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v9 ~4 |( a" B, _我找到他們的位置,是一個四人桌,我們點了飲料和菜,然后就開始閑聊。聊了一會兒,話題轉到了小E這里。他是去年從國內大學畢業的,被派遣公司招到,來到日本后參加了一段時間的日語培訓,今年他作為派遣社員,被派到我們公司,如果試用期表現得好,有轉為正社員的可能性。我們問他,在公司里工作了這幾個月,感覺怎么樣。他說,最近在公司里,領導只給他安排一些雜活,沒有什么正式的任務。我說,具體有哪些活兒呢?他說,給零件貼單子,把數據錄入電腦,發郵件詢價等等,這些活兒基本都不需要動腦子,他覺得沒什么意思。一開始公司有說,要帶他去中國出差,后來計劃有變動,出差沒帶他,他挺失望的。部門長指定了一個人作為tutor,名義上是要帶著他,給他教一些東西,但是那個人平時也忙于自己的工作,也基本不怎么教他。. ?2 C. e% X+ g0 K' m
- Q- d/ r v) I聽到這些話,旁邊的小謝開口對他說,你剛進公司,做些簡單的事情其實是應該的,工作沒那么忙,從另一方面想也是好事,工作時間里你完成手頭的事情后,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學習,學習日語或者業務知識,這其實挺好的,自己和子子桑,工作的任務多了,手頭的事情加班都干不完,根本沒時間去學點別的東西。工作這東西,都是先做簡單的事情,熟悉之后才能做更大的事情。 . @3 z3 L* U! H. ] ! z2 h* O1 X; R+ N0 E; [然后我說,我在日本第一家就職的公司,也是做派遣社員,當時被派到松下公司去干活。最初做的事情就只是修改圖紙。上司在圖紙上用紅筆標出要修改的地方,然后讓我用CAD去修改。就是這些簡單的事情,我做了一兩年的。(實際上沒那么長時間,我改圖改了三個月之后就進設計組去設計機器了,這里故意說得時間長一些)。剛進公司,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一方面可以適應日本的公司氛圍,一方面可以在工作中去學習去吸收一些專業技術,一方面可以學習一些工作中用的日語。這些都是在工作初期要做的事情。 % Y* @2 W4 o0 ?2 n& N: K 1 k* V& j b# X4 a g旁邊小謝聽到我說的話,馬上激動地說,他自己很有同感,他剛進公司的時候也是一樣的,主要工作就是改圖,也是領導在電氣圖紙里畫個圈,然后讓他改,只不過子子桑改的是機械圖紙,他自己做的是電氣圖紙,但都是從小事做起的。6 O. ?9 |' k# Z. z' S
' B* J) t# f' S8 A8 Z
聽到我們的話,小E貌似并沒有什么感受。他說,自己的派遣期間是三年,他說有點擔心,公司不會是讓他做雜活一做就是三年吧,那樣的話就沒意思了。/ d' ~+ P6 x& z" A
. p- G: a3 k `- r; Q
我對小E說,今天聚餐我為什么遲到,因為來的路上碰到你的上司了,就簡單聊了幾句(只是遲到的借口而已,我當時和小E的上司是邊走邊聊的)。小E聽我說到這里,一下子來了興趣,他把身子向前傾,目光灼灼地問我,上司說什么了。我說你上司讓我告訴你,這里是一個好公司。小E聽了,頓時泄了氣,把身子向后靠回去,說,原來是官話呀。我接著說,上司說希望你日語再提高一些。小E說,自己現在日語已經基本沒問題了,別人安排工作基本都能聽懂,只是在說的時候,太長的句子還不太會說。& p6 B7 E) A2 a4 O
5 `7 _1 o) G6 @- R6 k9 P
我知道他的日語還有些不足,他們部門有兩個上司,都曾經半開玩笑地對我說過,讓我告訴小E再學學日語,我也能感覺到,有時我說話中夾帶一點說慣的日語單詞,他有時是反應不過來的。但我不能說得太直接,我用很輕的語氣對小E說,我感覺你上司的意思是,你的日語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才能勝任更多的工作。也許你對自己語言的認知,與部門里對你的語言認知,還略有差距。比如說日本常用短語有5000個,你從一年前開始學日語,現在能夠聽到后馬上理解的有3000個,那3000個短語是你所了解的范圍,你聽到這些單詞都能理解,于是你認為你基本沒問題,但是其余那2000個短語,你其實是因為聽到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就選擇性跳過了。這個2000短語,就是一個你需要提高的地方,無論是你在公司里,還是回家之后,如果能再練練聽力,會更好一些。我剛來日本的時候,都是一邊看電視,一般拿本子記的。為了問他,我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說,你每天晚上回家看電視的時候,電視里的新聞播報或者是連續劇,你一般能聽懂多少。小E說,晚上一般沒時間看電視,業余時間是要進行健身的。 8 w! A( t' i9 w4 b; k6 \) u I8 H1 [; X6 g& B
談了兩個回合,我基本知道,他對別人的話是沒有吸收的意識的。不過因為是在吃火鍋,閑著也是閑著,所以我還是繼續和他說一些。我略做嚴肅地對小E說,有一點,你要建立一個意識。我停頓了兩秒,接著說,就是日語里的:身に付ける。直譯就是“往自己的身上貼東西”,引申意思是,注意去吸收東西,去把一些技能從無到有,變為自己的東西。你做什么事,都要記得給自己吸收一些東西。我平伸出兩只手對著他,我說,一方面是工作上的東西,說的同時我把左手抬高一點,另一方面是日語上的東西,我把右手抬高一點。關于日語,你在公司聽同事談話也好,在家看電視節目也好,現在這個階段,如果你留意,你就會聽到一些新的沒學過的日語常用短語和說法,如果你把它們記下來,以后在類似的場面也拿出來用,這就是你的東西了。關于公司讓你做雜活,其實你不用過度在意公司的想法,你注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且能從中吸收東西,那就好了。關于工作上的東西也是同樣,比如說EXCEL的用法,比如說聯系代理商進行申請報價的流程,比如工作中處理單子的流程,比如日本人寫郵件的格式,比如說一個東西他給你講的時候怎么講,甚至于他們開玩笑的時候用怎樣的說法,這些事情在你做事的時候,肯定會接觸到新東西的,一點一點吸收之后,就會好很多。旁邊小謝對他說,你可以想,多學一些東西,然后以后一旦你想找別的工作,你手里就會有資本。聽到這些,小E說,說他自己現在是屬于佛系,沒什么太大追求。我再次伸出兩只手,對他說,一方面在生活中佛系一些,一方面在工作中給自己貼金,這兩條路是不沖突的,兩方面是可以平行進行的,反正每天都要去公司,你給自己貼點什么東西,總不是壞事吧。他若有所思。 8 A) i# s; \& e2 G 4 `7 |( s+ o* B4 s: j" p(, 下載次數: 20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 下載次數: 21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 }( a# P3 D$ }* m- C+ ?& L # y. j m; R* o5 p3 Y$ M0 B6 h8 o. \. s& p8 c h8 `. s
然后換了個話題,小E說他以前在上海的時候,有時候會去夜店去玩,到了這邊就不知道有哪些地方可以玩了。我對他說,這方面的東西,我也不太懂。他說,你不是這個圈子里的人,就不會知道的。為了承接他的話,我在想,有什么信息可以提供給他。我先是開玩笑說了一個某某某地,說那里可以走一走看兩眼,他笑了笑說知道那里。然后我覺得剛才說的這個地方不太靠譜,如果他想認識新的朋友,也可以到中國人的酒吧那里,于是又給他推薦了一個某某新天地,說那個地方在日本橋車站那里,那里是一個大樓,里面每層都是和中國有關的東西,樓上有。。。我話還沒有說完,小E笑著說,子子桑剛才還說自己不太懂,這會兒都整出兩個地方了,再說一會兒不定又有什么東西呢。我略感尷尬,一半無奈一半嚴肅地,用極其緩慢語速對他說,我 只 是 想 給 你 提 供 一 些 信 息 而 已。我沒說出的后半句是,如果你總是這樣說話,那么以后在別的事情上,別人再給你提供信息的時候就要遠慮一下了。至少別人是不是好意,你要能看出來吧,不然以后怎么在社會上混。他還是個小孩子,他這樣說話只是為了好玩兒才說,估計是大學里和同學開玩笑的習慣性思維還在。其實,這種無謂的diss,對他自己并無益處。嘲諷別人是容易的,但是沒有什么實際用處,新到一個環境里,應該做的是,自己做好表達,以至于別人給你提供信息的時候也不會擔心,這樣你才會聽到更多的信息,這樣自己的路才會好走一些。0 D. \' c0 i- e( i* U
Z7 K2 K1 r3 \
我又換了個話題,問小E,說你的吉他還在學么,. L* t( Q! p) U* T/ A
他說還在學, 7 x, @( z z$ C我說你彈得怎么樣了,會彈什么曲子了。 1 u" i; w8 Q* w7 V' i他說這東西需要學一年才可以有一定水平,自己剛學了一個月,還不太行。% ~, n3 j# _5 y' o6 C2 X1 l
我說你在哪里學的,是自學么,% ?8 p/ I3 x8 \( M
他說不是,是在教吉他課的地方,就在那個地鐵站附近,那個什么什么地鐵站,什么了半天也沒說出名字, $ Y& [' S) q1 ^4 m聽他的意思,我說是北花田么, ) `6 E9 ^; T3 s6 Q* N他說應該是的,就在那個車站附近有一個DON什么的,唐吉大柯什么的。$ g5 j; J& w+ ? H6 q2 W
旁邊那位前輩說,你說的是堂吉柯德吧,DON QUIJOTE。 3 r( {( M, n9 F5 Y+ b8 [我說,那里應該是 新金岡地鐵站了,那是離你家最近的地鐵站。 2 d: f& ?' A" G3 O- z" Q他說是的。 & T- j* }$ P. p6 K% T6 ~8 T$ V& \, T我心里想你都住了半年了,家附近地鐵站的名字和那個大商場的名字還沒記住么,不過暫時我沒有說出來。7 M3 p( T2 P; |. E: l4 Z4 a
0 n8 T, m+ J) @1 h2 a3 V7 J4 f小E說,一開始他進公司是想做銷售工作的,并且也參加了銷售部門的面試,但是在面試之后,他意識到自己發揮不太理想,有個問題沒有回答好,覺得希望不大。果然,公司后來通知他,沒有分配到銷售,而是某某部門,他說這里也好,不用看客戶臉色了。1 J& W d/ M; v2 q. s& K
他說自己在大學里學的也是機械設計,但是很久不做設計了,學了好幾年機械,最后唯一設計過的東西就是自己的畢業設計。+ }; s3 h! }7 r
我就問,你的畢業設計是什么呢,4 Z% q w8 ?% |) u& y- {
他說,就是那個什么什么,把金屬,然后用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一個磁性的流體來使它表面的那個什么,坑坑洼洼,去除一下,拋光,一般的處理工藝有不太好的地方,所以用這個東西效果好一些。* P7 V& Q4 o( n) h( R& H
聽了他的描述,我對他說,是這樣的,我在國內讀過本科,在日本讀過碩士,我讀碩士的時候學到的一點是:要學會去“表達”東西。現在讓你說你畢業設計的內容,你說得磕磕巴巴的,這是應該提高的地方,現在是9月份,你還說不好,到了10月份,如果你能清楚簡潔地把你的畢業設計說出來,這就是進步,如果你能夠用日語也把你的畢業設計說出來,那就是更了不起的事情。4 d+ t$ b* y; d
7 y, f7 {+ \- L* d* ~小謝在旁邊補充,把事情說明白,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工作中總會有一些因為沒說到位而導致的誤會,即使是日本人同士之間也是會有同樣的問題。所以要考慮,怎么說才能讓對方明白,對方想問的問題是什么,怎么答到點子上,這些都是需要學的。小謝把我想說的話都給說了,我很省心。第一層次是擁有內容然后面對聽眾能夠把內容傳遞出來,第二層次是改善表達方式能夠讓對方理解得容易一些,第三層次是預測可能會出問題的地方然后去進行補充達到充分傳達以避免誤解。小謝說的是第三層次,小E需要鍛煉的還是第一層次。 3 K; C p+ X0 f/ R; ^0 m& Q # c9 a: q+ p' g( T% E2 @我說,我大學畢業后,也是先做派遣社員的。派遣公司為了能把我們派出去,我們進入公司后,就給我們做面試的培訓和練習。練習的時候,讓我們做自我介紹,那時候我們剛畢業,說完了姓名國籍專業和來日時間,就沒什么可以說的,沒有什么干貨,這時公司讓我們練習的就是兩個事情,一個是把自己的畢業設計描述出來,不能太長,不能太短,讓人聽了之后,哦,原來是這樣,基本聽明白了。另一個就是,以前打工做過什么樣的零工,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這兩個話題,是我們當時著重練習的內容,一個是能順利說出來,一個是能說點內容出來,這就是關鍵點。 6 Z( _8 v. q/ c) K' a6 i) O, P- [, u e
我問他,比如你說公司讓你干雜活,主要是什么東西呢。他說,就是一些訂貨,報價什么的,我說那具體處理的對象是什么東西呢,他說就是一些小東西,各種都有。他繞了半天一點兒正經東西也沒有說,我很在意,于是我半裝正經半開玩笑地說,你能不能說點兒“東西”出來,具體點兒!FOR EXAMPLE!他被我的嚴肅嚇到了,就開始低頭沉思,說,例えば......然后他想了幾秒,好不容易說出一個詞:胴體(日語,大型部件鑄件坯料的意思)。我想進一步問他那個零件是用在什么設備上的,想想還是算了,換了一個方面。我說,你看,這就是你做雜事還不夠的地方,對于手頭兒的事情,一定要能夠說出個四五六才好,讓人家一聽,就知道你是有內涵的。你現在說不好還沒關系,一個月后,兩個月后,你能夠說出好多東西,那就是進步。那個時候,公司就會發現,你確實掌握了很多東西,然后就給你安排更多高級的任務了。" ?. u. r4 }8 I" Y4 \; f
; g @& H& S- M3 h6 n4 e( W7 ](, 下載次數: 20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0 m; W7 j5 X' ^; w" _( B v2 _
9 j/ U( l0 ?0 b) ]6 A @5 ^0 r# U! o- t4 N
# o1 s3 i- D$ L; U9 K' ]3 C3 o( j
之后又談了一些別的,后來吃得差不多了,我們就先結束了。收拾東西,結賬下樓。在電梯里,我們討論各自坐哪個地鐵回家,結論是我們都是先坐地鐵御堂筋線,但是小E說錯了這個詞,說出的是“御筋堂”,我聽他說錯了兩次,而這條線是大阪最繁忙最常利用的地鐵線,如果以后他跟別人說錯的話印象不太好,于是我決定稍微提醒一下,我用很輕的聲音對他說,那個地鐵應該是“御堂筋”,他說好像是的。然后電梯到達地下一層,我們從電梯出來,拍票進站。到了地鐵站臺上,他又說錯了這個地鐵線名。我想了想,對他說,來,再給你上今晚的最后一課。剛才說讓你談話要有“具體內容”,那個比較難,現在說一個簡單的,把你接觸到的名字都說對。今天你有四個地方說得不對,一個是堂吉訶德,一個是ドン・キホーテ(DON QUIJOTE),一個是新金岡地鐵站,一個是御堂筋線。我不會說讓你把一些生僻的東西也記住,這幾個詞都是以后生活中談話中會常遇到的名詞,所以要說對才好。這些東西,你說對了不會加分,但是說錯了會給你減分,減分三次,你就會降低一點,那你多賠呀。你本身是足夠聰明的,你以前能夠到國際上去參加比賽,說明你有過人之處,所以你把你的機靈再往這方面使用一些,把一些名詞弄準確一些,把表達做的豐富一些,那將會是很好的事情。事實上,你的上司也會在意這些東西的,上司很想給你派一個大的項目(我隨便說的),但是一看,有些東西上司說了你沒有反應,有些零件你做過之后名字也說不對,上司就會感覺到不安,上司心里會糾結,怎么辦,這個年輕人說話辦事不夠注意,如果把事情交給他會不會有出問題的可能性,所以上司會為難的,怎么辦,你讓你的上司怎么辦,最后上司心里想,算了,還是別給你安排大的項目了,再做些小項目鍛煉一下吧。你看,因為你的一些不注意而減分,從而失去了一些機會,多合不來呀。他說,你說的對,我得注意記一下了。 j3 F: m4 R4 r5 E1 k c; D/ v2 _" v% D1 m
當時說了這么多,但是到了一半的時候,我心里就明白了,5 X! ]% F0 _! P/ Z+ E) d
小E根本沒聽進去,他還沒有一個“去聽”的耳朵。 5 p {! U3 G5 W0 m: [7 [一路走來,感覺到的是, " D. W, Z8 h: P n人的成長,最終目的是需要把事情做好,; p2 e% n! W. U5 `
在“做事”之前,需要“知道”許多知識和道理和接人待物的方式, 2 a4 U# t* r/ `! p# V2 T在“知道”之前,需要去“自學”或者“聽到”一些話語, $ w9 d @" |) F: j# P4 X3 B; d在“聽到”之前,是自己進化出一個智慧的耳朵,有一個“去聽”的心態。( S; u* l' r1 Y/ h9 f
這個“去聽”的心態,現在看來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偶爾會有一些年輕人不具備。 / Z& ?+ \, V2 \5 m) J- C) x& U一個人,聽到別人說的一些話,第一反應是什么,4 y! w Y, n# j1 M8 _, f
是想要去擋回去,# X2 U3 W/ E0 \/ o" Q( P
還是想要去聽更多的東西,% ]: p( X4 ^" K) B
這一瞬間的心態,這一瞬間的習慣,就會決定其收獲的多少。# G2 p4 ?/ I, Y" G4 T
- _, Y% ~$ y1 j7 `4 Z: Q之后的一天,我和小謝聊天。我又提到小E,我問小謝,那天聚會,你覺得小E的表現怎么樣。小謝說,感覺別人對他說話的時候,他沒有聽取的意思,總是在。。。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我替他接下來說,是在把別人的話往外面擋是吧。他說是的。我說,看來我們的感覺是一樣的,他那個地區的人,其實多少都有一些類似的傾向。小謝說,想了想,還真是這樣,認識的幾個那里的人確實有這種感覺。我說放到十五年前,我也會是同樣的傾向,只是來日本后,我逐漸體會到這樣不太好,才有所轉變的,再回頭來看新來的年輕人,就會很在意,如果他自己也能逐漸意識到這一點,并逐漸改進的話,那將是一件好事。 Q" ~% W6 ?: X& _7 ]+ \; R: ^) P- H- c
之后又有一天,我有事情去小E的部門,找他的上司辦事情,他的上司還記得我說過的飯局,問我,那天和小E聊得怎么樣。我說小E好像不太愿意聽別人講的道理。他上司問,比如說,他是聽了別人的勸告之后會自己想想,還是說左耳朵聽了右耳朵出呢,我說,暫時來看,貌似是后者,也許還是年輕吧。上司說,希望你們一個月帶他吃一次飯,希望他能有所長進。這也許也是一種不放棄的心態吧。4 g. Q2 @( f5 C
" i. y" B8 y! @6 U% Z以上,感謝閱讀。+ N/ e5 y) @; b1 ^9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