目前的策略,時間毫無疑問會比我們更長,影響范圍也會更廣告,微博上有人預測,離全球死亡100萬人的時間只剩24天;



接下來的幾個月,世界只會更加糟糕,我們還會不斷聽到壞消息,做好應對艱難時刻的準備吧!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終身教授金刻羽則更加悲觀:

我們面臨的有可能是經濟大蕭條,而不是經濟衰退,是1931年的情況,而不是2009年的情況。


危機和蕭條區別很大,一個是crisis,一個是depression。一個是喪失GDP的5%,一個是喪失GDP的50%,蕭條和危機是不一樣的,我覺得嚴重程度可能是2008年的10倍左右。”


1930年的美國大蕭條


據航空咨詢公司亞太航空中心(CAPA)稱,如果不能有效遏制COVID-19疫情的傳播,航空繼續管制的話,全球全部航空公司將在今年5月破產


世界處于經濟危機的十字路口,你準備好了嗎?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中國的國家利益并非完全在國內,我們在國外有著眾多國人關切的直接利益,2019年中國直接對外投資超過了1100億美元;

我們在全世界建高鐵、運河、港口——總長度超過巴拿馬運河的尼加拉瓜大運河是中國人承建的,我們租下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我們投資逾10億美元開發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我們承建了俄羅斯的莫斯科-喀山高鐵.........



現在,全世界都有著中國的利益,國際疫情爆發,這些超級工程也毫無疑問會受到直接影響

我們有著全世界最多的海外留學生,僅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生人數就達66.21萬,他們在北美、在歐洲、在澳洲......在眾多疫情國家的中心,疫情爆發,他們在海外的生存和安危也直接受到沖擊,美國的很多華人已經在購買槍支以防止意外......


我們還有眾多的公司不僅出口,而且是直接在海外經營業務,有市場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活躍的身影,2018年,中國人進行了1.49億次海外旅行,這一數字超過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疫情爆發,不僅感染了無數歐洲人,也感染了我們在歐洲踢球的武磊......

我們的國家早已融入了這個復雜的世界體系,中國人、中國公司、中國商品早已成為海外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和這個世界——一榮皆榮,一損皆損;

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頗具說服力的理論——“戴爾理論”,即當兩個國家通過廣泛的供應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時候,這兩個國家就不會發生戰爭;

戴爾電腦生產的供應鏈橫跨多個國家——處理器來自英特爾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或中國的工廠,內存來自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的車間;主板由中國臺灣和韓國在內地的工廠生產;電池來自日本設在墨西哥或馬來西亞的工廠;電腦包則由東莞的某個工廠進行加工;而戴爾的客服團隊有一部分在印度.......


今天,或許這個理論可以修改成“iPhone理論”,《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更加詳細地描述這臺全世界最暢銷的手機是如何將多個國家的供應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



“戴爾理論”認為處在供應鏈上的國家會在任何可能的戰爭潛在因素前都會三思而行——阿富汗、黎巴嫩、敘利亞、朝鮮.....這些國家并不是全球任何供應鏈的一部分;

如果這個世界的供應鏈網絡因為疫情遭到破壞的話,這個世界的危險程度就會增加;


我們在過去40年的飛速發展,是因為柏林墻倒后、911發生后我們有一個和平、穩定、溫和的外部環境;

如今,這個外部環境在起變化,這種微妙的變化并非這次疫情爆發后才啟動的,而是疫情爆發后加劇了世界的割裂程度——

美國奉行“美國優先”的孤立主義政策,歐洲出現了英國脫歐的黑天鵝,甚至這次意大利疫情告急向歐盟求援27國竟完全不理會,德國則扣押了瑞士的口罩,歐洲的團結變成一個童話;



如今,疫情的爆發讓各國左派政治勢力都在呼吁“供應鏈回流“,似乎決意要和整個世界脫鉤;

著名智庫Chatham House的首席執行官尼布利特憂心忡忡地說,“我們所知道的全球化在走向終結”;

世界變得越來越撕裂,沒有國家能從一個撕裂的世界中受益;


一名學生曾經問了著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一個問題—— 到底什么是人類文明的最初標志?很多學生們猜想的答案是魚鉤、石器、火等等;

然而米德的回答超出所有人的猜想,她說,人類文明最初的標志是我們發現了“一塊折斷之后又愈合的肱骨”。


米德進一步解釋說——

大腿骨骨折在動物界如果被折斷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如果動物摔斷大腿,這其實意味著死亡,因為它無法逃避危險、不能去河邊喝水或狩獵食物,它很快會被四處游蕩的野獸吃掉;

而愈合的肱骨則表明有人花了很長時間來照顧受傷的人——處理傷口、提供食物、保護他不受攻擊;


最后米德意味深長地總結說——從困難中幫助別人才是文明的起點!

當我們對國外疫情幸災樂禍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的文明就是從互相幫助開始的;


最后,讓我們重溫那首著名的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刷,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莊園,

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衛夕指北(ID:weixizhibei),作者為衛夕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20-3-30 10:10
用某位大人物的話說:大眾的智慧和學識,不足以看懂如此復雜的思考,也不愿意嘗試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所以才有了「烏合之眾」的說法,才有了「大眾心理學」這樣的商業必修課……
作者: 歲月如刀斬紅塵    時間: 2020-3-30 10:45
很明顯的,國外疫情會影響我國經濟,不過有些國家,在我國疫情剛開始時不也是各種冷嘲熱諷。幸災樂禍的人不分國界,況且我國還只是小民幸災樂禍,影響不大,國外某些政客,某些大媒體惡意抹黑,厚顏無恥的嘴臉帶來的惡劣影響更大。
作者: 豌豆先生愛吃蝦    時間: 2020-3-30 10:56
歲月如刀斬紅塵 發表于 2020-3-30 10:45
很明顯的,國外疫情會影響我國經濟,不過有些國家,在我國疫情剛開始時不也是各種冷嘲熱諷。幸災樂禍的人不 ...

確實

作者: wgary    時間: 2020-3-30 10:56
逆全球化會更進一步,每個國家都要在安全和經濟之間做平衡
作者: Insigne    時間: 2020-3-30 11:03
歲月如刀斬紅塵 發表于 2020-3-30 10:45
很明顯的,國外疫情會影響我國經濟,不過有些國家,在我國疫情剛開始時不也是各種冷嘲熱諷。幸災樂禍的人不 ...

小民影響力確實有限,只是無需如此。詛咒無辜平民的黑暗心理是需要警惕的。至于政客,有其政治立場,博弈而已。明者自知

作者: 跑著上路    時間: 2020-3-30 12:34
多米諾效應,人類命運共同體仍然是個理想,
作者: Dandylian    時間: 2020-3-30 12:49
1.全球經濟一體化,這是事實  2.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現實  3.東西文化不一樣,這是挑戰  !
作者: 回到過去220    時間: 2020-3-30 13:39
不知道 大家有沒有留意。一些服務性行業物價已經上漲了。我們這以前刷車20,現在30.一份20幾元的外賣現在普遍增長2-3元。理發以前15,現在20.都說招不到人 價格才上漲。漲起來容易 下降就難了
作者: 零分貝大衛    時間: 2020-3-30 13:49
這次疫情,限制住了快速前進的腳步。
作者: hmy1010    時間: 2020-3-30 13:49
一句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作者: Nothing7    時間: 2020-3-30 14:32
現在形勢像極了二戰前夜。。。
作者: majingfeng    時間: 2020-3-30 15:16
“那些對國際疫情幸災樂禍的人,根本不知道我們將面對什么”
我就想問問你咋這么自信?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20-3-30 15:26
確實很象上世紀30年代。二戰后世界基本上沒有了非常大的戰爭沖突,就連海灣戰爭戰場也只局限了一國一個地區。和平了70多年,歷史的規律總是打不破的。經濟危機、民粹主義~~~~
總是在想有了核武器,大戰應該不敢打。一戰前那種全球化氛圍甚至比現在還好,除了交通工具的落后;那時基本沒有什么國界、民眾也少國家觀念。也沒想到幾年后世界大戰的殘酷。
作者: 遠祥    時間: 2020-3-31 21:51
一榮俱榮,一損皆損!
作者: WO7608889    時間: 2020-4-3 15:17
全球經濟一體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地球村,一帶一路,看看這些詞,我們就會知道當國外疫情嚴重到一定程度,我們會面臨什么。參照一下經濟危機。
作者: william78    時間: 2020-4-8 12:07
從困難中幫助別人才是文明的起點!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