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注冊會員 登錄
機械社區 返回首頁

黃牛的個人空間 http://www.ytsybjq.com/?88907 [收藏] [復制] [分享] [RSS]

日志

風雨兼程:我的十年模設路

熱度 13已有 1761 次閱讀2011-6-27 23:50 |個人分類:隨筆

隨隨便便漂在深圳十年了,恍如夢境一般。十年來應該有的味道都有,不應該有的味道也有。人生或許就是這樣,不是自己愿意這般的過,就會這般的活,很多的時候是身不由已,去往前走的勇氣始終沒有放棄過!
  
   很早以前,就想開個博,一直在猶豫著,今天總算開始了,希望有個好的開始,開博的目的是為了分享,分享一些什么,全是心情想來也沒有多大的意思,自己曾做了四年的產品設計,六年的模具設計,其中經歷了很多很多,有很多的經驗與技巧可以用來分享一下,做這一行是有些倦了,卻也有點兒不愿意自己所知道的隱蔽在自己的心里。
  
   自己一路的走來,曾多么的渴望有一雙手在關鍵的地方,扶上一把,結果,不得,跌跌碰碰走到了今天,真的不易。雖然,自己不是成功者,遠不是成功者,但也有了一點兒的自信,最失意的時候,隨時可以跑到人才市場找到一份工作。也完成了自己的初衷!
  
   謝謝各位朋友的光臨,分享彼此的心情,分享彼此的心得!
回過頭來看看,有點意思,記得有一次開會的時候,對著工程部的那一群小弟,如果說找工的經歷,我比你們所有人加起來都多,我喜歡找工的感覺,很享受那一種感覺。居然獲得滿堂的掌聲。
  
   剛來深圳的時候,誰都一樣,工作不好找,什么都不懂!說那些自然無趣,2002年前,自己搞的是家具設計,就是用CAD畫畫床啊,柜子之類的,2002年自己買了本林清安的書,學PROE2000i,林清安的書真爛,看一遍就沒有啥用的,可沒有入不了門。摸了二個月后,樂顛樂顛的辭了工,出去找工了。自信哪里來呢,書上的我全會了啊。
  
   那是會PROE的不多,工作相對好找,第一家見工的印象深啊,具體什么廠名不記得了,只記得是個做電腦插件的,東西很簡單,三下五除二,畫好了,結果,要求轉二D。嘿嘿,居然又在CAD里用三視圖的方法將這個東東表達出來。結果那家伙跑了過來,愣住了,人才啊!
  
   “你這時做什么?”
  
   “不是說要2D圖嗎?”“你就是這樣轉2D的?那要畫3D做什么?”是啊,要3D做什么呢,只好不吭聲了!
  
   對于語言沒有天賦,然后那家伙考我英語,只好實話實說,這玩意多是他認得我,我不認得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居然用手指著一個個字母問我這個認得不,那個認得不?
  
   火一下沖了上來,那時氣盛。“兄弟,都是做這一行的,都是打工的,你有必要這么說話嗎?你說不行,明說就是,說這話是什么意思?"那家伙愣了一下,朝門指了指!自然一把抓過簡歷,頭也不回的走了!
  
   現在回想起來,也還是有點意思,以為自己憑書本上學的幾招就能混口飯吃,結果呢,鬧了個不大不小的笑話!居然3D與2D分開來畫!
有趣的找工經歷之二
  
  
   首次找工不順,得再接再勵。
  
   報紙上東亞音箱有則小廣告,要結構工程師;于是興沖沖的跑了去,想想也無畏得很,可能是因為無知。自己一竅不通,居然還敢去應聘工程師。
  
   東亞廠很大,那時都有二萬人了,用那主管的話來說,你站在那個山頭,往下看,凡看得到的地方都是我們廠的。在惠州與龍崗交界的地方,那時主要分為音箱事業部與DVD事業部。記得音箱這一塊,月產量都有200萬臺。
  
   一進辦公室,那主管姓孫,一看簡歷,直接說了句,條件不符,年紀太小,毛頭小伙子哪能做結構工程師,我們這要招個繪圖的,試試不?那地方很偏,現在還是偏,好不容易找到了,自然得上機摸摸電腦,就當是上網,才不至于虧得太多!
  
   丟了個音箱過來,畫個三視圖。一上機,不到三分鐘,那主管就叫我下來,我一愣,還剛開始,畫了幾根線條,不會這么快就決定不要我了吧,心中還有些的不安!
  
   可以了,談談工資的事?好像還沒畫完呢?聽聽你鍵盤的聲音,就知道你行,不必試了!
  
   這句話我記了下來了,現在,招人的時候,有時也聽聽人家的鍵盤的聲音,呵呵!的確有效!
  
   這么多年過去了,還記得上班的那天是12.25,我好像與這個數字有緣,有很多份工作都是這一天上的班,記得上班的第一天,還和那人事妹子說了句圣誕快樂,長得昨樣,就實在是不記得了。
  
   六年后,在一家DVD廠做模設,居然碰到了當日在東亞工程部的第一帥哥,歲月不饒人,那小子當日風流倜儻,居然也憔悴得很,見了面,居然不敢相認,我倒還記得他的聲音。
  
   其實這一行,圈子小得很,翻來復去,就那么幾個人!
有趣的找工經歷之三
  
  
   找起工來,有時想想還蠻有意思,特別是有一次,很早了,具體是什么廠,不記得了,只記得在龍崗坪山的一個地方。那時精通CAD,會點PROE。那個廠是做音箱的,古典音箱。
  
   那地方很難找,找到的時候就十點多了,一進門,主管不在,搞技術的一哥們接待了我,瞎扯了幾句,得知他是老北京的,要走了。人長得不錯,蠻帥的。問我會用Slodwork不?自己閑來無事學過一二天,會用幾條命令,只好老實交待,技術這個行當,就是這樣,牛皮是吹不起來的,一二句話就能透個底。一聽我不會,那家伙來勁了,過來,過來,看看我畫的。
  
   于是便湊了過去,Slodwork做仿真運動的功能也真是強大,于是那家伙就把他的作品,一個個的打開,我呢就不斷的點頭,不得不承認,做得漂亮啊,這也勉強能算是我的優點吧。不排斥水平比自己強的。
  
   一晃十一點二十了,過得很快,不得不問那帥哥一下,你是不是也找個東東給你試試,下午我是實在不想再來了。那家伙很不情愿的站了起來。呵呵,隨手往桌子上一指,這里面的,你隨便挑一個意思一下就行。媽的,一掃眼,居然最不好畫的還是個喇叭。其它的實在不好意思下手。
  
   畫了五分鐘,幾根線條,那家伙又跑了過來,“兄弟,還有幾個東東忘記給你看了,來來來”。
  
   “老大,我這才幾根線條啊,好像沒有多少時間了!”
  
   “沒有什么,到時我直接調個別的圖檔就說是你畫的就成”
  
   一聽這個,就樂了,居然有這種好事,于是,又是一個打開圖檔演示,一個不斷的點頭,這個我搞不定,那個我搞不定。
  
   后來,這家廠沒有去,是因為薪水的問題沒有辦法達成一致。不過很多年后,想起那一次的見工經歷,還是忍不住想偷笑。
  
   做這一行的太寂莫,想要個人認可一下水平都不容易!
  
   做技術這一行的,大部分人自視甚高。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缺少包容。這些年來,我很少對人家的東東指手畫腳,你說了,人家不一定信,信了也不一定會改!做好自己就足矣!UG學習經驗之一
  
  
   UG作為一個大型的工業設計軟件,功能強大,命令眾多,想花個一二個月的時間完全的掌握只能是開開玩笑,學習任何一項技術,沒有捷徑可言,熟能生巧,卻有方法!方法對了,自然事半功倍。
  
   UG的開發初衷,應該是作產品設計之用,故其曲面構建的能力相當的強大,而UG分模,只不過用了其功能的十之二三,于是,學個分模,沒有必要,把所有的命令全都精通熟練。有個朋友,做了五六年模設了,真正用得精熟的命令不過幾條,于是,常笑他,用這幾條命令一個月輕輕松松拿個四五K,真他媽的舒服。
  
   可這重要的命令究竟是哪幾條呢,沒有人會愿意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很簡單,都會了,到時我自己找工,不是又平白的多了許多的競爭者,從來都是僧多粥少。所以,想獨自的學個UG,有個高手指導指導,至關重要!當然,天才除外!
  
   論壇里有很多的朋友,都以為無非是個軟件而已,找找資料,找眾多高手討教一二,時間到了,自然學會了,如果真有那般的簡單,網上就不會到處都在招模具設計的了,人人拿幾個廠的設計標準,就可以去做設計了,這事兒想起來真的很美妙!
  
   論壇里的高手眾多,可有閑時閑情的沒有多少,很簡單,非親非故,沒有責任與義務去教你什么,不能怪這個世道太冷漠,這玩意不是一個小時,二個小時完全可以搞得定的。免費的餅,肯定是有,不過大多是過期的,消化不良啊。
  
   想去鉤條鯽魚,也得去買點魚餌!當然,也可以自己去找,只要有足夠多的時間與耐力。很多的朋友,特別是在讀書的,想得很天真,畢了業自然有師傅教我,憑啥呢?我就親眼見過十多個廣東工業大學的本科生,在一個廠里做了二個的模具設計了,居然只會點2D組立圖,3D分模基本沒有碰過。這個是與個人不好進有關,不可否認的是,與個人觀念有關,還以為是學校,以為有人主動應該教他,叫他請瓶水都舍不得。誰教呢,又不是我弟!真沒有必要!
  
   后來,廠里來了個小家伙,湖南一模具培訓學校出來的,人還不錯,蠻好說話,開個玩笑,請吃個宵夜,答應得干脆的很,聽起來舒服,這宵夜吃不吃無所謂,要的是就是那個心誠!剛畢業的什么都不會,剛分的模很好看,沒點用處,我帶了他一副模,這一模我改動的比他畫的還多,就僅僅是這一副模,就讓他與別人的距離拿開得很遠很遠,后來,宵夜是吃了,我買的單!
  
   所以,想學好UG,第一課就是應該學會投入,一毛不撥的家伙,我還是勸你沒事還是去琢磨點別的,別浪費時間。技術這玩意,如同窗戶上以前的紙,不點不破!當然,除非你是天才,或喜歡自娛自樂!
UG學習經驗之二
  
   上一篇說到UG的構面功能強大,為什么現在用來做產品設計的很少呢,在于他的草繪功能的不方便,現在做產品設計的主流是PROE,UG只是一些做逆向工程的用來鋪鋪面,然后調到PROE里去做結構,這個,不信的話,去隨便哪個人才網,查查便知。UG現在主要用來分模,已是主流,早幾年,招PROE分模的很多,現在基本上都是要求熟悉UG,或對軟件沒有限制了。UG相較于PROE來說,非參數式的設計,沒有父子關系,分模的速度要快1/3以上。
  
   自己曾經也是用PROE的,2006年的時候,去了一個廠,位于龍崗中心城附近,做DVD的,進廠的第一天,那老大對說我說,現在我們這想轉用UG了,你不會,給你一個月的時間,掌握一下。沒有吭聲,心里頭實在沒有底氣,UG的界面都沒有打開過。
  
   下了班,跑到書店,一下拖了四本書,一百多的大洋。第二天,老大又叫我,說給不了一個月,只能給半個月,現在很忙!人或許就是這樣逼出來的,白天在廠里練,晚上在家練了二三點,第二天接著上班!
  
   那時,蠻不容易的,剛到一個地方,那時我的薪水是八九個工程師里薪水最高的。自然去問人家的時候,人家不理不睬啊,這也可以理解,你薪水比我高,憑什么問我啊。那一種眼神我都現在都記得。
  
   一個星期,僅僅一個星期,就可以用UG來做事了,改個模,分點簡單的模不成問題,半個月后,就可以完全的勝任工作了,一個月后是那里水平最好的了,直到現在,那些家伙,對于UG分模這一塊,還只會用長實體,砍,砍,砍的法子。甚至于畫牛角的方法還是我教他們的。
  
   這日志是公開的,不怕以前的同事看見,我說的是實話,從那以后,每次開會,我那老大看見我都是一種崇拜的眼光,學得真快。自己不是天才,只不過知道一些簡單的道理,并且相信,重復的利用罷了。于是,基礎實了,走起來就遠比一般人快了。
  
   說到這,有朋友就問,那我也去買幾本書,搞幾個通宵就搞定了?哈哈,這個,倒可以試試,那些書,我只看了一遍,就丟了,回過頭看,一無是處,只不過借助于那幾本書了解了一下命令是什么意思。有時候,就是這般的奇怪,你明知他沒有用處,卻還不得不去買,因為你不買,連命令是什么意思都不清楚。
  
   我一直強調,學東東沒有捷徑,卻有方法。方法對了,路就好走了!見過朋友,玩UG二年了,居然還是沒有找到感覺,畫起東西來,心里頭沒根啊,該分不出的還是分不出來。呵呵,經驗有價!
  
   自己不是天才,學東東快不是別的原因,只是喜歡總結與歸納,會觸類旁通!用了六年的時間,跳了不下十個廠,才把模具這一塊,想通想明白!以前的知識是一個一個的點,在一個晚上,九點多,一個人沿著人行道下班回來,忽然之間如一道靈光真沖腦際,所有的這些點都串連了起來,成了一個片,一大片了!于是,通了,明白了,這種感覺很美妙!
  
   從那以后,就很少有看不明白與想不明白的東東了,不是說,所有的高難度模都搞得定,一個人的見識畢竟有限,只是知道自己抓到了事情的本質,真正搞不定的很少了!
  
   哈哈,可以就當是聽個笑話! UG學習經驗之三
  
  
   很多人想學一門軟件,可老也下不定心,覺得很難很難!說太簡單,肯定是為了哄你上鉤,說太難,肯定是與你有仇!技術這玩意兒,都是熟能生巧,沒有捷徑,如果說有點方法,就只能說是學會總結,歸納與變通!想學UG的很多是做模出身的朋友,做模易不?看著容易,真正好水平的大師傅并不多見,大部分的水平都是停留在裝配工這一塊,當然,這樣說,有點不高興!
  
   以前有位老大,對鉗工水平的評價不是別的,就看你做出來的東東有沒有披鋒,如果有,水平還差點水,沒有,大師傅了!其實,有時評價水平的高低,沒有想象中的復雜,簡單的方法直接!同樣,UG水平的高低,不是看你瞎吹,去人才市場找找工試試便成,搞得定不去,與搞不定去不了,二層境界!
  
   在這里,說一個朋友學UG的過程吧,給大伙兒一點兒的信心!
  
   多年前了,在一個福建佬開的廠的做設計,用的是PROE,有一個模房師傅,當時三十二三了,曾在老家教了幾年書,南下深圳,學做模五六年了,當時在那模房做個小師傅,也就是一個月二副模,手下一二個馬仔,那一年,廠里效益不好,沒有班加,每個月三仟都拿不到,于是狠下心來,想學一下UG。從工程部一下子抱走了一疊書,做這一行的,沒有誰沒有買過幾本書。
  
   當時,我不會,在N年前,曾買過二本UG的,當時的目的是想學一下構曲面,結果,試了個車門,無從下手,感覺比PROE還難,又年輕貪玩,自然丟在一旁,半個月了,連條簡單的命令都沒有學會,所以,有時,學東東是逼出來的,后來,為了生活,一個星期搞定,這是后事。
  
   自己不會,那家伙想學,就等著看笑話了,人就這德性,自己搞不定的東東,也希望人家搞不定,這沒當回事,二個月后,那家伙跑到龍崗環球公司,三十元辦了張畢業證,字不漂亮啊,跑到辦公室內請人寫個名字,我上去拍了拍肩,“哥們,感覺如何,聽說進展神速!”
  
   “還可以,我一個電腦鑼的朋友說我現在值四仟一個月!”那家伙一本正經,我也沒大當真,以為是個玩笑!
  
   殊不料,這家伙真的走了,沒有多久就不見人了,半個月后聽人說,跑到僑興下面的一個做手機的里面做了個高級設計,忽悠的本事不小,當時的第一感覺!做過模的做設計就有這點好,可以忽悠!
  
   半年后,跑到福永一家專業做手機模的廠里做設計組長,然后就是主管,廠長,一路順風順水,都這時,就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了,沒有幾分料,僅靠忽悠有難度,有難度!
  
   后來聽別的朋友說起那家伙,說他不僅能吹,對模具結構這一塊也相當的有感覺!這是什么樣的感覺呢,聽說和談戀愛的感覺差不多,可以想象一下!
  
   做過模的朋友學設計,開始難點,卻可以走得更遠一點兒,豐富的實戰的經驗有助于其水平的提高,搞設計的都知道,當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就難以突破,除非你真是天才。所以,真正高水平的設計,往往不是那些畫圖的,卻是那些不懂軟件的老師傅,看得多,做得多,什么都可以搞得定!
  
   UG只不過是個工具,很多人都這樣說,可這樣并不有損于掌握這一軟件的重要性!有個朋友笑言,開車的和走路的有很大區別,開奧迪的與開奧拓的差別不大!同樣的道理,你懂UG與不懂UG差別很大,你懂一點兒與一點不懂差別就不遠了!
  
   呵呵,當作笑話聽了!UG學習經驗之四
  
  
   昨晚,來了個朋友,做注塑調機的,瞎扯了二個小時,也是實在不想調機了,太累,每天十二個小時,隨便跑到哪里都一樣,注塑的車間高溫作業,想想都不容易,于是想轉行學模設!畢竟想較之下也好了很多,至少干凈點兒!
  
   神吹了很久,沒有什么華而不實的話,畢竟技術這玩意兒打不得馬虎眼,自己的技術自然不是天下無敵,只能混口飯吃,所以,能教的也就是只能混口飯吃的本事。太多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模具這東東,細化的很多,很多類的模具都有專業的做法,不進那個廠,不走到里面去,是很難想明白其細節的!就見過專業做牙刷模的廠,除了這個,其它的一律不做,自然做得比人家的好!
  
   學個分模,三個月可以搞定,學個結構,三五年還不一定能夠搞定。所以,你想速成,沒有問題,我可以教你一些最快的法子,包括UG里面,哪些命令常用,重點掌握,哪些少用,稍作了解,哪些沒用,可以丟到一邊不去了解!UG運用的一些經驗與技巧我可以教!
  
   能夠學到多少,就取決于你下的時間了,技術沒有捷徑,都是熟能生巧,我和你說一百遍技巧性的東東,你自己不去練不去想,不去舉一反三,自然到最后是什么都學不會的。
  
   能夠學到多少,也取決于你的悟性,不是隨便找個人拿個軟件就一定能學得會的,付出的努力與回報不一定成正比,這是現實的無奈,也曾見過朋友,玩了好幾年的UG還是找不到工作!學到的東東是死的,活不起來,換了個地方,不好意思,不會用了!
  
   能夠學到多少,也取決于你的心態,有些的朋友特喜歡問為什么,好像是小的時候十萬個為什么聽多了,一個簡單的東東,天才般的能想出N個為什么!模具這個行業,有很多是經驗數據,沒有一個為什么,真有,理論的東東,我是不明白,估計你也會看不大明白!不懂沒有關系,記住就行,只要記得這樣的情況可以用,就足夠了,說實話,很多的東東,我也是從一碰到,想不明白,三四年了還是不明白,直到有一天,自己的經驗夠了,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一直以來,對那些想學模設的朋友我一直說,很多的東東,開始的時候,搞不明白沒有關系,記住就是,簡單的記住就是,然后就是不停的反復的練習,直到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一種碰到類似的情況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條件反射!
  
   為什么我一直強調只是簡單的記住呢,一個人的接受能力是與他的經驗有關的,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能奢求你能理解多少呢,先記住,如同牛一樣,先吃下,用時間來進行消化!
  
   自己用了很多年的PROE,構面的能力相當的不錯,英文版的,以前也有同事曾請教于我,卻真的不知如何的解釋,讀書的時候,不務正業的時候多,除了認得幾個字母外,串在一起真不認得!可為什么還能用呢,沒有別的法子,我記住了他的樣子,雖然真不知是什么意思,卻明白這條命令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有的時候,最笨的法子最有效,就好比最笨的事都是聰明人做出來的一樣!
有趣的找工經歷
  
   找工多了,便成了一種習慣,有時候和朋友笑言,自己的有關于模設方面的一大部分是找工的過程中學來的,就如當年,學喝酒是因為失戀的同學多了,陪的次數多了!
  
   做了幾年的產品設計之后,找工很不順,文憑原因,再加上產品設計分得太細,人家就要求你做過同類產品的,不是,不好意思,生手啊,得從頭培訓,薪水嘛,對不起,三仟多點兒。這薪水早已無法接受了!
  
   先年的陰歷十二月二十四,從坪地一家做電話機的廠里出來,回家過了個年,一狠心,不玩這個了,搞模設去,開年就跑到人才市場專找模設。運氣也比較好,一個星期搞定五家!有幾家談到了包吃住四仟五,不敢去啊,心里頭發毛!
  
   那時自己對模具了解多少呢,說來大家肯定不信,沒有分過模,沒有調過模胚,就知道哪個地方應該做個線割,就知道前模行位,后模行位的一種類型,同時斜頂的頭部知道,尾部究竟如何動作的真不知,實事求是!
  
   后來就有朋友問我為什么敢去叫那么高的薪水呢,呵呵,當時的想法很簡單,給不了這薪水,我就不做,大不了去做產品設計,倒從沒有考慮萬一進去了,搞不定如何是好!見工的時候,當用PROE2001的,就說用野火的,當用野火的就說用2001的,給自己找一個借口。
  
   曾記得有一家做出口模的老大對我說,3D我不擔心,我擔心的倒是你的2D,其實3D我是從來沒有分開過模的,用過PROE的人都知道,做好了分型面不一定分得開模。分型面還是做得相當的漂亮,畢竟是做產品設計的,這點信心還是有!
  
   在五家里選擇了一家去上班,位于深圳橫崗,做日系玩具模的,當時去時,那有一個2200的小設計,人不錯,長得也比我帥。我試工3500。上班的第一天,就問那小子,帥哥,這模胚如何的調啊!真沒有調過模胚!那小子人蠻好的,帥的人很多都蠻好,很仔細的說了一下這個燕秀里模胚是如何的調用!
  
   在那里只做了一個星期,倒不是被炒了,平生只被炒過一次,原因很簡單,另一個廠叫我去上班,業內很大的一個模房,薪水比這里高,加之這里加班特長,感覺很累!記得那人事打電話給我要去報到時,我說要等幾天,為什么啊,我這里上了三天了,我得上滿一周才能拿到錢啊!
  
   決意要走時,就得跟經理辭職啊!得找個好的理由,對于辭職的理由有經驗了,第一個理由是,老大,我不會啊!以前沒有做過!
  
   “你剛來的時候,的確不會,第一二天畫的東東,我改動的蠻多,第三四天基本上沒有改動了,近二天你畫的我都不看了。”
  
   第二個理由,這里住得太差,一個上鋪不習慣啊
  
   “那邊的干部樓我們部門有二個名額,明天你搬進去,一人一間,有空調,舒服!”
  
   第三個理由,加班太長啊,真的很累,
  
   “只要你把事情搞定了,可以不來,沒有人說你!”“不好意思啊,一次二次無所謂,次數多了,你沒有意見,人家有意見!”“沒事,我罩著!”
  
   實在找不到理由了,他就替我找理由了,“是不是薪水低了,我再幫你加300,試工期!”實在沒有辦法之后,還是特意要走,那個經理姓鄭,說了一句是漂在深圳這些年以來,聽得最溫暖的一句話:
  
   “小張,在外面實在混不下去了,給我一個電話,隨時你都可以回來!”
  
  
  
   這些年,跳的廠多了,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在第一星期我都會把所有的圖紙過一遍,因為我知道自己,過了這個星期,可以拿到錢了,很有可能離走不遠了。打一份簡單的工,我想的也就盡量簡單,不受氣,開心!為了區區這份工作,忍氣吞聲,對不起自己啊!
  
   這是實事,之所以記憶猶新,是因為深圳很冷,溫暖的話太少,有時一句便能記憶一生!
有趣的找工經歷
  
  
  
   有歡笑必有眼淚!
  
   都是這般的走過來的,只是有些人走得稍微順一點兒,有些人走得稍微彎一點兒,這一小彎,可能一轉就是幾年的時間,浪費的不僅僅是時間!
  
   我并不佩服那些在一個地方呆個四五年甚至更久的,看起來是高手,這么多年下來了,還搞不定,自然也不好意思說了,見過了太多的朋友,在一個廠混得好好的,是個高工,出了那個廠,工作都找不到了!就是這般的現實,正如做模的看有沒有披鋒,搞設計就看能不能找到工!
  
   大部分的人懼怕找工,找工是種災難,想想都讓人恐怖,這也是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天天說做得不開心卻天天還在做的緣故,外面的陽光很美,卻不一定能照到我的頭上!人,其實,有時,無奈得很!
  
   模設這一行,找工很累,出去少說也得半天,跑到人家那里,不會搞個最簡單的給你,又不是他弟,一般得挑過他那里中高難度的,有好多次,我都碰到的是那最難的,也可以理解,招個人是要能做事的,做不了事自然不會叫你。一路顛簸,二點到廠,二點半能上機就很不錯,二個小時到二個半小時,分一副模,總也還得留一二十分鐘,好談一下待遇!于是,所有的經驗與水平就在短短的二個小時體現了。行,留下!不行,謝謝!就是那般的直接!
  
   我一直享受這種的過程,當然,累還是同樣的累,以前對自己的要求是二個小時,不管難易,至少得把前后模分出來,結構能做多少算多少!見工多了,速度也就練出來了!今天說一個有點意思的故事,不是我,是我的一個朋友的!想來都好笑!
  
   我那朋友,做模設很多年了,人實在,水平也實在,臨場發揮不行!前三年,出來找工,人才市場全是要求做手機模的,沒有做過,每去一個地方,無一例外的一個手機底殼!試了幾家都不成,很是郁悶!
  
   這一天,又跑了個地方,與主管神吹了很久,一切良好,以為不要上機,畢竟都做了這么多年了,水平的高低,很多時候幾句話就能明白的。沒有想到,還是個手機底殼!
  
   手機底殼好不好分,做過的都知道,那小子轉悠了一個小時,破孔實在太多,不好補,電腦又不爭氣,重啟時,無意中,點錯了文件夾,居然點到了同一款機!
  
   原來是用PROE做的,這朋友用UG,于是,直接轉了個STP過來,然后在UG里打開,為了做得更像一點,堵掉鏍絲孔,破孔。這時,那主管過來了!
  
   本來沒有仔細看的,就問了一句,感覺如何?那小子心虛啊,故作冷靜的回答:有些地方需要探討一下!那老大人不錯,居然來了句,好啊,一起探討下,搬了條椅子過來!
  
   這下,沒轍了,電腦也不敢動了,只好隨便找了個理由,說有事,先撤了。回來后, 說過我聽,笑死了,于是問他,你小子不是全部導進來的吧,“是啊”!
  
   “真有點可愛,就不會只導一個前模或行位出來嗎,然后在UG里砍一下不就成了,全3D的文檔多大,要生成多久啊”
  
   找工就是這樣,有時可以不拘常規,能搞定就成,只要能進廠了就好,老大招了你,就會給你一個機會,不會自己給自己的一個耳光!這是常情!所以,進去才關鍵!
UG學習經驗之五
  
  
   今天說了一個徒弟幾句!
  
   原本不是他的錯,有學習的勁頭不是錯,起因是我將一個早幾天碰到的見工題發給了他看一看,目的僅僅是想讓他知道,外面值四仟塊錢薪水的工作難度就是這樣,沒想到那小子,從摸電腦第一次打開UG界面到現在三個星期,居然把那個東東分了出來,于是,發給了我,要我看看,可不可行!
  
   圖檔我沒有打開,直接刪掉了!反而數落了他幾句,他心里頭肯定不平衡,這是好事啊,我主動學習啊!常理是這樣,從小,就應該表揚學習主動的孩子!那是中國的教育!
  
   我問了他一句:你什么時候,看見成天逛論壇的能自學成才幾個工程師?每個人的電腦里好幾十個G的資料,要什么有什么,可有用嗎?一無是處!無非是占了點硬盤罷了!
  
   學習之初,最要緊的是專注!我們都不是天才,只有一個茶壺大的肚量是盛不下一個池塘的水!把一個簡簡單單的例子練到形成條件反射,練到不需要思考就知道這玩意兒應該如何的做,到那時,這壺里的水就是你的,倒不掉!
  
   學習之初,最忌的是貪多!一碗的飯量是撐不下三碗的米飯!人都有貪欲,都免不了,看到了好的東東都想要,都想試試。于是,這個產品好像有點難度,看看,那個曲面好像不大好做,試試,這個結構有點特色,玩玩,結果呢,什么都沒有,什么都沒有學會!
  
   付出了努力,付出了時間,看起來什么都會,其實什么都不會,真他要實實在在的分個模,做點事之時,除了發呆之外還是發愣,當然,發愣外還可以試試發呆!
  
   所以,我一直告誡他們,什么是基本功,什么時候應該穩,什么時候,你可以只是簡單的重復,重復再重復!教他們的不僅僅只是個UG,只是個分模,只是個模具設計,教得更多的是一種思路,一種學習的方式,一種抓根本去枝葉的方式!
  
   同樣是今天,有個朋友和我說,你的有一節的視頻里面,為什么同一個地方,改動了很多次,做得不好不順!我笑了笑,沒有怪他,他不懂,沒有做過模設,可以理解!
  
   很順的,一次性過的,都是表演,模具設計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在思考的過程之中是邊做邊思考的,開始之初只有一個大致的方向與思路,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的細化與優化,所以,同一個地方,為了一個更方便于加工,方便于保證尺寸精度,方便于以后改模修模,方便于FIT模。就會出現很多次的改動!
  
   而在視頻中出現了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了一點,我在用心做,在用正式開模的要求在做,而不是簡單的忽悠,也只有在這種過程中,在這種跟進的過程之中,你才能真正的學到一個思路,一個不斷優化的思路!而不是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第一次練習的時候,你可以步步跟隨,第二次練習的時候,你可以去思考我為什么會如此的想,第三次練習的時候,你就可以自由發揮,畢竟,要的只是一個結果!
  
   學什么沒有比學思路重要!
  
   記得有一次,手下有個工程師,做了五六年模設了,一模,不難,前模斜頂,后模拼鑲,僅僅是為了后模的拼鑲方式,我連換了四種方案,花費了一個下午!他的第一種方案,不能生產嗎,可以,當然可以!而且還可以試出相當漂亮的樣品!可為什么要改呢?
  
   其實這也是模具的復雜之處,真正不能速成的地方!在眾多的可行性方案之中選擇一個最為合理的,這個要的是實力!
  
   UG好學,無非是個工具,我想教的,愿意教的不僅僅是個簡單的UG! UG學習經驗之六
  
  
  UG不過是個工具,我一直是這樣的強調,可就是這個簡單的工具讓人又愛又恨,不是滋味!
  
  
  
  今天有個網友發了一個他分的模過來看看,瞄了一眼,就知,肯定就是個自學的,都是書本上的一套,實戰中出來的經驗與書本上的是二種不同的感覺!仔細瞄了一下,雖然問題多多,卻也不容易!
  
  
  
  一直以來,我誠心的佩服著那些力求上進的人!很不容易,畢竟自己也是這般的走過來的,特別是技術的這條路,很難走!放棄了太多,付出了太多,總奢望自己的付出有那么一點兒的成效!只是現實相當的無奈!那一位網友,整整半年啊!
  
  
  
  這一行,對技術相當的保守,今天,一位朋友和我說了心底話,他說他前面那工程師用UG還是和破衣的思路一樣,做起來又慢又吃力!他自己的分模過程都不敢讓那同仁看見,好不容易悟出來的東東,這么平白的讓人家學去,心有不甘!技術的活,很多是層窗戶紙!
  
  
  
  這個與道德無關,是這一行的現狀!做這一行,所憑借的吃飯的技能沒有多少,外行看起來熱鬧,真到了一定的水平的就會明白,來來去去,其實就那幾招,其它的不過是唬唬外行!當一切與自己的切身利益相拉扯上的時候,自然而然會有所保留,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我都教會了你,哪天這廠不行了,我去哪里?
  
  
  
  所以,想對那些剛入行的朋友說一句,沒有碰到愿意真心教你的前輩,不是前輩的錯!要怪,只能怪生存的壓力太大!有一天,你自己成為了前輩,肯定也是一樣!能夠碰到一個愿意真心教你的,是你的福分,能不能學到多少,與天賦有關!人家愿不愿意教,卻與福分有關!
  
  
  
  我不藏私,倒不是自己有多高尚!因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在模具行業能有所作為,不過是一個過客!不過,好像這個過客度留的時間也偏長了一點兒,呵呵!
  
  
  
  題目好像是UG學習經驗之六,還是講點自己的例子吧!或許例子生動一點:2008年經濟不好,失意從湖南又下深圳,跑到一個廠去見工,模設用UG ,見工時,聽開發部的老大跑下來說上面也要人,側耳聽了一下,好像是五天八小時!于是,見完工直接找模設的老大,請他打個電話給開發的老大,說我明天去看看!
  
  
  
  第二天見工用的是破衣,破衣2001我是有四年的時間沒有碰過了,打開,一個小時,閃人!自然留了下來,上了一個月的班,因為有點別的事,于是辭職走人。臨走時,那老大:張工,有沒有朋友介紹過來,水平呢,和你差不多就行了!我笑了笑:這好像有點難度!
  
  
  
  四年時間沒有用過破衣2001,用的是英文版,而對于英文版從一開始學我就不知道什么意思,四年之后,還是可以運用自如。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當年的基礎打得好,好到什么程度呢?
  
  
  
  當時在一臺資的音箱廠,月產量300萬臺,三仟多人只做音箱,在那里四個月的時間里,沒人教,沒有人愿意說,把那里所有的音箱都畫過了,速度練到了破衣一個小時能走有效的步驟75-80。所謂的有效是指有用,不是晃著玩的!用過破衣的就會明白,無須多說!為了練曲面,去地攤上買了十幾款的車仔,然后找些車仔的圖片,一把尺子,就那樣構線鋪面!
  
  
  
  后來學UG,輕松了就不是一點兒,畢竟那么多的功夫總結出的經驗與技巧還是有些用處!很多的東東,想明白了便會明白,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世上沒有那么多的新鮮事,就如同人家拍動作片,不外乎是恩怨情仇!
  
  
  
  強調了基本功,不是說你天天去練基本功,如同寫字,你天天去練筆畫,練得最漂亮,也是沒有用處的,湊在一起,應該往一邊斜還是會往一邊斜。哈哈,人啊,最怕的就是不會變通!
低姿態
  
  
   這一堂課不簡單!
  
   做技術的都很牛,不管是有料的還是沒有料的!好像只要挨了一點兒的邊,就真他媽的是個白領了!其實,領的色彩無所謂,重要的是人家心里頭承認,真正的高手不是自己封的!
  
   剛做技術這一行的時候,在深圳布吉一個家俱廠,畫點圖紙,就是跑到市場上買一款特別暢銷的款式回來,然后拆開,量一下尺寸,出張圖,自己生產了!沒有技術含量!自己不懂,態度相當不錯,跑到車間,說得不好聽的連個掃地的尊敬得很!碰到了一位前輩,車間的一個師傅,用砂輪特別厲害!和我說了句實話:小張,你小子不錯,沒有架子!碰到你這樣的還愿意教你一點,本來不是只鳥的很多都以為自己是只鳥,到最后,就真不成鳥了!這是職業生涯第一課,放下姿態!
  
   做模具設計的,說實話,大多數是半路出家的,學點軟件,又個機會,于是操刀便上!畫出來的東東,究竟有多少合理的呢,天知地知鉗工知!見過了太多的圖紙看起來甚至漂亮,僅僅是漂亮而已!當然,也有些朋友說我是做模出身的啊,做了多少年鉗工,然后做的設計,實話實說,有做鉗工的底子,做模設能走得更遠,卻也別忘了,只有一個失敗的鉗工,才有可能去做模設!為什么呢?想想便知!
  
   圖紙發了下去,鉗工找上門來,有多少同行會心平氣和的聽他講個明白,再慎重的考慮一下他說的是不是可行,行,還是不行?會給他一個答復?“我一向如此啊,我從來都是這樣做的啊!”這話你說說可以,我聽聽也可以,別當真就是!
  
   求人是件麻煩的事,沒有人天生喜歡去求人,模具是個技術活,技術人都有技術人的脾性,除非是實在看不過眼了不然不會輕易的去要求設計看過圖,改個圖的,都賺麻煩!所以對于我自己的那些想入行的朋友,我一直強調:如果哪天有鉗工來找你的麻煩,你應該感激涕零,因為他有給了你一個學習的機會!
  
   我自己沒有做過模,甚至于連打開的模具都很少看,不大喜歡那個氛圍!真有點不好意思說這話,可對于模具加工的了解,不會比一個做了四五年的鉗工師傅差!這些經驗哪里來的呢?無非是把每一個鉗工當作師傅,打心眼里認同的師傅!一人那里偷學一招,人多了,自然積累得多了!
  
   記得有一年,在一個小模房走時,那老大是浙江的,還特地開了個小會,歡送一下我!說一句話:“這么多年,他共事過那么多的設計,從來沒有看到像張工這樣沒有架子的,與鉗工打成一片的!”之所以記憶深呢,也是深圳太冷,來的時候靜悄悄,走的時候還是靜悄悄!沒有一點動靜!
  
   這么些年,出出進進的廠不少了,養成了一個習慣,當我走的時候,不管曾經開不開心,我都會跟每一個人打個招呼,說聲謝謝,有可能的話,買上瓶水!記得有一次,離開了一個廠,離之前還和那老大吵了一架,有些東東不認同,那人不錯,廠黑,常走人結不到工資,我在試工期,于是和我說清,想拿到工資就得寫試工不合格,辭退!只要能順利拿到錢,寫什么并不重要!出了廠之后,給了他一個電話,說想請他吃個便飯,順便謝謝這一個月來的照顧!至今還記得那家伙電話里的聲音中透露出來的意外!自然沒有出來!呵呵,又省了!
  
   好像有點跑題了,其實,想說的話也沒有太多,就一句:只有自己先把自己當作一回事,有一天,就有人會把你當作一回事!想學點東東,你首先得學會低姿態!
  
   你的頭比我仰得還高,我總不能去找個椅子爬上去,就為了告訴你:兄弟,這模,你這樣一搞,就報廢了啊,哈哈!基礎
  
  
   忙了一天,直到很晚才回到家!今天有個朋友想學模設,曾在培訓班上了好幾個月,一無所知,于是想轉投到我這,思慮再三,答應了!于是和他上了第一堂課!
  
  
  
   這一堂課沒有說什么理論,甚至于連命令都沒有解釋什么,直接帶到去了一個朋友開的模房,認識一下什么叫做模具!學個模設,如果連個模具長什么樣都不知道,只能是個笑話!
  
  
  
   一直在思索一種獨特的方式,能以最快速度的將這個模設進行到底,模設復雜不假,卻也沒復雜得讓人望而卻步!以前老喜歡用個蛋糕的比方,一下子吃一個有點吃力,每天吃一點問題不大,時間長了,自然水到渠成!
  
  
  
   在網上曾碰到很多的朋友,一開口就說,我覺得模具的結構很難,我想學,現在我最需要補的也是結構這一塊!至于軟件,分模,我都沒有問題了!我信了,于是便要他發一副圖紙過來,打開一看,不堪入目!
  
  
  
   于是,第一句話就問:是不是你的圖紙從來都沒有開過模?我都做了那么多年的鉗工,畫出來的圖紙還會有問題?想起了今天的一個小插曲!
  
  
  
   有一個江蘇的朋友,一上來就問有壓鑄模的圖紙不?直接回答:“壓鑄模做過,但不多,會而不精”!也的確曾找過很多的資料專門研究過幾個月的壓鑄模!也的確自己開過幾套沒有出問題,這并不代表著自己對這個有很深的認識了,實踐才能出真知!那朋友又來了:“群里有個朋友很推崇你,說你很厲害啊”!“謝謝,真的只是做過,會而不精,我的長處是塑膠模這一塊,技術這玩意兒有時是開不得玩笑的!”
  
  
  
   技術的事開不得玩笑,沒有誰舍得花個幾萬塊來讓你開一模玩玩!如果連一模的圖紙都沒有用實踐來證明過,又憑什么會自己會分模了呢?別人畫的圖紙,每個鉗工都能找出一大堆的毛病,輪到自己畫之時,往往不遠不如!為什么呢,一個專業一個非專業!
  
  
  
   那對于初學者來說,又如何的學模設呢,踏實點兒,老老實實的從一些最簡單最常用的結構開始!把每一副圖畫得盡善盡美!你懂最多的復雜結構,一個新手,又有誰敢給機會讓你去設計那么復雜的東東呢?設計不是自己畫著玩玩,想如何的搞就是如何的搞!
  
  
  
   把一幅簡簡單單的模畫得漂漂亮亮,這才是真功夫,實在功夫!對于一個一般的工程師,能分出個前后模,拼鑲做得相對合理,一般的行位斜頂會畫,頂針運水會畫,也就差不多了,漂蕩在模具行業的又有幾個把這些基本的功夫練到很踏實?
  
  
  
   這是一個寂莫的過程,需要足夠耐心的過程,能克制住自己好奇的過程!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突想起了一個問題,曾有好幾個網友問過我,你覺得老查,燕秀水平如何?說實話,我以前從不上論壇,對他們的了解不多,老查的文章,看過幾篇,說實話,他已達到了一個我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對模具的理解與想象力方面,可以試著去和他比比,但缺少他那種太多實戰形成的底蘊!窮我一生,永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這話聽起來有點好個,卻是事實!對于燕秀,他的外掛,我也在用,相當好用!至于他的模設水平,應該不會太高!理由很簡單,他的外掛漂亮不代表他的模設水平高,二回事!一個人精力有限,當他專注于外掛之時,模設估計沒有外掛開發出色!這倒不是由于我在燕秀的貼子沒了的緣故!
有趣的找工經歷
  
  
   今天說一個朋友的故事!
  
   近段時間有很多網友在找工,相當的不順利!技術的這個行當都知道是憑著實料來混飯吃的,有時候適當的吹吹牛還是可以的,雖然我自己不擅長,卻有朋友擅長此道!哈哈!
  
   那朋友在這一行混了十年了,一直不盡如意,雖然也曾做過鉗工,模設的水平一直突破不了瓶頸,也就郁郁不得意,為人不錯,長得也相當的實在!給人有穩重之錯覺!
  
   模設的工作不輕松,于是想轉行做項目,可對項目一竅不通,膽量很大,叫起薪水來臉不紅心不跳的!30了,一臉的誠肯!自然易博得良好的第一印象!記得有一次,他去一個汽車用品的廠見工,老板說及問是否懂壓鑄模時,一句話,就把老板的嘴堵死了:“壓鑄模很簡單啊,無非是在澆注系統及渣包上多下點功夫!”其實,他對于壓鑄模所有了解也就僅限于這一句話,用雀神里的一招,叫獅子博兔!
  
   他的一個朋友,在東莞,找了個廠,薪水相當不錯,只是很累,做項目,自已撐不下去于是閃了,走之前,把當日見工的試題帶了出來!于是慫恿他去試試!那個廠做的是小家電,試題全是小家電的安規之類!這試題不會啊!于是,到處找朋友幫忙!
  
   我幫他請人搞定了中譯英,英譯中部分!至于安規,也是托朋友的朋友搞定的!一切背熟了之后,去了東莞,面試題搞定之后,那經理的第一句話就是:對于你的這份試卷,我相當的滿意,你要多少薪水?8000!而這之前,這位仁兄的薪水不過4300!
  
   “我這里少個主管,你來了之后,可以幫幫我,至于薪水沒有問題!你覺得我們廠管理如何?”“這廠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亂得很!”這一槍又中了!聊得相當的投機,一切均妥!
  
   回來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我,問我是不是去試試?一個月能抵二個月啊,我就在笑,那小子從來沒有碰過項目,連基本的流程都沒有搞過,能搞得定嗎?在整個流程里,唯一熟悉的也就是模具這一塊!而這,對一個做出口成品的小家電企業來說,只不過是眾多環節中的一小環!
  
   我說了實話,提醒了一下他自己權衡,那幾個晚上,我是不知道他是如何過來的,反正一到十點,準時線上找我,張兄,到底去還是不去啊?這種事,旁人真的不好建議!
  
   一個星期后,他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二個月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居然被他撐下來了,后來,我就問他,他是如何挺下來,簡單是個奇跡啊!
  
   “其實也沒有什么,一到那里,第一件事,就是瞄準了一個小弟,適當的給點甜頭,我嘛,只是個管理,做管理的不懂技術,理所當然!”當然,這不是實話!
  
   雖說做這一行,技術是膽,有時候,逼一逼自己是有好處的,不要老想著進去了搞不定又要出來多丟面子,如果連進都進去不了,那才是真正的丟面子!
  
   一般來說,一個老大開了口要你進去,不管你搞不搞得定,多少會自己給自己一個面子,讓你試試!好不易招了個人,搞不定,要走,真正沒面子是你那老大,眼神不濟啊!
  
   這一點是我剛畢業的第一份炒老板魷魚工作得來的經驗,畢業時,去了長沙的伊萊克斯,做了一個月,想走,那時心高得很,可以理解!于是找人事辭工,說不做了!那個主管就問我,“為什么要走?”“不是試工期嗎,你選我,我選你,說不定呆到試工期一滿,說把我干掉了,還不如早點閃人!”“不是這么一回事,之所以讓你來試工了,也就是說,除非是特別特別不合適的,一般來說,就算是我們這里的正式職工了!”
  
   只要不太笨,只要有了機會進去,呆下來,撐下去,是件最簡單不過的事!每一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的,謙恭一點,主動一點!
  
   沒有多少人會去為難一只菜鳥的,因為你不值得他去為難!
好像朋友們對這個找工經歷很感興趣,無意中在網上加了一個曾同在東亞做過的錯過了頭的朋友,說我找工的經驗好像多多,我笑了笑,曾對著一桌子的同事說過:你們找工的經驗加起來還沒有我一個人多!一向以來,我不大喜歡由朋友介紹,因為我這人不大喜歡去欠人家的情,想做便做,不想就閃!一個有著技術傍身的沒有必要委屈著自己!于是,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人才市場拼出來的,自然,注重于實戰了!呵呵,這樣的經歷自然不光彩,卻也是自已活著的一部分!
  
   在眾多的找工經歷之中,曾碰到了一個極致,現在想想還是好笑,笑死了!
  
   幾年前,我已做模設了,在人才市場見到了一個廠,要個產品設計的,做性趣用品的,有點興趣,動機有點不純,這是事實,不打誑語,希望理解!當時的第二想法,如果產品可以,是不是可以試試代理,這玩意做起來好像也有點好玩,于是拿了張單,就去了那個廠!
  
   廠位于龍崗龍東,具體位置就不說了!還沒進廠,就被一個家伙攔了下來,問我是不是去那廠的?“對啊!”“那老板牛皮得很,媽的!”他也是剛從那廠出來,受了一肚子的氣!我笑了笑,見工多了,什么樣的沒有見過,既然來了,總得見識一下!
  
   進了廠,不大,辦分室很小,看見了一個女人,很白,從來沒有看見過那樣皮膚的女人,于是多瞧了二眼,心里頭還想,這廠應該好玩,好玩得很!
  
   見到了老板,好家伙,怕有180,一個東北大漢,五十歲的樣子!站起來雙手替上簡歷,沒有想到居然不接,劈頭就是一句:“你要多少錢一月”?居然把我一下子悶了!“這個,這個,您是不是先看看我的簡歷?”
  
   “有什么好看的,你要多少錢一月?”深吸一口氣,媽的,今天這架勢是啥意思呢?“5500!”
  
   “5500,你憑什么要5500?你值5500?”一臉不屑!這口氣聽起來不舒服啊,還是忍住了,“是不是看看我的簡歷,我做了三年模設了,四年產品,這么多年的經驗”又被打斷了。
  
   “我管你以前做過什么,干過什么?你知道不?我原來兵工廠的,高工,高級工程師,造坦克的,30年工齡,你知我多少錢一月嗎?才2800!你又憑什么要5500?”我沒有吭聲,盯著他,隔了一下子,又來一句:“你什么文憑?”
  
   “中專!”“一個中專生,你也敢要5500?現在一個大學生,2000塊大把的是,給個實數,你要多少,實數!”
  
   “5500!少一分錢我都不做!”
  
   這時他的口氣緩和了一點兒,“這里的設計都是我自己搞定,招個人也就打個下手,也就是跟我繪繪圖而已!”這樣的老板太難伺候,也就打定了主意,不做也做不下來,于是自己變得強硬了起來:“這個,我不管,不管是設計還是打個下手,我來,就這個價,一分都不少,外面便宜的有,你可以去找,至于你老板以前多少一月,不關我的事!我值這個數!”老板最后的臉色現在還記憶憂新
  
   這一份工作,自然沒有搞定,第二天,在人才市場,又碰到了那主管在招工,于是過去和他聊了一下,笑問他:兄弟,你那工程師能招得到嗎?
  
   他說了實話,做行政主管半年多,連招了幾近三十個工程師,沒有一個能做滿一個星期的,都是心甘情愿的不要薪水說老板太難伺候了,老板人不錯,就是有點太強勢,以為是在原有的國內企業!其實廠里的發展前景還是蠻好!拍了拍他的肩:“委屈你了,兄弟!”哈哈
  
   一個做技術的,找工之時,很多時候沒有必要太委屈著自己,至少也得給自己留一點尊嚴!即便是這一點尊嚴很多時候被人踐踏在腳底!有的時候,希望是自己給自己的!

路過

雷人

握手
1

鮮花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哈奇 2011-7-2 08:24
還沒有看完,一會接著看,呵呵
回復 peace80 2011-7-2 15:06
學習之初,最要緊的是專注!我們都不是天才,只有一個茶壺大的肚量是盛不下一個池塘的水!把一個簡簡單單的例子練到形成條件反射,練到不需要思考就知道這玩意兒應該如何的做,到那時,這壺里的水就是你的,倒不掉!
回復 fangmei 2011-7-2 21:13
看完了。。。    經驗
回復 無能 2011-7-3 08:06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設計師的軟件,都是這樣子的,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棄。
回復 超人回來 2011-7-3 15:16
辛苦了,寫了這么多!
搞技術的首先要用一個“好”的觀念(理念),然后是對“好”的專注(行動),把這種專注(行動)堅持下去,自然就會形成一個“好”的習慣,于是就有“好”的技術了!
回復 火焰 2011-7-4 11:36
一口氣看完,人好,文字也好。
回復 一劍流星 2011-7-4 21:10
辛苦了,真不容易啊,能堅持那么長時間。
回復 藍夢 2011-7-4 21:57
一氣看完,精彩。
看到“廣工”,熟悉的感覺
回復 害怕伏櫪 2011-7-5 12:24
內容豐富,牛!
樓主沒有注明轉載。其實這是篇網絡熱文。
按文中敘述,作者10年間跳槽無數。
作者現在一身本事。不過,如果遇到,至少我是不敢結交的。
回復 害怕伏櫪 2011-7-5 12:47
火焰: 一口氣看完,人好,文字也好。
網絡熱文而已。
真實與否先不說,這樣一位把工作不當一回事,屢屢試工期不到就走人的,你愿意結交嗎?
回復 火焰 2011-7-5 12:57
人:啃技術飯,不投機,不說假話。
文字:表述得很酣暢。
在珠三角,連跳,連連跳的,大把呀,三年就老員工了啊,老板也有問題的 ,老哥 。
回復 害怕伏櫪 2011-7-5 13:03
那就應該是我太古板了。
回復 火焰 2011-7-5 13:04
害怕伏櫪: 網絡熱文而已。
真實與否先不說,這樣一位把工作不當一回事,屢屢試工期不到就走人的,你愿意結交嗎?
轉的呀 ,那把佩服獻給原作者, 我羨慕為自己活著的人
回復 xiongjie-sky 2011-7-6 10:31
不錯,有這樣的經歷真不簡單啊,內容很豐富
回復 綠蘿 2011-7-8 17:00
火焰: 轉的呀 ,那把佩服獻給原作者, 我羨慕為自己活著的人
同感,也佩服原創者;
認同火焰的話:為自己而活是何等樂事!
回復 yangzhongyin220 2011-11-24 11:12
文字很幽默,看了你的文章有一種很想傾訴的沖動。我09年畢業于一二流大學,學的的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大學沒好好讀書,畢業了去1家電子廠,做電機的。試用期到的時候領導問我:是想做電子還是想做機械。我毅然決定做機械。那時CAD一點不會,PROE沒聽說過,于是拿了本CAD教材(大學有CAD制圖課程),下載了一個CAD舉一反三的教程就把CAD學會了。那時覺得CAD怎么這么簡單,上學的時候連畫一條指定角度的線段都不會。學會CAD再學習PROE,網上了解了一下便下載PROE4.0安裝,很幸運的在迅雷搜到了很清晰的PROE視頻教程(那時不會找資料,只會在迅雷找),于是天天晚上練習不多久便會畫一些簡單的圖形了。在車間呆了半年后(在一線裝配電機)便調到了公司的研發部門。研發部門有兩位國企已退休的高工。一位不會用電腦只能用刻度尺手繪草圖,一位會畫平面圖。剛過去的我就幫他們畫平面圖和3D圖。這期間自己買了四本書《金屬工藝學》《公差配合及技術測量》、《機械設計》、《材料力學》,因為惰性,前兩本認認真真的看了,后兩本就瞅了瞅,呵呵。半年后我便有了自己的項目,仿制了一臺比較簡單的設備,測試走了兩千多次,除了一零件因材料磨損問題嚴重其他都OK。隨后在一個模具師傅的指導了做了4款控制盒的結構,大的一款有300*500*120mm,已開模打出成品。今年又做了另外一款機械產品樣品,等測試。有時候也很迷茫,以后想做機械設計不是很想做塑料結構,機械這部分懂的太少,簡單的彈簧、齒輪、蝸輪蝸桿也會算,一些簡單的傳動是可以。現在兩個高工師傅都走了,沒有了師傅。不愿放棄,于是找了其他大學的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理論力學視頻教程開始學習。這就是自己現在的狀態:繼續學習,不拋棄,不放棄。

facelist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注冊會員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 17:45 , Processed in 0.0599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