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高手解答,哪個行業需要大減速比減速器 [打印本頁]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01:14
標題: 高手解答,哪個行業需要大減速比減速器
我有一個發明,類似兩級行星減速器的結構,減速比可以做到100~10000:1,我想請教這種減速器可能應用的領域和行業。
作者: 277741987 時間: 2019-11-27 08:51
100*100
作者: 小機123 時間: 2019-11-27 08:56
機械臂,精度夠不夠,剛性夠不夠,使用壽命多少
作者: zarvazh 時間: 2019-11-27 08:59
看材質、結構,可用于石油、化工,如《烈火英雄》閥門,僅供參考。
作者: 用戶x 時間: 2019-11-27 09:18
啥都沒有就敢瞎吹牛說發明了一個減速器,真敢說
作者: 暉暉暉_u22Ig 時間: 2019-11-27 09:22
專利號啥的能給一個不,讓大家看看是什么樣的。行星減速器的應用還是比較廣的,剛性夠精度高真的可以用于機械臂
作者: 風》追逐 時間: 2019-11-27 09:34
你連哪個行業要高減速比的減速器都不知道,你說 你設計了個減速器。。。。
起重、船工都需要
作者: 702736 時間: 2019-11-27 09:46
鐘表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09:56
謝謝了!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10:09
坦誠的說,我很久之前想做人形機器人,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電機(就是體積小、功率大),但轉速太高(萬轉左右),減速是一個麻煩,所以就想找到一個解決方案,我不是機械行業的,但千愚一得,想到一種結構,就是兩級行星減速器的樣子(幾乎一樣),但減速比能做到100~10000:1。我希望這個方案能有點價值,而不是用于自己想象中的人形機器人,所以,就想請教業內人士,這個東西的價值,如果沒有什么實際應用或沒有什么行業需要大減速比的減速器,那就算了。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10:14
剛遞交申請,還沒批下來。申請號201922030848.X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10:18
精度要看齒輪的間隙了,就是兩級行星減速器的精度,這應該肯定不如諧波減速器了。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10:57
理論上真的可行,已經遞交了專利申請。目前找到的組合可以最高達到10000:1的減速比,而結構幾乎和兩級行星減速器一樣。既然是發明,就一定不同于常規,一定有它巧妙的地方。
作者: 用戶x 時間: 2019-11-27 12:02
有料你也可以發個圖,結構啥的,給大家開開眼,順便也可以幫你看下哪里能用
作者: 機械——菜鳥 時間: 2019-11-27 13:09
工程機械,比如塔吊上的電機。還有就是風電
作者: nob918 時間: 2019-11-27 13:47

作者: 馬小車 時間: 2019-11-27 14:02
希望你是真的發明了一個減速器10000:1
你發財了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16:26
本發明工作原理的闡述需要先定義一個概念:齒輪在每分鐘的時間里轉動的總齒數;
齒數為Z的齒輪,其轉速是n轉/分鐘,則齒輪每分鐘轉動的總齒數=齒輪的齒數×齒輪的轉速=Zn個,在本發明中簡稱總齒數。
一級輪系中,一級中心輪作為主動輪,一級內齒圈作為減速輸出,且一級中心輪與一級內齒圈的旋向相反;一級內齒圈與二級內齒圈同向且同步轉動,二級中心輪與一級中心輪同向且同步轉動,因此,在二級行星輪系中,二級內齒圈與二級中心輪旋向相反且[url=]轉速不同,[/url]即總齒數不同,所以,二級內齒圈與二級中心輪之間的二級行星齒輪不僅會自轉,而且還會產生圍繞行星架軸心的公轉,由于二級行星齒輪的行星架連接著輸出軸,所以輸出軸會產生轉動。二級行星齒輪的公轉速度,也就是輸出軸的轉速,與二級內齒圈、二級中心輪的總齒數的差值有關,調節有關齒輪的齒數,可以得到很小的差值,當這個差值很小時,這兩個輪之間的行星齒輪公轉的速度就會很小,從而獲得極大的減速比,并且行星輪系結構緊湊,傳動穩定,能夠實現在獲得較大減速比的同時,使減速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9-11-27 18:20
這個比較夸張,真的做出得多貴啊,估計沒人愿意買,也不敢買。
作者: 用戶x 時間: 2019-11-27 18:25
想法還是很不錯的,我不知道這個結構以前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應該申請專利還是沒問題的,我簡單編了一個公式算了一下,速比1000應該已經是極限了,正常做應該會在300一下,而且其中一級要采用行星輪非均勻分布設計,內齒圈和中間兩個太陽輪都分別有對齒相位關系,加工難度極大,實用性一般,很難量產。不過結構還是很不錯的,減速比不是你所說的100-10000,應該是±1000,推薦±300,也就是說你這輸出轉向是可以通過配齒來改變的,這也算是一個亮點。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18:38
很簡單,造價和兩級行星減速器基本相同。
作者: 煙草 時間: 2019-11-27 18:43
方法很好,不知道市面上有沒有這樣的產品,對齒輪了解不多,若沒有這種結構,樓主可以嘗試做,齒輪加工難度要比設計難度高,可以聯系一些做減速機的廠家進行技術入股。頂你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7 18:46
看樣子你真是業內人士啊
一種減速器,包括外殼1和設置在外殼1內的一級輪系2和二級行星輪系3,所述一級輪系2包括一級中心輪21、一級中間輪22和一級內齒圈23,一級中心輪21為主動輪,該一級中心輪21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外殼1側壁上,一級中間輪22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外殼1側壁上,一級內齒圈23為減速輸出輪,在運行過程中,一級內齒圈23與一級中心輪的旋向相反;所述二級行星輪系3包括二級中心輪31、二級行星輪32和二級內齒圈33,二級行星輪32上安裝行星架34,二級內齒圈33為輸入輪,行星架34為減速輸出軸。
所述一級內齒圈23與所述二級內齒圈33相對的側面一體成型,一體成型使得兩個行星輪系結構緊湊,占用空間較小,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一級內齒圈23與所述二級內齒圈33也可以用螺栓或是定位銷軸固定連接;一級內齒圈23與所述二級內齒圈33同步轉動,所述一級內齒圈23和所述二級內齒圈33重合的側面處的側壁與所述主動輪的中心軸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所述一級內齒圈23和所述二級內齒圈33重合的側壁處的外圓面與所述外殼1內壁通過軸承連接;一級中心輪21的中心軸與二級中心輪31的中心軸同軸,因此,一級中心輪21的中心軸與二級中心輪31同步轉動。
當二級中心輪31與二級內齒圈33的總齒數存在差值時,二級行星輪32就會產生公轉,公轉的轉向由各自的總齒數決定。
當二級中心輪31的總齒數大于二級內齒圈33的總齒數時,二級行星輪32的公轉方向與二級中心輪31同向。此時,對于二級行星輪32的公轉來說,相當于二級內齒圈33不轉動、二級中心輪31以差值/二級中心輪齒數的速度轉動。
因此,二級行星輪32的公轉速度的計算,可以引入標準的(內齒圈固定,輸入軸為中心的太陽齒,行星齒架輸出)行星減速器減速比計算公式:
減速比i=(內齒圈齒數/太陽齒齒數)+1,行星架轉速=太陽齒轉速×(1/ i)
二級行星輪的公轉速度為:n=(差值/二級中心輪齒數)×(1/ i)=(差值/二級中心輪齒數)/ i
i=(二級內齒圈齒數/二級中心輪齒數)+1。
各齒輪參數具體為:
名稱 一級中心輪 一級內齒圈 二級內齒圈 二級中心輪
齒數Z 17 77 86 19
一級內齒圈23的轉速:n1=10000×(17/77)=2207.8 r/min
二級內齒圈33的轉速:n2=2207.8 r/min
二級內齒圈33的總齒數為:Z1=86×2207.8=189870.8≈189871個/每分鐘
二級中心輪31的總齒數為: Z12=19×10000=190000個/每分鐘
所以,二級內齒圈33與二級中心輪31總齒數的差值為:
Z2-Z1=190000-189871=129個/每分鐘
因此,二級行星輪32輸出的轉速為:
n4=(129 /19)/(86 /19+1)≈1.23 r/min
此時,減速器的總傳動減速比為:10000:1.23≈8130:1。
補充內容 (2019-11-27 20:15):
如果齒數調整為:19 96 101 20 ,那么減速比可以達到11616:1
補充內容 (2019-11-27 20:19):
這樣調整齒數,模數可能就不能是標準模數,但減速比并不要求這幾個齒輪的齒數是一個固定值,可以不斷調整各齒數,直到減速比合適、齒輪的齒數又容易做。
作者: 用戶x 時間: 2019-11-28 08:10
嗯嗯,真的很不錯,你給的這組數據減速比應該是8085的準確值,但是同樣還是存在加工難度的問題,難度不低于RV,但是速比可以達到這么大,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開發價值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8 08:49
加工的難度在哪里?很真誠的請教。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8 08:59
市場上沒有這種結構,也查詢過專利,也沒有。我不會技術入股,我已經申請了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有價值的話就轉讓掉。
作者: 用戶x 時間: 2019-11-28 09:21
兩個內齒圈的齒有相對位置關系,兩個太陽輪的齒也有相對位置關系
作者: 用戶x 時間: 2019-11-28 09:25
這個轉讓的話,大概多少錢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8 09:28
不理解,怎么說齒輪有相對位置關系?能詳細說一下嗎?都是普通的齒輪,就是由于要求一定的齒數,可能會造成模數不是標準的,也就這一點上或許有麻煩。
作者: 用戶x 時間: 2019-11-28 10:17
每一級行星減速都有自己的配齒關系,不是隨便給幾個齒都能裝進去的,而你第一級和第二級的齒圈還有太陽輪都是固定連接的,因此第一級齒圈和太陽輪加工的是有就需要注意相對位置關系,要不然裝不進去,更不要提運轉了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8 10:45
謝謝!你說這個設計,減速器廠家會感興趣嗎?
作者: 用戶x 時間: 2019-11-28 11:24
這個目前也只是一個理論階段,沒有實際量產,沒人知道究竟會是一個怎樣的結果,能不能達到想要的預期,但是結構想法還是很不錯的,可能會有一小部分廠家會有一點興趣
作者: 王大磊 時間: 2019-11-28 14:11
精度夠不夠,剛性夠不夠,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8 15:14
我也不知道轉讓的價值,如果有感興趣的,我希望市場來定價。你覺得大概在哪個范圍內呢?
作者: x機器人 時間: 2019-11-28 15:16
我不懂機械。覺得精度要看齒輪的精度,估計不會太高,和諧波是沒法比的。
作者: 傳動2019X 時間: 2021-1-23 21:54
第二級行星輪公轉速度慢,這是好的。但是所有齒輪自轉速度都很快,且齒面壓力很大,這樣傳動效率可能會很低,且磨損快。
作者: 傳動2019X 時間: 2021-1-23 21:56
第二級行星輪公轉速度慢,這是好的。但其它所有齒輪自轉速度都很快,且齒面壓力很大,這樣傳動效率會很低,且磨損快。希望對你有用。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