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轉矩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xxtrumpf    時間: 2019-12-24 15:01
標題: 轉矩問題
網上有一篇關于伺服電機慣量計算的帖子,我看了一下,鏈接如下。5 H% A0 P( \; H' |, P
其中案例2中關于克服摩擦力的所需轉矩Tf=M*g*u*(D/2)/R2/R1,為啥要除以R2? 我自己算的時候,考慮到大小圓盤是一個整體,一個物體上的轉矩應該是相等。就好像電機軸上安裝一個鏈輪或者齒輪,不管這個齒輪多大,其輸出轉矩應該和電機是一致的。8 a( g6 l0 r5 j5 y5 }. p2 ?

' m: s5 C/ U- K0 c  \因為沒法貼圖,所以請諸位移步看下帖子,幫忙解惑。謝謝!
. l2 [$ `8 y8 a! B; U  h
3 O7 d- g4 |% a! hhttps://wenku.baidu.com/view/88fbafc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f.html, }: Z, G8 [* Z# I6 ~

6 C' U% b5 {! M1 K6 V
作者: 岸邊的魚    時間: 2019-12-24 15:21
R2題上說是減速比,也就是說大小圓盤也許并不是一個整體0 u! R) O: @+ ~/ l) O

作者: 岸邊的魚    時間: 2019-12-24 15:42
題上說R2是減速比,所以可以理解為大盤轉兩圈小盤轉一圈,如果題中是這個意思的話,結果就是對的,只是這種示意畫法不敢恭維
7 A9 l. x# O' h* U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4 15:58
按照實際來說 力矩就是力的有效方向大小乘以支撐點與施力點的距離   實際上這個施力點不同
, Z# n' O7 m2 [  w樓主我想請教下  我看不懂計算方式  mgu(d/2)是需要的力矩  除以R1 R2是什么意思啊   減速比R1=10,R2=2   怎么理解啊    不應該A:B表達么  m7 T8 L0 }5 M. z
不懂 不應該是除以一個半徑再乘以一個半徑么  這個應該怎么理解
作者: as13025251541    時間: 2019-12-24 16:24
R1、R2是兩個減速比,公式是算折算到電機軸上的轉矩,D是二次減速帶輪的直徑,根據這個直徑計算的轉矩是最外面的輪子的轉矩,除以減速比R2才是折算到你所說的中間兩個輪在一起的轉矩,中間的轉矩再除以R1才是這算到電機軸上的轉矩,所以沒問題啊。上面有個公式不解釋了嗎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4 16:24
夢里啥都有 發表于 2019-12-24 15:58
  \, u! D" p2 }- x5 K按照實際來說 力矩就是力的有效方向大小乘以支撐點與施力點的距離   實際上這個施力點不同 # F' A0 h1 f- X% l" n' u- v
樓主我想請教 ...
7 N( h, j1 o$ b% `5 L, j' k3 e
不好意思 我有點亂 想說下R1和R2力矩大小問題 我也不懂  : |" R0 E: `7 \* u+ b4 o+ A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4 16:38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4 16:42 編輯
% ^4 ^8 Q. G" @9 g
( P9 u# q; Y, V剛剛那段話有點亂 可以這樣理解么  如樓主所言 一個整體轉動效果一樣的 力矩一樣  但是要求電機的力矩  所以需要計算電機的力矩
: s. U" d8 T: m; g  B; C電機同步帶那部分 R不同的 所以涉及到傳動比?
! k' z6 |) l7 T' k0 k我現在感覺 同步帶那部分應該怎么看  為何力是一樣的 該怎么理解
" ^1 u7 h- U! }: I0 m3 R) I  K有點頭疼 誰來指引一下 因為同步帶速度都是一致的  向心力一致  摩擦系數如何理解  但是接觸面不同 又該怎么理解
5 ~" c, b. L: h
作者: xxtrumpf    時間: 2019-12-24 16:40
as13025251541 發表于 2019-12-24 16:24
0 V3 {3 i4 [* p& WR1、R2是兩個減速比,公式是算折算到電機軸上的轉矩,D是二次減速帶輪的直徑,根據這個直徑計算的轉矩是最 ...

- Z3 g# F! V8 J4 [4 GD是二次減速帶輪的直徑,根據這個直徑計算的轉矩是最外面的輪子的轉矩除以減速比R2才是折算到你所說的中間兩個輪在一起的轉矩旋轉物體上任意一點的轉矩都是相等的吧,轉矩=F*L。只是半徑不一樣,力也不一樣。你列出的是轉動慣量的公式。不能用來解釋轉矩吧。0 y/ I5 r' k- ^( `2 Y9 x7 B

作者: as13025251541    時間: 2019-12-24 16:52
xxtrumpf 發表于 2019-12-24 16:40& w) S& r" \. ^
D是二次減速帶輪的直徑,根據這個直徑計算的轉矩是最外面的輪子的轉矩,除以減速比R2才是折算到你所說的 ...

+ w  e1 ~7 ~8 S! {4 B上面那個只是例子,轉矩的是除以速比R,所以這里除的是速比R,不是R的平方。
; U$ i: M% j% f* v8 Q
作者: xxtrumpf    時間: 2019-12-24 17:00
夢里啥都有 發表于 2019-12-24 16:38/ b3 N' m9 ^3 ?# x/ k: c9 n- q
剛剛那段話有點亂 可以這樣理解么  如樓主所言 一個整體轉動效果一樣的 力矩一樣  但是要求電機的力矩  所 ...

# l, S4 s+ |3 f' F電機提供轉動扭矩M1,根據公式M1=F1*r1。r1是電機軸上的小輪半徑。- y$ M( D$ q. L% H5 o% u2 ~8 D
然后傳遞到最大的輪子上,假設半徑r2。r1和r2之間有一個同步帶,同步帶上的每一個點的力可以視為一致。為啥一致,你騎過雙人自行車吧,誰力大跟著誰走,一個道理。' W! w" z) S& V9 h
好了,大輪子上的轉矩有了。然后問題就在這里,大輪子上還裝了一個小輪子,這個轉矩會不會變化呢?我認為不會變化,。但原文作者在這里認為變大。& m5 T8 M. f$ v7 G4 u
這下明白了吧。
3 z) Q/ O0 {9 b7 y) c7 O  t: J- }! o
2 I7 }! ?$ V( V6 C
3 r' ~: L$ D" a& J: n5 Z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4 17:20
xxtrumpf 發表于 2019-12-24 17:00
- U2 M' h( ^# s0 Y, b5 I, {/ ~電機提供轉動扭矩M1,根據公式M1=F1*r1。r1是電機軸上的小輪半徑。
3 i3 d  z# E" A然后傳遞到最大的輪子上,假設半徑r2 ...

/ G( w* Q" V: t, h先不討論這個  有空找找相關的 或許有一天就開竅了 就默認這樣我閱讀能力和讀圖能力結合有點菜   我沒看懂R1 R2是什么意思 我以為大輪和小輪半徑 一個是同軸的半徑比  另一個是皮帶輪半徑比 明白了3 h( e2 R' Y  h/ V
' W$ k$ w" g& E& T7 O
我也覺得R2多余  
4 B$ Q7 K, {/ f9 h& r6 M# t! T

作者: as13025251541    時間: 2019-12-24 17:29
as13025251541 發表于 2019-12-24 16:521 D% m- i9 ?" }4 W1 }
上面那個只是例子,轉矩的是除以速比R,所以這里除的是速比R,不是R的平方。

" W4 [/ W% }& R+ E8 g速度變慢,轉矩不就是變大了嗎,你是哪最外面大的帶輪直徑算的轉矩,要這算到電機上不得一步步這算過去啊,你這里相當于有兩個帶傳動的嗎,你都能理解要除以10的速比了,為啥不能理解要除以2的速比呢。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4 17:31
as13025251541 發表于 2019-12-24 17:294 ?* d$ j# R+ p5 G4 }3 P0 S/ w, W
速度變慢,轉矩不就是變大了嗎,你是哪最外面大的帶輪直徑算的轉矩,要這算到電機上不得一步步這算過去啊 ...

% `( G0 C/ f' S$ J" O- x9 w! t: y我想請教個問題 關鍵是如何理解皮帶輪 從圖中可以得知同軸大輪是小輪的兩倍半徑  那么大輪的力就是減少一半了
9 I$ H2 F% T" ?1 }8 K8 y5 u皮帶輪有什么特性?' X3 ^" a( w8 r; e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4 17:34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4 17:41 編輯
  _) }6 _# _$ K: J7 d
xxtrumpf 發表于 2019-12-24 17:009 v9 ^0 c& x3 ~0 y/ n, \
電機提供轉動扭矩M1,根據公式M1=F1*r1。r1是電機軸上的小輪半徑。
2 [5 }. J. D$ I; p+ a然后傳遞到最大的輪子上,假設半徑r2 ...
0 ]* ^+ p( n& h% a& `1 q9 M
同軸轉動的力矩效果是一樣的  那么皮帶輪施力點是大輪上  半徑2:1  所以大輪受力是一半 也可以與R2又關系
. p7 o5 Q& y) f" r' k至于皮帶輪問題怎么看 如果力是一致的   按照半徑比  就是與R1有關系了
6 {) q8 k0 {9 w6 h
. M. ]; \" ?+ a# T0 {( a樓主可能疑惑的是計算步驟問題  如果mgu(d/2)這個是力矩  什么巴拉巴拉的  誤會是怎么誤會  我表達不出來5 F) I; M4 o# \3 S& W- S- U/ k
# i4 h  p! p/ e
從整個公式看  傳動比是沒有單位的   如果要保持得出的單位是力矩所以d/2必須在     也可以按照從力的計算慢慢算 最后一步再乘以半徑  步驟是一樣的   一輪和二輪和三輪  半徑是怎么樣的  三輪知道數據  就可以得出一輪的半徑  
9 X5 y! j4 l$ n. S# D0 G# R- M
作者: as13025251541    時間: 2019-12-24 17:41
夢里啥都有 發表于 2019-12-24 17:34
3 _7 `# D3 g; R' ^3 q同軸轉動的力矩效果是一樣的  那么皮帶輪施力點是大輪上  半徑2:1  所以大輪受力是一半 也可以與R2又關 ...
0 I9 {* `  g# {! d
力沒變啊,這里的力那里有變化。根據公式t=fr所以半徑變了轉矩是不是跟著變。9 p& X' B+ i& j) w) B7 c
( Y4 `5 k) f' @6 ]- Y( }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4 17:46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4 17:53 編輯
) g" a: n7 M6 k
as13025251541 發表于 2019-12-24 17:41
4 _% U$ s/ B* z) f4 W力沒變啊,這里的力那里有變化。根據公式t=fr所以半徑變了轉矩是不是跟著變。

+ p8 Q1 e) n/ `# B2 d/ L4 u- n# w" a變得啊  施力點不同  就和門軸固定 從不同半徑推門一樣 不過這個數據是力成一個比值  力矩效果還是一樣得
! ]3 T/ n; W% E2 T$ V8 M1 Z
* E2 t4 C& `3 @6 z' d% M  K# Z! x& d
# _: ^8 c# ~" j/ f7 `: Q2 q1 Y1 g至于皮帶輪是怎么樣得 兩邊得受力是如何得 怎么從力或者半徑得出力矩比值
) F1 h/ h; ?" ~" l$ o0 E* f) j7 U5 V
我的問題是皮帶輪力矩比值(非同軸)是如何的   力是否相同  如果是  那么半徑就是力矩比值?
; l; B. c. b4 I4 ^% x上面這句亂說的 我覺得皮帶輪需要考慮很多的東西  向心力提供要給壓力  摩擦力提供力矩的力  
+ M! G# c* p+ d+ B" \' m/ U- g3 L. x現在我都暈了 那么接觸面積的問題   向心力和摩擦力是一個整體的還是一個點上的    還有摩擦系數。。。。與接觸面積(經查詢是與接觸面積無關), ], M1 ]+ v) D+ W/ i

  l& w$ O' Z* [- {" N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4 20:57
百度是真難找 關鍵字P(功率)=T(力矩)W(角速度)一直沒有這個概念7 {& W# q8 T. E) `! L) |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5 19:51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5 20:30 編輯 $ |1 W. r/ S4 K; a! m' S6 w

+ m( y5 v4 I* Q3 y1 S2 k我有點亂 我反駁我自己的話 我自己說錯了
0 q9 j7 s8 }- R1 M1 L0 v不從力來判定 直接從力矩來判定  P(輸入多少就輸出多少)=TW可以得出   皮帶輪是一個比值
: r- d2 p6 b4 y. @/ c6 L2 y但是同軸力矩是一樣的(這個不確切)  所以始終與R幾呢(忘記了)無關
8 k+ a. f7 H! o7 j至于誰對誰錯 不清楚
7 {) F2 B* A" [% U5 a2 P7 [4 q# @沒人敢肯定皮帶輪力是相同的  如果從力考慮那就是我之前說的話  但是P=TW  T是力矩
9 K% T- |) u% V9 n4 [2 G3 Q, \& }& u  K, Q2 `
還有這個題目也不要當真 說得不明不白 我也不知道減速比怎么不是A:B  可能是A:1忽略掉了 也未指明那個比那個  0 t4 Q+ ^$ V7 w$ A+ ]! ^: V/ z
減速比是轉每秒   同軸我覺得給出減速比是沒意義的  這個減速比應該也是另一個 只不過看圖是一樣大小而已  
9 ^! H7 @' c' R2 t3 M# ]3 S% x0 s. j  T6 Y7 S

) M/ X1 H/ g3 b! ?要說皮帶力 我否認你的說法 別憑感覺 只要要知道從那個地方閱讀來的把   再說皮帶傳送  僅僅從一端看(知道上緊下松把)
( f0 H5 E7 l4 \/ J為何上緊了  就是力都相反的   如果想你那樣說力相同 那只是自己拿著皮帶兩端一起拉(相互作用力) 還動不動得了. F, u' e. P4 T9 o

. _5 _. a3 G. i- g4 Q' K3 R8 H) V3 G
補充內容 (2019-12-25 21:20):* V% j2 ?" X! a
但是勻速 力是相等才對的  到底那個說法  很亂/ s9 F4 a4 g7 K' K; q1 a

3 h9 f+ }2 q5 e/ {' d補充內容 (2019-12-25 21:27):
/ D& v- L5 ~9 n& K; L! Q' _: O力是相等的 計算結果也是一樣的   但是從轉動效果來說  相反這點就不能夠理解3 w, l% X3 n  p( p) l- p9 M$ t! a9 T
. j7 k7 A0 B" ^
補充內容 (2019-12-25 22:02):4 z/ s! x0 {' U, k
不建議從力的角度去看  因為皮帶輪(上緊下松) 從力矩效果去想很矛盾的 也不知道如何理解
作者: 1352456568    時間: 2019-12-26 09:06
R2的部分可以想象成山地車的前牙盤,腳蹬的部分比作鏈接里的大圓盤,齒盤比作鏈接里的軸,鏈接里的M是在軸上,雖然牙盤和腳蹬是一體的,但是輸入與輸出的力臂點是不一樣的。
  R" G5 T/ d# \; I3 t3 c1 X' {7 u
作者: 1352456568    時間: 2019-12-26 10:35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09:06
. D3 o: M2 _" ~* \R2的部分可以想象成山地車的前牙盤,腳蹬的部分比作鏈接里的大圓盤,齒盤比作鏈接里的軸,鏈接里的M是在軸 ...
: ?7 |# g+ W5 @4 a
7 f, Q( \! v  T- U3 P

作者: xxtrumpf    時間: 2019-12-26 13:58
gotta_ 發表于 2019-12-26 13:21
( ^/ F6 v% `9 f6 K3 C: I5 X- X在去看一下力矩的定義吧。。 你可能陷進去了
5 S3 I3 @& c$ a7 ^8 {5 n
我把思路再說下:! k: b  W( L: v# z# F& G
首先電機上的小輪轉矩M1,, q( z& G1 Z; A- |
最大的帶輪上轉矩M3,1 V6 X. ^6 R- j7 y
傳送帶上的帶輪轉矩M2. e/ f/ K- U  q1 @( ]; p
案例里 克服摩擦力所須轉矩Tf=(M*g*u*D/2)/R2/R18 {" d' O0 i* q! M- _& y& c
其中傳送帶所需轉矩M2=M*g*u*D/2,這個大家應該都沒問題
0 X6 c  l  U/ Z1 B又因為這個帶輪和一個大帶輪同軸固定。所以我認為大帶輪的轉矩與其相等。M2=M3,分歧在這里。大家都認為這里轉矩放大了。
/ a% {! W1 x: t0 p4 l那么Tf=Tf=(M*g*u*D/2)/R1., |1 [% \5 s1 B

4 ~: o- ^2 p- _9 z6 \如果哪里有錯誤,麻煩幫忙指出來。謝謝!
8 ]0 w& Z" Q- r5 H( m
作者: 1352456568    時間: 2019-12-26 14:02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10:353 \8 l2 ^8 B) d) y. o6 p9 o7 _

8 L7 p9 ?) {* T1 e2 c4 _你可以想象成力臂關系,雖然是一個整體,但是輸入和輸出的點不一樣。
# U5 z& v8 Y, d2 p# ]
作者: xxtrumpf    時間: 2019-12-26 14:50
gotta_ 發表于 2019-12-26 14:36
" {2 F. q5 K* M0 V( pen ..所以你實際要求的f到電機的力矩實際上是F轉到電機上的力矩。

& W( s, B! {8 w: T# x+ S9 `我按照你的思路重新算了一遍- C. h8 S$ C8 b7 ]$ L
中轉盤M1=F1*r1; t8 E( [( L" [4 k! e. n- K
大轉盤M2=F2*r2
5 E  R. X/ K* k  l: R* A電機轉盤M3=F3*r3
/ r7 ^  n/ i4 R% G( g5 A9 p' ^) M- @1 ]
你畫的圖可以看出
& y6 ?  J2 a- }. A" j, R) qF1=2F2
1 e2 {1 M6 y  k1 D& a2 K* jF2=F3
; f6 G/ E5 }8 _; S* K可以得到F3=F1/2
& ?/ ]8 o; D; ]& D/ ]
; P' U5 u' P: m! Sr1=r2/29 d5 }" F7 r) Q8 G
r3=r2/10
9 f, F' G( h8 _2 r5 t) Z5 Dr3=r1/5
3 u" F. d, U8 e
6 t0 v; o1 ^; V' `( H$ e  \+ UM3=F3*r3=F1/2*r1/5=M1/10
8 C3 d/ C# Q! P( k所以,Tf=M*g*u*D/2/R2/R1是錯誤的,R2不應該出現在里面。7 X  Q! {: I3 \& r; ^, F: [: [4 L3 p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6 14:56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6 15:12 編輯 ! `2 I& m0 C0 a* s
xxtrumpf 發表于 2019-12-26 14:50
* c' i; U$ w1 G7 |* m* j我按照你的思路重新算了一遍
( D( ]- |( N- O! A( _" p中轉盤M1=F1*r1
* I8 G5 l/ q% \大轉盤M2=F2*r2
  ?& ]: J- `- M) X% L
聽我一句話 你的理解沒錯  但是題目的文字說明和圖文說明是有毛病的. N/ q6 s1 I. a  D+ h
我前面提及到了  首先同軸,力矩效果是一樣的。關鍵在于R2=2的減速比  這個不是指同軸的大小輪,指的是另一邊的一個皮帶輪,雖然圖文是一模一樣的。為何這樣說,首先同軸根本就沒必要給出減速比,減速比都是1:1。減速比的單位是轉每分(角速度),所以是一樣的。6 l( x6 [( P( g" K8 I9 _
1 I1 \9 i$ `9 N+ }$ B8 R  d/ _( [" D
你們不要歪樓了 同軸力矩是一樣   不同軸傳遞動力的時候半徑比值倒數$ Z: c& @9 f; ^0 ?+ j: G  {8 `
請分清力矩是一個轉動效果 雖然是這么說  但是實際上是力的感受 可不是你們所體驗的力矩效果8 g- U3 n6 \1 G3 f3 g2 C

作者: 1352456568    時間: 2019-12-26 15:18
夢里啥都有 發表于 2019-12-26 14:56
- f% ~0 R+ N* U( t/ d" E聽我一句話 你的理解沒錯  但是題目的文字說明和圖文說明是有毛病的. i5 N* Q% i0 U0 Q) M, G
我前面提及到了  首先同軸,力矩效 ...

% e- ]$ e0 \1 P# t即使同軸,但是輸入力和輸出力的力臂長度不同,那么力矩是不一樣的。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6 15:21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6 15:24 編輯 ) U. @+ x+ u! p' G  [' r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15:18) E0 ?0 M* H0 U, {5 |
即使同軸,但是輸入力和輸出力的力臂長度不同,那么力矩是不一樣的。
+ u# Q0 i! Y, g2 I7 _7 ^( j) R
首先同軸就壓根就沒有減速比 注意R2是另一邊的皮帶輪還有同軸 力矩的確是一樣的  不考慮很細的因素(當然我也不知道). q' y$ ^1 P2 Z) A4 u0 U( o
做功W=FS 各自除以T P=FV結合V=WR所以P=FWR   設T=FR(力乘以力臂) 所以P=TW
6 q' X1 ^, l% w8 M
& m/ x' s2 U  N+ W2 j) G同軸的運用也有 力矩是一樣的  體驗正常生活也有  比如推門  就是一個同軸   汽車方向盤也是; {# {" f3 Y2 m8 j1 `2 e& o
施加力的力臂越大越省力   力臂大  省力小  均衡  你別誤解了   這個雖然同時增加 和減少不可以驗證  但是上面公式給出了) Z+ [1 N- {3 H* m

作者: 1352456568    時間: 2019-12-26 15:28
夢里啥都有 發表于 2019-12-26 15:21
" S7 }5 h2 P* t3 P首先同軸就壓根就沒有減速比 注意R2是另一邊的皮帶輪還有同軸 力矩的確是一樣的  不考慮很細的因素(當然 ...

3 _# U# c: j( d) M8 [# a! q你想象我們自己騎的山地車的狀態,前面腳蹬,軸,三個不同尺寸的牙盤是一體的,后面不變速,我們前面變速到每一檔的時候是不是會影響到騎行?
/ p" N0 W2 ]! m7 ^# i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6 15:43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6 15:56 編輯
% `0 L# A+ A' |+ g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15:284 v) W! l: l, `6 e
你想象我們自己騎的山地車的狀態,前面腳蹬,軸,三個不同尺寸的牙盤是一體的,后面不變速,我們前面變速 ...
8 }7 s4 r+ o) s/ h
我最后一次說了  分析下過程 我也不知道你哪里不理解' M  Q- V& ~+ r) q0 T& {4 `9 ^
首先腳踏的半徑是固定的   腳踏與牙盤是一個同軸   9 A, j5 j& L4 R& O
飛輪(后輪)與牙盤的比值   相差越大  力矩越小直接除以腳踏半徑  越省力  但是因為鏈輪接觸的牙盤過小  周長短 所以費時說點別的  牙盤小了轉動一圈  周長很短 所以后輪走得慢   另一點 同軸的牙盤與腳踏對比  腳踏半徑越大越省力  但是走的周長也長了 也費時
0 \7 e" P: m7 p+ ]: n而且同軸  角速度一樣的   牙盤轉一圈  腳踏要很長的周長繞動才能夠提高牙盤一圈角速度一樣的   牙盤轉一圈  腳踏要很長的周長繞動才能夠提高牙盤一圈(如果你不理解為何我拿角速度和周長對比,理解下角速度一樣  同樣轉一圈
& c' v8 `$ w# u4 b% g0 M兩者周長是否不一樣  人踩著腳踏繞周長一圈 是否費時間)  至于角速度還是線速度的對比 你自己體會了  幫不了你了
$ f. Q9 @5 z+ l" V; F/ ?, q% W6 C- X
$ S. ~$ ]5 Z8 d  Q( o至于后輪是一個同軸(輪軸)    支點與飛輪  支點與輪胎接觸地面  所以雖然飛輪不可以調整  但是也不宜過小; E0 C3 F! l3 ]8 Q2 H% R/ G
( P- r7 j# b0 Y5 `2 E' d7 v
這兩部分我只能夠分開說 聯系不起來 你自己體會  我也不知道怎么表達。。。
! W2 ]. ]$ ]: e1 ^
. H  m2 t6 ^5 ]* `7 b
5 |1 T5 u: h' P1 f( u) d, \
作者: 1352456568    時間: 2019-12-26 15:48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15:28; |+ J- a/ ~% s+ Z5 M( W
你想象我們自己騎的山地車的狀態,前面腳蹬,軸,三個不同尺寸的牙盤是一體的,后面不變速,我們前面變速 ...

# @' H, K; V: j! o, s/ {力氣會變的,不就說明有減速比嗎?要證明的不就是這個減速比嗎?如果沒有減速比,那么變來變去沒什么意義啊。  [" l$ w# `+ g$ C( s* x

作者: 1352456568    時間: 2019-12-26 15:50
夢里啥都有 發表于 2019-12-26 15:43
% o  {2 ?" z4 Q, k+ r我最后一次說了  分析下過程 我也不知道你哪里不理解. h; {, ?2 ~7 e; a! Q- l; d( t9 C- H5 c
首先腳踏的半徑是固定的   腳踏與牙盤是一個同軸   ...

' l( ]' ]# u8 l& r8 [你自己也說了牙盤小會省力,那么牙盤和腳蹬不就是一個減速比的關系嘛!
# T7 a0 u8 _$ N1 g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6 15:51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15:48
& u2 w$ ?8 f( r5 |! L( c3 _力氣會變的,不就說明有減速比嗎?要證明的不就是這個減速比嗎?如果沒有減速比,那么變來變去沒什么意義 ...

$ G1 E2 R) b* ?) a* S這個是力矩啊   生活體感是力的感受   但是結果是力矩的比較(推門就是這樣想的)- _- o/ H, Z$ t7 E
其實這個能量是守恒的  你看下我上面的話
* B0 B( G  N; V! @, w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6 15:52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15:50( J8 R8 f& h4 J8 K# L- i
你自己也說了牙盤小會省力,那么牙盤和腳蹬不就是一個減速比的關系嘛!

5 @: h7 P3 V' H! _* k同軸半徑大了是省力 但是半徑也大了 力矩總體不變 還是按照公式來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6 15:53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15:502 x7 Y+ a5 O" S0 i
你自己也說了牙盤小會省力,那么牙盤和腳蹬不就是一個減速比的關系嘛!

9 |7 Y* n; ]; @# _% |; S+ Q% c! M麻煩你重新看下我35樓的話 我重新編輯了
9 D/ I2 k* |% V& J
作者: 1352456568    時間: 2019-12-26 15:54
本帖最后由 1352456568 于 2019-12-26 16:17 編輯 ! c! \: _' S5 h  L
夢里啥都有 發表于 2019-12-26 15:511 u9 D, z+ e7 h
這個是力矩啊   生活體感是力的感受   但是結果是力矩的比較(推門就是這樣想的)
) S1 H  L: ^6 w其實這個能量是守恒的 ...
% H* `2 h6 ^# F: y  J
我只能說,那個公式是對的。如果電機選型時你不算那個1:2的減速比,你的電機肯定拉不動) M) N) n! n+ x8 }6 _: l' B
——對不起,修改一下,上句說錯了,不是拉不動,是正好相反,超出一倍。
# i6 V" h0 Q' h5 y$ r9 j8 i' C# p
. t( X, @; G9 T1 D3 p& c4 @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6 15:57
本帖最后由 夢里啥都有 于 2019-12-26 16:01 編輯
4 {3 u% r7 N7 Z& ^6 g
1352456568 發表于 2019-12-26 15:54. r/ m* d& B1 E/ B
我只能說,那個公式是對的。如果電機選型時你不算那個1:2的減速比,你的電機肯定拉不動。
7 |' W7 r9 V4 z& h; f  ]
大哥啊  R2那個減速比不是同軸的那個  同軸沒有減速比啊  因為角速度一樣1:1 沒必要啊     不是線速度啊 那個圖 另一個皮帶輪R2  不是同軸的R2開始討論的時候都以為那個同軸的R2 都歪樓的   至于你理解好這個  你就是對的了   減速比肯定要搬上公式上面去( E4 o2 m3 U9 d  H9 n* B8 K4 m
其實這個R2是指另一個皮帶輪   因為圖上另一個皮帶輪是一模一樣大小的 都認為是同軸的  但是認為同軸也是錯的啊  減速比1:1  沒必要
5 o) B  q) w9 I
6 k5 H: i4 I. v( V歪樓了  歪樓了   
" s7 }) f& H" y) B7 Q- T" ~! h% p- s5 T6 G9 {. s+ B

9 ^9 |' J8 v4 l' O
作者: as13025251541    時間: 2019-12-26 17:05
1,我覺得轉慣量算錯了,少除了R2.  2,負載一直沒變,哪里看出力變了。  3,前面舉的例子中,力矩一樣,半徑變了是力也變了,所以力矩才一樣,樓主一直抓著這點不放干嘛,要是力一樣半徑變了力矩是不是變了。 4,你可以想像一下把它看出滑輪組,負載會隨著高度的上升而改變嗎,負載本身只受重力和摩擦力,所以一直說力變了我想知道從哪里看出來的。
作者: xxtrumpf    時間: 2019-12-27 11:28
as13025251541 發表于 2019-12-26 17:055 D& x0 _$ g) |$ J
1,我覺得轉慣量算錯了,少除了R2.  2,負載一直沒變,哪里看出力變了。  3,前面舉的例子中,力矩一樣,半 ...
& L& v  }2 |/ V5 \
非常感謝你分享計算數據,從這一點來看,大家都是認真討論問題的,問題都是越辯越明。
2 @. B, h. w: z& A3 r+ d* @$ Z& n先定義下:電機側的輪子為小輪1,傳送帶為中輪2,最大的輪子為大輪3。
  B+ u+ B1 p) T% z# b" n我們先看文字# r) V) {6 q. ~) X
3,前面舉的例子中,力矩一樣,半徑變了是力也變了,所以力矩才一樣,樓主一直抓著這點不放干嘛,要是力一樣半徑變了力矩是不是變了。5 [* ^. j  B, N; t" b
第三點很關鍵,所謂的力一樣,是哪里的力一樣?中盤上的力和大盤上的力一樣?. J( |/ _0 |7 Q
再看你的計算過程% v. B  V; J# }8 x
中倫的角速度W2=30/3.14/0.12=79.57r/min
  ^6 |" A2 g2 v* E" l' BW1=Va=79.57*20=1591.4r/min(20:應該是總傳動比R1*R2=20)
4 ^' `9 \: u+ B% x: w$ h這個公式的意義:通過物體運動速度計算出中輪的角速度。然后,通過減速比放大得到電機側的角速度。
  p! U8 t* o+ S& N! R# p% ?2 q問題:中輪和大輪的角速度其實是相等的,因為共軸。所以,W2=W3,也就是說,W2和W1之間,只有一個R1=10。
7 I* w$ d, n8 D/ x5 R9 b9 B所以,Va=79.57*10=795.7r/min. h. X4 q0 S/ j& W) j" @

5 o' i/ s6 a7 D1 }  n1 H; l/ q$ d" D$ z% \1 u  R& L* f' h
9 I& f- g# `6 X/ J

% V- ]1 S& Q3 s) V
作者: xxtrumpf    時間: 2019-12-27 12:52
@gotta_  @1352456568  @夢里啥都有
6 \6 r% g" H7 i4 [: d) _% k$ U這種大小盤的設計,我猜測目的就是降低整體的負載慣量。因為減速比10是一定的,就是電機小輪到最大輪。而傳送帶輪沒必要還是這么大,可以做的很小。因為大小盤的角加速度是一樣的,T=J*a。 J是負載慣量,a是角加速度。
作者: 夢里啥都有    時間: 2019-12-27 13:55
xxtrumpf 發表于 2019-12-27 12:52! @! g6 ]0 w4 B/ g2 G! p& y, c
@gotta_  @1352456568  @夢里啥都有 0 A! @, W- f$ w2 [! w
這種大小盤的設計,我猜測目的就是降低整體的負載慣量。因為減速比10 ...

+ R' {2 ^) P/ b$ U+ `. P* R( U謝謝 還是仍需要學習  討論到目的的  那么負載是對于力來說還是力矩來說  我沒一個明確的想法 2 y4 t) ?$ D8 l6 a
可以這樣說 假象這個是齒輪把。。。。   力會對齒輪一個沖擊力  
$ T& h0 u, ]2 w5 ]: K# Y對力矩  力矩都知道是旋轉的效果  對軸承是如何的影響 空洞。。。8 I3 ~& y) z1 x6 i
可以說是一個點和一個整體的研究區別?  兩者都要考慮?
; ~: g' R5 K; ?' E* ]6 i- ?; Y
作者: jiekexun_ok    時間: 2019-12-30 07:41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