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房地產調控都是上層階級商量好了才實施,商量過程中上層階級各種勢力已經經過了充分而且全面的博弈,保證大量政策形成套話形式,最后都不執行,這樣各方勢力都不受到大的影響,又能完成任務向上級交差,調控實施前又有各種消息靈通人士提起獲悉提前那么一兩天行動,只有老老實實的剛需最后等調控命令被新聞提到了才知道,終于一次又一次淪為被調控的對象。調控,調的就是剛需,誰讓你這么剛的。
我們就舉個簡單的例子,不說4萬億和棚改,這兩個已經說爛了,就拿2013年的國五條來說,這個政策看起來是國家想花大力氣遏制房價上漲,保障居民住房,然而所謂的調控都是空話,說好的問責制最后房價暴漲了誰都沒有下課,說好的限購結果人家兩口子第二天就扯了離婚證繼續炒房,說好的打擊違法中介但網上99%都是假房源,說好的興建保障房但最后每年那么多保障性房子分給了誰?誰在住?有沒有人開寶馬車進出?有沒有轉租?這些問題都沒了下文,說好的加強房地產輿情控制,結果很多報紙和門戶網站的房產專版居然外包給了中介和房地產銷售公司,那時候每天打開房地產專版,就是這里的房子開盤就售罄,那里誰誰借了高利貸果斷下手買房,這種明顯的制造恐慌情緒的假新聞天天報道。這些對老百姓有利的政策都不執行,當然調控不動。
這些對老實人有利的地方統統都不執行,那什么執行呢,就是漲利率和漲稅,這些都是可以給國家賺錢的政策,而且是賺剛需的錢,不是賺上層利益者的錢,馬上就是下達就執行,國五條里那么多條款,最著名的就是提高利率和加稅20%這兩個條款,政策發出來當天基準房貸利率就上漲10%,上一個月還有7折利率,這一個月馬上就是上漲10%,等于上浮40%,而另一個加稅條款,二手房加稅20%,則引起大量二手房東提價20%,甚至有的提價50%,直接結果是全國各地房價猛漲20%以上,最后就是鞠了一躬請大家忘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