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直徑15.6米的整體鍛環如何運輸? [打印本頁]
作者: Insigne 時間: 2019-11-5 10:01
標題: 直徑15.6米的整體鍛環如何運輸?
大家還記得咱們之前報道的下面這個巨型環嗎:
直徑15.8米、單體重150噸、全球直徑最大、重量最大的的奧氏體不銹鋼巨型環鍛件。
問題來了,這個巨型環做好后怎么運輸呢,看看下面的場景:
0 ]6 B9 Q/ p, y$ e* C# K1 x3 {3 R! Z
5 x6 J: P; Z6 k+ b5 L
6 @$ G" A+ b5 q" ^
0 Q- v5 w4 G9 `( {8 S
運送這件大國重器的拖車共有48個車輪,操作人員可以對車輪的轉向及拖車的前后高度進行獨立控制。整個拖車運輸時需要占用5個車道,在公安交警部門的護送下,這件大國重器高高聳立,煞是壯觀,沿途車輛和群眾也紛紛投來驚奇的目光,所謂自帶網紅光環應該就是這樣了吧。
: u$ U, g& g* h, P Q
6 O- p/ A$ w- S$ r" {' ~9 L
8 g1 Z) ^' V6 y! p2 X3 ?
( q1 n# U+ }1 I9 \* v# o D
這個巨型環有兩個,兩件整體鍛環雙環合璧,經過后續加工后,將正式用于我國最新的能源項目中。那么,這個超級巨環,除了“大”,還有什么“牛”的地方呢?再給大家介紹一下——
+ ~% g( ]- \$ z+ o4 O- x1 B
" n% L$ c/ H! X6 w K7 `8 M
直徑15.6米奧氏體不銹鋼整體鍛環屬于重大科研專項,該項目采用了先進的綠色鍛造技術,即“增材制造+近凈成型”,它在極大減少材料、能源消耗的基礎上,同時解決了超大鍛件均質化制造的難題。
8 }6 F/ t2 O4 C. t9 \. T& f
所謂增材制造,是指不同于傳統大鍛件使用的原材料,本次整體鍛環制造使用了一項李依依院士團隊首創的“金屬構筑”技術,研發團隊為每個鍛環使用了50多塊小型板坯,通過對接近250平米的金屬表面進行特殊處理,再通過高溫高壓,最終摞起來有四層樓高度的小板坯壓縮到一個五歲小孩的高度,從而讓他們重新“生長”成為一塊200多噸的整體的鋼坯。
, }3 e3 e' A& _* V C& `
+ b' P) Q0 w9 G6 t- |* k
那么這么做有什么好處呢?原來,傳統的百噸級大鋼錠制造,由于尺寸大,內外冷卻速度不一致,鋼錠在澆筑時很容易遇到元素分布不均,中心疏松、鎖孔等問題,而小型板坯由于制造上更容易精確控制,元素更均質,因此,最終鍛件的均質化制造也就能夠較好地實現。
4 C+ ?/ V6 o! r* ?4 ^& F
6 v4 x7 o" H- ]8 m% p
而近凈成型制造,顧名思義就是鍛件的毛坯接近于最終成品,使用近凈成型加工的優點是材料損失少,能源消耗少,加工周期縮短。比如本次交付的2件整體鍛環,近50米的工件周長上沒有一道縫隙,整體軋制,整體成型。焊接部件和整體部件在可靠性上的差異,相信不過多解釋大家也都清楚。
Z5 W; G& d1 k9 b
+ S$ G- c& a7 e; }# Q) I
那么,費了這么大勁造出的這兩件“大呼啦圈”有什么用處呢,原來這兩件巨無霸將被用于我國最新一代的能源項目,其中一件將作為基礎部件,承擔7000噸的整體構件重量。
; O: g9 I! {' y* C/ }3 v" I" F
一項創新技術的突破從來都不是容易的,整體鍛環項目從2016年開始立項攻關,期間經歷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項目團隊先后完成了直徑2米、5米、等截面模擬件;直徑16米設備能力驗證件;然后在今年才正式完成了等比例試驗件、兩件正式產品,總計3件直徑15.6米的奧氏體不銹鋼鍛環的制造。
- Z1 E. [5 [# d }- v# r& Q
8 `' R q2 t( y# ^8 U: V K
- O0 p7 v2 a' C8 G" J9 \. a) U& g. i
作者: 702736 時間: 2019-11-5 11:04
35年前我們二個6米的不銹鋼半球也是拆掉了50多個路上電力和電訊的設施才運到了寶鋼的簡易碼頭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9-11-5 14:39
NB
作者: 鈑金準專家 時間: 2019-11-5 15:10
致敬!!!!!!!!!!!!
作者: billgong333 時間: 2019-11-5 15:13
驕傲!這個是我們老家鎮上的一個企業,老板是從一個修理工干起來的,一步步把企業做到這么大!還是和西班牙合資的。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19-11-5 15:37
厲害啊,這個件是什么設備上的?
作者: 一口吃天下 時間: 2019-11-5 17:51
震撼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9-11-5 21:23
給力呀,這就是工匠精神!
作者: 板磚少年 時間: 2020-1-12 21:31
學習中
作者: 減振專家 時間: 2020-1-15 16:33
樓主好人 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