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我被兩個車間工人吊打了 [打印本頁]

作者: 南洛新樂恒    時間: 2019-9-30 07:04
標題: 我被兩個車間工人吊打了
我是一名機械工程師,一本大學畢業以后,規規矩矩車間實習,做機械設計。自認為學習都還可以,學習能力也不錯,可是參加了工作以后,我發現了很多問題。
9 b1 S7 u8 a' Q/ P+ v% F" j  t( |3 X5 ^4 p  ]+ O6 f5 F
     我的專業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科班出身,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最起碼在我們廠內還有幾個像我一樣的機械工程師,他們也是大學畢業,而且比我資深的多,行業內10多年經驗。1 \/ x/ L0 ~$ w  K! n
2 l& O+ _( C- L* ]" L% E# g, _
      廠里的技術人員除了我們這些科班的大學畢業的機械工程師,還有車間工人提拔出來的機械工程師,其中有兩個特別突出。
. V- W: D4 k- H+ i  Z0 i0 L2 {; [8 {  _
     具體表現在& j2 ^/ G4 S5 F% w& t) o& u
" b4 |3 k$ |3 W* a2 s) S2 x+ Z
     1. 常用標準設備設計,他們兩個因為是車間工人出身,太熟悉了,怎么修改好,出了問題怎么解決,吊打我和我的機械同事5 q" B) K" }4 A) ^) N; _5 b9 b
7 Y8 _1 l& [' M9 \
      2.新產品開發
. T" X; u+ i1 S" k! Q5 @. K
* _& i" U3 A" ~$ z" `" K8 c7 P3 b     當然了我們的新產品開發,也是基于現有設備,他們兩個也會玩,運動機構,夾具,他們設計的比我們還周到。 我們的設計出問題了,最后他們往往能用極強的動手能力修改好,又把我們吊打一頓
/ a$ |! w3 u1 j6 R
# n" w6 G& u2 f6 t6 E/ \, h% k' I! a      以前他們是工人,初中畢業,可是現在早已是成熟的機械工程師,令我們這班科班出身的機械工程師汗顏! 現在公司的難做的項目,技術難度大的,老板也是放心讓他們做,而不是我們這些科班的機械工程師,因為每個項目最后的難題他們能解決,我們很多時候卻無能為力。+ Z* O5 A0 p  t6 o; H/ g; f1 p

+ @  I) A3 w6 e/ W3 k7 d       看到這里很多人要噴了,什么你們廠里的技術肯定低端,你們這群機械工程師是廢物,你這典型的讀書無用論。   噴子說這些無用,事實就是我被他們吊打,我們公司的那些10多年的資深機械工程師也是被他們吊打!6 D1 j, ^" g8 z$ ^; F9 }; P
2 A4 G2 y9 U% f- }* p# \
       看著他們的成功,我發帖的目的是想討論為什么這些工人出身的機械工程師(很多可能就是初中生)比我們這些科班的強很多?我們需要借鑒什么? 學習什么?彌補什呢? 從他們身上學優點,學習他們學習機械的方法,經驗,彌補我們的不足,迎頭趕上,最后提升我們超越他們。) l/ a5 E$ s0 [! L( ^

7 V" o. X0 S( t$ }! P! [3 p, ^      我不知道大家身邊有無這樣的案例,有了請你總結分析,沒有也請你客觀分析,事實就是初中生工人搞設計吊打我們這些大學生,這種情況真的有。包括十多年的資深機械工程師。) a8 ]' H% X( d8 H% u
" l& h9 x) l/ T* O
      不要噴,噴了解決不了問題,請客觀分析之。$ e0 l; {$ ~/ C- y
1 Q# A1 S4 E0 @* u# B* c. N
補充: 我被他們吊打了,因為我經驗淺!  可是我們團隊也有工作10多年的機械工程師,也是大學畢業科班出身,他們一樣被工人機械工程師吊打。 開發新設備,看視頻設計,解決問題照樣被吊打,這就讓我跟迷茫了
作者: sgxap666    時間: 2019-9-30 08:51
只要你好好干,過幾年,你一樣可以吊打他們的。
作者: 機械——菜鳥    時間: 2019-9-30 08:53
你們被吊打很簡單,他們學了你們學的(需要用到的)知識,而你們對他們的知識了解太少。加工設備的制成能力及工藝,他們更了解,動手還比你們強。你們設計的東西有基本不需要復雜的計算,你們的優勢就進一步被削弱。
作者: 行者123八戒    時間: 2019-9-30 08:53
因為車間的工作是曾經,不學習還是在車間。能做好機械工程師,大學的課程也是走了一遍的。當然不是在課堂里,是在其他工友打麻將的時間里自己蹲家里自學的。所以有了理論也有了實踐。
作者: 丁一DngZhMn    時間: 2019-9-30 08:56
這是很正常的事。。。只能說這兩位要么本身不善于應試教育,要么當時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人家本身是很善于動腦的。  不僅是咱這個行業,IT行業也有大把,低學歷比高學歷拿的錢多,按理說IT行業門檻更高,更是純腦力勞動。
( ^8 e7 A9 Z) ^5 U1 R% h4 S所以分析出來就是,好好學習,虛心跟人家學,別端個架子,學到了就是你自己的。科班理論知識會了,這些實操的各種野路子技能也會了,不管在哪個公司,你就是最牛X了。4 V  d$ r8 V; s" ^; a. j
你管他什么學歷呢,多掙錢難道不香嗎。。。。
作者: 丹楓911    時間: 2019-9-30 08:57
工人出身的機械工程師,動手能力強,工藝知識扎實,比你更了解一般材質的各種性能,上手比你快,而且人家雖然初中畢業但是人家可能智商比你高,后天努力程度比你高,這些都可能啊。
1 y2 |# R7 B9 E$ J7 JPS:不過你們單位肯定不會是技術含量高的單位,估計就一般的小私企吧,畢竟初中畢業理論基礎太差,學習能力也不會太強,要是再涉及到英語那更完蛋了,高大上的企業肯定不會招初中畢業生的,也不會從車間調崗。

作者: 137225266    時間: 2019-9-30 08:58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一個從戰場上打出來的將軍,一個從書本上學出來的將軍,一個長于理論,一個長于實踐。
作者: kayex    時間: 2019-9-30 08:59
現在是你懂得太少了,不過未來他們發展空間有限了,你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前提是你得努力學習吧
作者: Slainet    時間: 2019-9-30 09:01
其實你們各有各的優勢的,他們動手能力強,裝配經驗豐富,所以設計起來會想的很周到,你們的優勢是上過大學。。。
作者: zhaojunxian    時間: 2019-9-30 09:04
機械行業是個對經驗 實踐要求非常高的行業  基本上每個廠的資深工程師都是有多年工作經驗豐富的技術員 而不是高學歷的人  
作者: 彭貴飛    時間: 2019-9-30 09:05
見識面廣的問題說實話。
作者: lurenyi    時間: 2019-9-30 09:05
很正常,機械電氣電子的都遇到過類似情況的
作者: wx_ls2G8548    時間: 2019-9-30 09:26
人家能從車間做到工程師至少說明人家學習能力至少很強,他們又能接觸到辦公室接觸不到的只是。你們只能多下下車間,多動動手,一臺設備不是出完圖就沒事了,最好的辦法就是現場跟蹤,做到哪,跟到哪,發生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剛到現場并處理,而且還需要做到舉一反三的能力
作者: 引擎的節奏    時間: 2019-9-30 09:33
雖然你是科班,但是科班學的東西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有多少,如果比較多,那么科班應該是比提拔的工程師要強,至少在理論知識方面要有強項,然后應用到實際工作。6 a! E0 c5 e# Z2 L
提拔的工程師長年累月做一個范圍內的工作,肯定比新人強,熟能生巧再正常不過了,往大了說他們算是匠人。. I3 X! Y( O, w1 d, F
如果僅僅只是把現有機型升級換代,你能做到非常完善的優化,例如材料力學,振動分析等等這些提拔的工程師做不了的工作才是你體現價值的路徑,然后互相學習,你教他們不會的分析,他們教你不懂的工藝,互取長短何樂而不為呢?
6 k2 A) j: j7 n, \拿自己的強項去換取弱項,機械工程師是一個需要非常接地氣的工作。
作者: duduxiaozi32    時間: 2019-9-30 09:40
只是暫時的,等你們有了一定實踐經驗,發展空間比他們強多了
作者: 188241227    時間: 2019-9-30 09:49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平時得閑沒事多去車間轉轉,不要整天在辦公室埋頭苦干,最好和車間打成一片,聽聽他們的建議最為實際,只要你有心學,一兩年可以和他們又得一拼的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9-9-30 09:54
跟產品有很大關系吧,樓主可以思考一下:
5 B0 _2 u$ o: L1、公司的產品涉及到數學模型的有多少?比如多連桿、輪系這種初級的,以及變位齒輪、弧齒輪、凸輪這種相對高級的,至于「玄幻」級別的計算暫時不考慮在內。2 T, p1 C: q3 |: l2 A" Y7 f
2、包含形位公差的圖紙,在總圖紙數的占比是怎樣的?$ _+ k+ a3 d* y: [$ n* I* g
3、有限元分析能用到嗎?% N1 _# P: ?( \+ h
6 p5 h: J1 d& ]
如果答案依次是:很少、很低、幾乎不用。那科班的優勢確實發揮不出來。
作者: wuchsh    時間: 2019-9-30 10:06
當你工作(是真正的學習、思考、動手、設計、改進)20年以后,大企業,小企業,外企,私企都走過一遍,你就會明白為什么有時候是這樣,你也會明白有時候看到的未必是真的。
作者: jinyongjun    時間: 2019-9-30 10:20
這個好像之前的帖子延續,之前也評論了,英雄不論出處,他從車間歷練出來了就是比你牛逼,但是這不代表科班一定不如他們,我也見過搞技術的上床子的比車間的玩得還溜的,這個都是到工作中有所不同罷了。如果只是看小樣的話,目前社會上以有錢沒錢作為標準的話,老板里估計得有一半左右的人是沒有讀過大學的了,那按成功論是不是都不要去讀大學了,問題要比較就要有一定的數量,目前總得來說還是要讀大學,這樣系統的學習對工作還是更有好處!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9-9-30 10:43
正常啊,學生氣才會認為讀幾年書就掌握了全世界了。就沒反過來想一想,書本的知識哪來的?還不是根據實際經驗匯編而成的!而現場工人雖然沒讀你那么多書,可人家是實打實的學來的技術,而你高校畢業還停留在理論上,還不能學的內容都懂了。自然出現這個現象。
作者: 小胖子擠擠    時間: 2019-9-30 10:46
你去廠里干一兩年專心做技術,回來之后會發現進步很大。各個公司的產品結構設計、使用要求這些是書上沒有的,只有你去做了才知道
作者: 南洛新樂恒    時間: 2019-9-30 10:48
|sgxap666發表于 09-30 08:51只要你好好干,過幾年,你一樣可以吊打他們的。
真的嗎? 可現實是我身邊就有幾位工作10年以上的機械工程師照樣被他們吊打
作者: 冷月梧桐    時間: 2019-9-30 11:00
在不玩套路的民企私企,證書更像是一個敲門磚,能力才是決定一切
作者: 貓咪小新    時間: 2019-9-30 11:02
不是學歷的問題,是經驗的問題。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9-9-30 11:22
一般應聘時證書很重要,工資的談判也與它有關。
作者: 星辰大海    時間: 2019-9-30 11:30
南洛新樂恒 發表于 2019-9-30 10:48
- s, q( X) i2 C) u! N* \真的嗎? 可現實是我身邊就有幾位工作10年以上的機械工程師照樣被他們吊打

/ Q" y1 y6 \! h6 M6 y$ u5 a1 ^6 Q說明你們公司做的設備沒啥技術門檻,做的設備種類少,如果涉及到高,微,精,重的設備,你看那些初中畢業的玩的轉不,可能連個電機選型都不會算吧,全憑經驗估,別說更高級點的有限元受力計算啥的,現在的機械工程師退化的太厲害,不會計算,又不懂工藝,實踐經驗又少,才有你說的那種情況! n1 H2 ]* I; P4 @! w$ ^/ H

作者: 302807    時間: 2019-9-30 11:34
樓主應該畢業不久,接觸的還是太少了,多出去看看!!!
作者: aguolaode    時間: 2019-9-30 11:44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9-9-30 09:54% c7 Q) G) X3 i+ W+ |' C/ D: f1 E
跟產品有很大關系吧,樓主可以思考一下:) n+ A" r0 a( k
1、公司的產品涉及到數學模型的有多少?比如多連桿、輪系這種初 ...

6 }: N3 ?* V9 o2 U大叔又讓我們受教了9 j! M- C' j6 \2 E7 f( H. @" |

作者: sgxap666    時間: 2019-9-30 11:46
南洛新樂恒 發表于 2019-9-30 10:48, r- y3 |7 ?5 ?3 k
真的嗎? 可現實是我身邊就有幾位工作10年以上的機械工程師照樣被他們吊打
) w5 Q% {$ Z; ^- N1 C
那是沒好好干* X. _: \, `3 K- q. {

作者: 電控磁動機    時間: 2019-9-30 11:51
奇怪沒有本科學歷的中級職稱是怎么評上的?我們那年代的工程師證書都是國務院發的,你們這些工程師證書也是這樣的嗎?
作者: 1990121088    時間: 2019-9-30 12:00
他們從生活中,工作者學習了十幾年,如果善于動腦筋,善于學習,工作能力不必你差也是正常的。
作者: yonker99    時間: 2019-9-30 12:14
中國大學的機械教育問題嚴重,只會灌輸理論,實踐的機會少。在以前,因為窮,機床少,實踐開機器只有一星期。就算是有錢了,買了高級機器,但管理落后,高級機器怕被學生損壞,寧愿擺著不用,也制定嚴格制度不讓學生碰。國營企業很多進口機器利用率很低,長時間閑置,一是怕損壞,二是買的錢不是企業掏的,制度有嚴重缺陷。買回來的進口機器不用比不買更加浪費。機器的利用率非常重要。大學的機械系應該至少給五名學生配一臺機床,隨時可以使用。還有使用的安全問題,如果頭發給卷進機器怎么辦??這是leader很害怕的事情。中國企業leader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學機械的很少有機會使用機器,或不會使用機器,學的有什么用,完全是忽悠人。還有就算你實踐很厲害,還不是讓老板剝削,現在有的老板剝削起來很毒辣,毫無底線,就像是黑社會老大。大天朝沒有制度,工會制約殘酷剝削的老板。社會不可能每個人一樣平均,人畢竟有差異。但社會一定要公正,沒有公正的繁榮會帶來什么?????你們自己去想想吧,以前的歷史會不斷重演。
作者: lurenyi    時間: 2019-9-30 12:20
yonker99 發表于 2019-9-30 12:14* M$ A. T; N( q; f$ y+ X
中國大學的機械教育問題嚴重,只會灌輸理論,實踐的機會少。在以前,因為窮,機床少,實踐開機器只有一星期 ...

0 ?- e8 f( u  E) m( a+ r! u哈哈,整個跟帖就是網易跟帖即時感- @8 L0 a& o4 z% s! p

作者: shiyr    時間: 2019-9-30 12:23
樓主一直在說工作10年以上的機械工程師被吊打
7 n" P4 E- H  n" w( f# m* T我見過混吃喝的工程師。10年不換工作,工程師能接觸的會很片面,慢慢溫水煮青蛙,10年被吊打正常,沒有環境或者沒有上進心沒有自驅力。
+ ^# G' g- e( A+ T* @我同樣見過一位博士用手里資源一天做出了demo實物,從設計到控制一套,我和他一起跑電子城,買一些二手配件、轉臺、滑軌,氣缸、控制器。買一些型材架子和高密度泡沫板,他和軟件同事交代了下控制思路,幾方面同時進行,買完回來裝機,外觀用泡沫板噴繪做的很好,整個完成后用遙控遠程控制幾個動作。這是個一般的例子,做得時間很很短不夠高大上。(這寫的是過程中的思路和經驗,未列舉高精度運動結構的設計和減震、摩擦、壽命。這些都是大學問)。我想說的是取其上者得其中,你總看著一些10年工程師被吊打,思考這些干嘛?如果你周圍都是這種人,果斷跳槽,留下10年后你可能就是他們的樣子。
( G& D6 C  B% g做設計,5%時間把思想表達于模型上讓其他工程師能看懂設計想法,80%時間構思方案,分析(用你本科的知識,受力,壽命,“減震,摩擦,這塊就需要高人了”),評審,細化,其余時間選型以及和技術支持溝通。
, [: g- @8 X8 ^, G3 V設計完畢,經過你自己反復校核以及評審人的校核后,才能發圖加工,一個優秀工程師,是將加工件和詳細的裝配指導書交給裝配,裝配隨便挑一個人按裝配指導書裝都能達到你在設計時所預期的效果(這里需要你在設計和寫裝配指導書時將定位和基準都考慮很周到)。你說的有問題工程師手動能力強改好,我是不認同的,這是設計很多沒考慮到,手動修修改改是設計的鍋,精度就沒了,我也呆過幾年車間,工人師傅能改好伴隨很多隱患和精度下降。越有經驗的工程師考慮的東西越全面,拒絕二次加工。. X$ v3 }* L; f+ E, M
帖子里很多人回復問你是不是做的東西簡單?有此一問大概率因為用手工能改好的不會是高精的機器。
; B" U0 m& b" c# e: D" R$ I0 m建議:多在車間學,有機會跳槽找個高人帶你。
作者: keyman    時間: 2019-9-30 12:54
項目相對低端吧,屬于機械類,如果是機械與電氣液壓光學等結合多的設備,另外別光看別人的學歷,別人通過學習已經彌補了學歷的不補就好比評職稱本科是3年碩士一年就可以評,大專就要五年,這三種學歷用不同的時間已經拉平了學歷了。所以不要光項目別人自己要做的好就好不斷的花時間去學習積累經驗,羨慕是沒有用的。
2 a! _2 k# [  W  q
作者: hkslljf    時間: 2019-9-30 13:06
他們的理論基礎肯定是要差一些的,很多東西都是憑經驗做出來的。
作者: zll3310737    時間: 2019-9-30 13:10
不要在意誰被誰吊打,取長補短,相互學習。
作者: 機械社區618    時間: 2019-9-30 13:19
第一,要看人,每個人是不一樣的。總體上肯定是讀書多的人比讀書少的人強,但是凡事肯定不能一概而論。
6 I) |; ?$ G3 e# W5 l* R9 V4 v5 h第二,你說的這些以抒情類的文學描繪為主,難以服眾,比如,同樣是物價上漲5%,許多國家的人會抱怨,說活不下去了,而某個厲害國的人說,沒關系啊,我覺得上漲一點是正常的啊。  你要是光聽這種描述,肯定不知道物價上漲是否真的嚴重。9 L) r! o( h9 N' H( O
第三,幸存者偏差。7 y% b0 m  _, S5 P5 X
所以,把你們公司的設備的照片貼幾張出來,讓大家來評判,是最好的。最有說服力的。
作者: 劉濤_TqDQ4    時間: 2019-9-30 14:00
上學沒好好學吧
作者: 貓咪小新    時間: 2019-9-30 14:39
yonker99 發表于 2019-9-30 12:14
5 @! j: q/ i: V中國大學的機械教育問題嚴重,只會灌輸理論,實踐的機會少。在以前,因為窮,機床少,實踐開機器只有一星期 ...
" W1 Q1 u! C. ]' I# D( V1 c& i
你對操機也太偏執了,實際上大學生出去沒幾個操機的。
2 _- K+ G0 H+ f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9-9-30 15:09
aguolaode 發表于 2019-9-30 11:44  S; X9 q3 w' m  V
大叔又讓我們受教了

; {5 c" B% ?, l! r( j$ F! e沒有啊,畢竟上面說的那些我都不會
9 B) H" Z6 k# [' o* Y4 ]
作者: 南天橫翼    時間: 2019-9-30 15:32
樓主要是這種玻璃心以后就不好過了,多去現場,多售后,多去供應商。經銷商處轉轉。再和他們搞好關系學習,就有一天會出頭的。(沒潛質就算了)。我們公司有種工程師叫做首席工程師,可能級別沒主任,總經理高。但是在產品上說的話就是決定性的,只能照他做。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9-9-30 15:59
就“科班”而言,這個名詞并沒有什么優越性。。。。。。所以,樓主被吊打也很正常。
作者: butongzhe    時間: 2019-9-30 16:54
不錯不錯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9-9-30 19:18
車間出來的工程師,動手能力極強,試過若干次不可行的辦法,也有一些解決問題的經驗,熟才能生巧,科班出身的工程師理論基礎一定是相當給力的,但是實際車間經驗真是理論所不能彌補的,建議 平時沒事的時候多去車間,多捉摸,最好是放下身段動動手
作者: 在路上_t145N    時間: 2019-9-30 20:20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9-9-30 09:54* S" v* M* ]+ J- P8 T/ I2 m
跟產品有很大關系吧,樓主可以思考一下:
& X) {5 E, C# a3 K" _1、公司的產品涉及到數學模型的有多少?比如多連桿、輪系這種初 ...
8 Z( ~) R; D2 J! w
關鍵是用到這些的 比例確實少 機械確實整體而言是對學歷和高等教育不太友好的專業6 K9 V! T  q. ?0 n* e" V

作者: irongirl    時間: 2019-9-30 21:03
你說的我很感同身受,我們公司從車間走向管理的人一大把,不過他們是中專畢業的,18-9歲就在這做了,后來變成維修主管,車間主管,廠長,看著人長得著急,但都比我還小。今年一個95后都做我們主管了,也是中專畢業,一開始想來我們部門畫圖,總工嫌人家做車間工人,說人家動手能力強,但電腦看圖肯定不好,不收。后來老板任命來管我們,總工的態度又變了,現在人家做得比以前那些社會收的工程師都好。因為他們在這一行業摸久了,又外出出差,看現場生產的實際情況,而我們就整天閉門造車,只有理論實際經驗少,有時總工設計的機器總工都弄不好,他們現場弄幾下就搞好了。不過又話又說回來了,也不是所有車間的工人都這么厲害的,這也要看他們頭腦和努力的,他們私下也有看書的。不想看書,不想摸電腦的就選擇做維修主管或車間主管之類的。頭腦差點又懶的就永遠是車間工人了。但文化程度也很重要的,視野會大點,談吐會好點,如果在大公司,這些都要考量的。我們廠還有一個工人做了十幾年也很厲害,經常做些工裝夾具出來,老板經常獎勵他,但他只認識幾個字,圖也看不懂,只是像農民一樣能弄很多東西出來,所以他就上升不了,永遠只能做廠里的標準機,或要有人給指點看圖,做一些變化不大的機器。
作者: irongirl    時間: 2019-9-30 21:15
不過又說了,我不知道本科出來的人水平怎樣,但我們廠招的幾個大專畢業的,簡直沒讀過這專業就跑出來的一樣,圖也畫不好,三視圖能力差,都要靠三維,有時轉出來的圖,視圖還能放錯,尺寸也不會標,都是亂標,該標的不標。如果在車間做過的,而且做過機加工的,肯定會根據加工的要求和工序來標尺寸的。所以學歷這東西看你怎么比較了。你說的那些工人就一定沒辦法去設計高鐵之類的,而你本科的肯定機會比他大很多。
作者: zjb434    時間: 2019-9-30 21:26
叫兩個博士去你們車間照樣被吊打,笑死我了4 J* {" i: b( M) i- `% V. f

作者: 南洛新樂恒    時間: 2019-9-30 22:48
|irongirl發表于 09-30 21:03你說的我很感同身受,我們公司從車間走向管理的人一大把,不過他們是中專畢業的,18-9歲就在這做了,后來變成維修主管,車間主管,廠長,看著人長得著急,但都比我還小。今年一個95后都做我們主管了,也是中專畢業,一開始想來我們部門畫圖,總工嫌人家做車間工人,說人家動手能力強,但電腦看圖肯定不好,不收。后來老板任命來管我們,總工的態度又變了,現在人家做得比以前那些社會收的工程師都好。因為他們在這一行業摸久了,又外出出差,看現場生產的實際情況,而我們就整天閉門造車,只有理論實際經驗少,有時總工設計的機器總工都弄不好,他們現場弄幾下就搞好了。不過又話又說回來了,也不是所有車間的工人都這么厲害的,這也要看他們頭腦和努力的,他們私下也有看書的。不想看書,不想摸電腦的就選擇做維修主管或車間主管之類的。頭腦差點又懶的就永遠是車間工人了。但文化程度也很重要的,視野會大點,談吐會好點,如果在大公司,這些都要考量的。我們廠還有一個工人做了十幾年也很厲害,經常做些工裝夾具出來,老板經常獎勵他,但他只認識幾個字,圖也看不懂,只是像農民一樣能弄很多東西出來,所以他就上升不了,永遠只能做廠里的標準機,或要有人給指點看圖,做一些變化不大的機器。
鐵娘子你好! 謝謝你如此詳細的回復。
* q1 s; S, n7 B, {# q/ L3 k你說的太對啦,總工設計的機器有時候搞不好,他們搞幾下就好了。
4 }6 f% X! J1 V6 Z9 p7 w* B    我說的工人吊打我,肯定是車間最優秀的工人,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進技術部,學軟件,和我們一樣看圖片視頻搞非標設計。  
2 d. h# v2 |2 V) d  I5 H     當然了大多數工人是沒這個能力的,但最優秀的工人師傅都是干裝配10多年,30來歲,動手能力極強,機加工,現場經驗十分豐富。這類工人進了技術部學了軟件,然后學點機械設計,把我們吊打的不要不要的。。。
作者: 線切割小學生    時間: 2019-10-1 13:06
英雄不問出處
作者: 東海fyh126    時間: 2019-10-1 14:04
學歷工程師重點應該放在材料結構的優化上,和老工程師比實際工作肯定不行。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9-10-1 21:56
我見過幾個本科畢業干裝配維修十來年的,不服不行。
作者: m2006410    時間: 2019-10-2 00:22
久病成醫,老工人特別愛學習的,很多沒文化的人通過學習,已經能設計了
作者: 702736    時間: 2019-10-2 07:56
每一種崗位的高手,都是值得尊重的。
作者: WENGJUN    時間: 2019-10-2 15:23
一個是實踐時間長上來的 一個是新到剛起步的 看起來實踐很久 但時間長了 技術高的 他們還是適應不了的 比如要設計要計算 拿齒輪變位就夠他們頭疼了 別灰心 我干機械25年了 那時候我們連CAD都沒 我都一路自學CAD 才今年開始用三維 CREO設計 多虛心學習別人 學到手都是自己的 現在大學也容易進 不像我們那時候 那時候一個高中生可能智商都現在大學生了 不過你有的是年輕資本 好好做吧 沒啥大不了的 都需要個過程。
作者: QIU-迷路的小孩    時間: 2019-10-2 19:33
以前我也有過這樣的疑惑,很多時候還是看的少了,動手少了。我自己在換了好幾次工作以后,對于設備除了電器控制,其他的部分如設計、裝配、調試基本上都可以自己搞。我感覺做機械這個工作,可以多換幾次工作,見識經歷都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 t2930    時間: 2019-10-2 20:50
科班不科班,不就那十幾本幾十本書的距離,現在網絡這么發達,有心者學啥都很容易。
作者: 藍星121    時間: 2019-10-4 10:49
個人認為,從工件提拔上來的工程師,其對公司的各種設備很熟悉。他們具備豐富的現場經驗,而且他們本身還十分熱愛鉆研。
, s: Q! n+ x( q2 F我覺得他們通過個個努力,其真實水平,早已突破了大學的程度。動手能力與自學能力超強,他們本身還是很有天賦的。+ l: N$ R& n; b: w
我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真的稱得上是良師益友,好好向他們學習吧!有高手的地方,才能以后讓自己也成為高手。2 o1 _* s9 a* H* z3 I8 n

作者: 倪琪    時間: 2019-10-4 15:17
說了那么多其實還是太把文聘當一回事了,實踐出真知。在日本,進去就得先到現場工作兩年(基本的)。經驗從實踐中來,知識從實踐中來,理論從實踐中來,他們就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好好閱讀和聽講
作者: majingfeng    時間: 2019-10-4 15:40
那就想法吊打他們不就行了 說這多廢話有啥用?
作者: 無極_    時間: 2019-10-4 16:58
我換這么多家公司,大的小的都有,從來沒碰到過你說的這種情況,或許你說的這倆老師傅是真的很有能力(像那種車間一線干活會動腦的人,你一定不要小瞧他,我相信他們就是這樣的人)。也別輕易否定自己,受過高等教育和沒受過高等教育的絕對差別很大,如果你是個學習能力不差的人,未來的你一年的成長可以頂的上那些老師傅幾年的成長,他們是經驗彌補理論,你要做的就是跟著他們學習他們的經驗。至于你說的10年的資深同事,我想了各種可能,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他是個菜雞。年輕人嘛,多動腦,多請教,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能多動手就別比比,你看到的跟你想的往往都比你做起來要簡單,不懂工藝的設計師,不是一個好的機械工程師。個人拙見,就說這么多吧。
2 ^" _6 k7 }- g$ R! ?$ C                  ——我是鍵盤俠,我要喂自己一袋煙。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9-10-4 17:31
我去過很多公司,還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事情,不過現在很多電氣工程師是從工人中自學成才的,遇見一個學財會的搞機械設計,但有時會犯常識性的錯誤,一般來說會制圖會標公差會翻設計手冊就可以設計了,但因為沒有系統學習,有時會犯常識性的錯誤
5 `1 @+ I% j7 L- b
作者: 大米8888    時間: 2019-10-5 18:24
樓主沒必要為自己有個高等教育學歷而覺得高人一等,學校學的都是基礎,工作后很多實際問題與教科書上的知識相差很大,所以需要不斷學習,還要不斷實踐,多接觸一線的工作。那兩位比你們工程師強的車間技工,應該也是不斷學習的人
作者: siralop    時間: 2019-10-6 12:08
想起了天下武功出少林”。必要的實踐是一定要參與的,但最終在設計上獨樹一幟需要你對理論的扎實掌握。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V4 M$ s! ?/ E! q
初中師傅不一定不再學習了,但他們的基礎是否全面完全靠后天努力,而你的先天優勢需要在實踐學習中進一步鍛煉的。
3 F1 h/ G/ a: {+ v3 M6 {9 q4 e業精于勤,祝一切順利。, p4 Y$ |) u0 t

作者: 耶穌愛子    時間: 2019-10-6 18:04
本帖最后由 耶穌愛子 于 2019-10-6 22:43 編輯
; L+ i- U& |& V% J  w
" T* X3 d9 w, `/ ]' r- k' b那兩個人估計智商比較高
作者: 譚天    時間: 2019-10-7 09:56
如果剛畢業的被吊打我信,10多年經驗的我就不信了。除非你們從不下車間,只搞前端設計,后面調試改善不全程跟進。
作者: 2011ayoon    時間: 2019-10-7 11:46
南洛新樂恒 發表于 2019-9-30 22:48, Z9 m( i% I" o" @
鐵娘子你好! 謝謝你如此詳細的回復。 . S, O% l) Y" O* V3 q- W, ^$ K; U8 ~
你說的太對啦,總工設計的機器有時候搞不好,他們搞幾下就好了。
* }/ _0 o  w5 b2 o0 t/ J; q) K   ...

3 v* R/ B1 u; D7 r9 x" P如果是對現有產品延伸改進,被老工人吊打是正常,但如果涉及新產品依然被吊打,那說明老工人雖然工人出身,但他本身已經真正掌握了設計的要求,早期我國的科研人員很多都是從工人成長起來的。
6 F' m1 d. W4 y. _但是裝配調試和設計能力實際是兩回事,工程院的院士如果讓他們拿螺絲刀,估計技校剛出來1、2年的都可以吊打他們,但不會有人會認為他們水平差。
. C2 o+ L& }' b" P袁隆平要去種田肯定也不如田間的老農,甚至高產稻的原始稻種(野生稻)不是他發現的,最早可以實用的高產稻種不是他培育出來的,現在廣泛種植的高產稻種也不是袁隆平培育的品種,但卻不能否認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的地位。1、雜交水稻高產的理論和方法是袁老的三系法2、尋找野生稻種、進行高產雜交稻種培育都是在袁老的指導(顏龍安、謝華安當年都經過袁老培訓指導,野敗的稻種也是袁老發放給他們的,野敗的發現者李必湖則是袁老的學生)下進行的3、海水稻這些近期的成就就不多說了。5 H5 O5 w3 @( V% j) E
作為設計師要認識自己經驗的不足,但是過份自卑忘了自己的長處就不必要了
6 B1 T: D" t- F) ?/ d/ z3 V) U: P% c8 m/ q+ \
, B. b/ X5 d* g( Y1 |

作者: 火力不夠    時間: 2019-10-7 16:29
我以為功夫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習武之人的強弱之別!
作者: gszsg    時間: 2019-10-8 08:34
技術進步太快了,你還沒畢業呢,教科書上的技術就已過時了,相對來說,大學畢業并沒有多少優勢。
作者: 聯合艦隊    時間: 2019-10-8 10:52
毛時代大學生要下到車間干三年才接觸到畫圖設計,現在呢,書本知識都沒啃透就上去了。
作者: 極速北極光    時間: 2019-10-8 11:08
讀死書的人是沒用的,必須從理論到實踐,再回到理論中來
作者: Alex19880319    時間: 2019-10-8 15:42
對產品設備的認識和理解應該比工程師深刻!" Q+ o) H, W, v; h+ N; U) \

作者: sfcp    時間: 2019-10-8 16:15
工人師傅是很好的老師,溝通好了受益匪淺,我就是從機床維修慢慢到達技術副總的
作者: 迷你機器人    時間: 2019-10-8 16:46
機械行業,經驗太重要了。理論指導,實際操作
作者: Johny    時間: 2019-10-9 00:53
樓主看來還是學生思維,其實在大多數企業里面,能為公司創造直接(最大)生產價值的工程師才是老板眼中最看重的工程師,如果畢業三五年之后還拿學校學歷來說事的話,那說明過去的幾年的時間里面你沒有真正地用心去學東西。
作者: wangyan43    時間: 2019-10-9 08:19
這個很正常,車間干的多了,經驗相當豐富,出現了意外問題,可以憑經驗很快解決問題。
作者: 周震    時間: 2019-10-9 09:06
現在的設備設計太簡單了,熟悉軟件就可以設計。& W/ a4 M/ f7 p$ |
不過如果真的涉及到考慮精度、壽命、成本等核算你的本事才能發揮。
$ d9 T3 F" F3 N( s9 ~如果不考慮這些光能使用,而且是在原有基礎上修改,那只要你熟悉設備都能隨便改。何況人家現場干了那么多年。$ x# ^! p( y! S: I& A3 L9 |- \
所以不要妄自菲薄!
作者: 養豬東籬下    時間: 2019-10-9 13:30
車間工人的優點是非常熟悉之前的設備,缺點很可能也是太熟悉老設備(如果自學能力不是超強的話)。你的優勢是理論知識,缺點是接觸的設備和機構不如他們多。畢業前幾年不如他們很正常吧,畢竟他們見多識廣;如果畢業5-8年你還不如他們,那就要反思自身的問題了。是不是對自家產品沒有深入了解和拆解并吸收、歸納、提高。
作者: 1473515598    時間: 2019-10-10 11:12
說白了就是門檻低,都是些重復性的勞動。
作者: 機械蝦    時間: 2019-10-10 16:05
主要還是設計得計算太少,都是一些結構,但是結構更多需要經驗去加強自己得經驗。所以就被吊打。設計需要得東西很多,所以在加強自己設計能力上還要多在車間熟悉他們得工藝,技能
作者: 熊霸天    時間: 2019-10-11 2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鳳笙龍笛    時間: 2019-10-12 06:40
|機械——菜鳥發表于 09-30 08:53你們被吊打很簡單,他們學了你們學的(需要用到的)知識,而你們對他們的知識了解太少。加工設備的制成能力及工藝,他們更了解,動手還比你們強。你們設計的東西有基本不需要復雜的計算,你們的優勢就進一步被削弱。
這個見解到位
作者: 悠塵    時間: 2019-10-12 08:48
現場泡的少了,動手少了,設計過的東西跟蹤少了,總的來說理論你可能完勝他們,但是實踐少了。
作者: 幾何精度檢測    時間: 2019-10-12 11:28
說一句不是很恰當的話 有錢人的孩子自己洗衣服肯定沒有一般孩子洗的干凈
作者: 青文    時間: 2019-10-12 16:49
通常還有一點,科班出身的機械工程師往往拘泥于理論。我見過不少大單位(國企),招聘起點為碩士,工藝知識及其欠缺。可以說畫得出來做不出來。就算做出來也是不計成本(十倍不止)。工作內容主要是寫文件,應對領導和檢查。跟他們打交道真是無比難受,我要是他們領導,恨不得把它們扔車間擰三個月螺絲。
作者: chenlmx    時間: 2020-3-14 19:30
不能說吊打,他們已經完全吃透了產品所有的線性,這個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磨練的,時間長了你也可以
作者: 言承仁    時間: 2020-3-16 19:00
看標題,我以為你被打了。
作者: eifuil    時間: 2020-3-17 13:51
丹楓911 發表于 2019-9-30 08:570 r$ u$ l! f! T5 \5 d! \8 q4 ~6 I
工人出身的機械工程師,動手能力強,工藝知識扎實,比你更了解一般材質的各種性能,上手比你快,而且人家雖 ...

. U/ O2 x2 {- Z1 p估計他們搞設計就是憑感覺,理論計算一概沒有,差不多就行, e) p) G& i1 H2 ]' A0 y

作者: 18630315570    時間: 2020-3-19 07:30
十年磨一劍。機械方面是需要時間去積累的。每天多學兩小時。一年下來,你就會比別人多學很多東西。堅持幾年。你就可以吊打別人。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