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為何清華北大高材生奔向深圳中學教師崗位 [打印本頁]
作者: 山水山石 時間: 2019-11-11 10:10
標題: 為何清華北大高材生奔向深圳中學教師崗位
深圳一高中招聘教師20人,結果錄取清北畢業生19人,被稱“神仙打架”。
近日,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發布2020屆畢業生擬聘名單,20個錄取者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有19人畢業自清華、北大,有13人為清北本碩連讀。
清北、高學歷,深圳、超級中學,因為吸納清北高材生,今年深圳幾所中學接連引發社會熱議。
繁榮
奔向深圳超級中學的清北高材生,遠不止這19位。據知情人士透露,該校本次招聘中共收到上百份來自清北碩博的求職者。
這些高材生中的高材生,有的在國際核心期刊發表了學術論文,有的是學生會主席,還有的參編過高中地理教程開發了《趣味數學》課程……
南外高級中學并非個例,不久前曾引起轟動的是深圳中學。9月11日,深圳中學官網發布的擬聘用28名應屆畢業生中,4人博士剩余24人全為碩士,10人來自北大5人來自清華。
展開剩余78%
同樣在不久前的10月21日,深圳龍華區教育局發布招聘情況說明,稱招聘吸引海內外超3.5萬名應屆畢業生報考,最終有491人入圍,近9成為研究生,還有76名清華北大應屆生。
高學歷、名校出身,深圳招聘中學教師近幾個月屢屢成熱門。對此,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員盧曉東跟中國新聞周刊解釋了三點原因。
第一,它取決于深圳的財力,好的財政讓優秀師資成為可能;第二,無論從質量、數量上來說,深圳前兩年的基礎教育的發展都不太夠,在這種情況下,深圳自然要在高起點上提供師資力量以吸引人才;第三,全國范圍內對高精尖教師的布局,大致是在發達地區。
北京是一個典型的參照,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跟中國新聞周刊指出,“大城市的名校都如此。”
在2016年人大附中發布的一份擬選聘教師公示中,16位擬選聘人員也都是碩士及以上學歷,博士就有9人,畢業院校也都是北清人大等。
打開北京四中官網,從師資隊伍數學組的最新名單里隨便拎出兩位老師,都是中科院的博士生。
短缺
大城市的超級中學不缺高學歷教師,但中小學教育體系中高學歷的教師占比很小。
2018年我國中小學專任教師中,研究生學歷比例僅為3.10%,與經合組織(OECD)國家初中教師中碩士研究生平均比例為45.5%相比明顯偏低,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曾公開表示。
而培養師資力量的師范類大學,近年來向綜合性大學發展成了常態,師范教育呈現弱化傾向。
師范院校中師范生的占比,近年來一直走低。2016至2018年,除東北師范大學外,陜西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多所師范高校,每年本科畢業總人數中,師范畢業生的占比都在50%以下;部分占比僅有30%左右,甚至更低。
再看看深圳南外高級中學招聘的20人中,只有一位是從北師大本碩連讀的畢業生,其他清一色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
“背后還是教師的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低,現在師范院校的主要問題并不是數量不足,而是生源太差”,楊東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盧曉東也認為,師資空缺的不是量,“師資呈現一種質的短缺,師范院校培養的人才質量不太夠。”
盧曉東跟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目前有一個潮流,綜合性大學加入到了教師培養的行列。
2019年,僅江蘇省就有3所雙一流高校相繼成立師范學院。10月,南京大學宣布成立陶行知教師教育學院;9月,蘇州大學師范學院揭牌;3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
“創造條件,推動一批有基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范專業”,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已明確提出。
盧曉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后教師的培養不一定要是師范大學,也有綜合性大學這樣多渠道的方式去培養,未來需要復合型的教學人才,呼喚教師的培養體系更加靈活化。”
差距
大城市的超級中學不缺高學歷教師,那么薄弱地區呢?普通學校呢?
有教育學者敏銳觀察到,薄弱學校教師逐漸形成了以“逃離”為特征的現象,與清北等名校畢業生開始扎堆超級中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城市的超級中學借助資金優勢,有一流的設備、師資、生源,也就有了高企的重點本科率。目前深圳前幾名的學校如深圳中學、深圳外國語學校、深圳實驗等,其重本率均超過90%。
據官微介紹,招聘19名清北高材生的南外高級中學,辦學第五年即實現“清華大學零突破”,2018年高考綜合實力全深圳市第七、進步率第一。
這是因為我國保障基礎教育教師待遇,還以地方(區縣)財政為主,一地的財政實力也就影響當地的教師待遇,進而影響當地的教育發展水平。
深圳師資繁榮,同省內的其它地區就未必如此。《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9)》指出,“廣東省是經濟發展最快、財力最雄厚的省份之一,但省內縣區之間教育經費差距之大超出人們想象。”
如何協調資源差距呢?楊東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國家的方案是加強省級統籌。”強化省級財政統籌,并對不發達地區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在盧曉東看來,“一個地區的教師一定要流動起來,去促進整個師資的平衡,教師不要歸屬于某一個中小學,它應該歸屬于教育局。”
教師若不流動,中小學生的爸爸媽媽們都要孩子上超級中學,因為它的師資好。這就造成大家都很著急,帶來整個社會普遍的焦慮。
在教師的流動上,盧曉東反對過度的市場化,它使得優質師資越來越向超級中學集中,“過度市場化是很危險的,我們都會被裹脅其中。”
作者: 斯文棒棒 時間: 2019-11-11 12:12
小老百姓的孩子有書讀就不錯了,優質教育資源?想多了吧,考得起也讀不起。
作者: 貓咪小新 時間: 2019-11-11 13:42
我猜他們的專業不好找滿意的工作。
作者: 左手的幸福 時間: 2019-11-11 14:55
額,不會是有基層教職從業經驗,然后走公務員吧?
作者: 南天橫翼 時間: 2019-11-11 15:45
每年有固定的長節假日,待遇相對來說還不錯,穩定。有的地方還解決住房,別說教師了。只要待遇給的好,啥都有可能,去年不是還有廁所管理員招收研究生的事件么?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9-11-11 15:50
有些人的人生目標就是當老師。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9-11-11 20:26
體制內的體制外的區別吧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9-11-11 21:45
這個學校的工資付的起嗎
作者: 超高耐磨制品 時間: 2019-11-23 08:19
收入高啊,補貼也多。
作者: a877676400 時間: 2020-1-11 18:35
待遇好到離譜,你以為呢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20-1-26 11:12
你太孤陋寡聞了,你以為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是傻子嗎?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