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一百多年前的狄更斯這樣形容大革命前的法國社會。對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經歷過黃金十年的超高速發展后,2012年行業也迎來了涅磐重生的一年。“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就在失望與希望中,2012年已經離我們遠去。這一年,有的人認為發展才是硬道理,他們埋頭苦干,堅信“悶聲發大財”;更多的人則發出時代的聲音,在砥礪前行的同時,為2012年留下屬于自己的“好聲音。2012年中國工程機械巨頭們都說過哪些話,我們帶您細細品味一下。
王民:中國永遠有需求,就看做不做出好產品
“我預感工程機械真的到了一個優勝劣汰,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了。最近有收購兼并發生,企業合作項目發生,產能太大,大多數企業造不出差異化的產品,中國永遠有需求,就看做不做出好產品,有沒有價格優勢,最后優勝劣汰。”
一直在低調中穩步前行的徐工在2012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作為徐工的掌舵者王民對于行業的發展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對于中國制造的這一觀點無疑將對盲目擴大產能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生振聾發聵的影響。
今年年初,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在接受采訪時,進行了著名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提出的“杜拉克五問”測試,以下為王民做出的回答:
第一問:我是誰?我的優勢是什么?我的價值觀是什么? 答:王民。
優勢是四十余年的行業經驗和企業經理,仍然善于學習和反思。價值觀是說到做到,相信自己,寬厚待人,身先士卒。
第二問:我在哪里工作?我屬于誰?是決策者、參與者、還是執行者? 答:在工程機械行業21年。是一個地方國企的負責人,是一個主要決策者。但又要執行政府的某些重要指令。
第三問:我應該做什么?我如何工作?會有什么貢獻? 答:應該做更具前瞻性的思考、探究,加強與重點客戶的戰略聯盟,加強推進高端的、核心的技術研發的氛圍建設和目標設定。
以及建設有效的組織體系,這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命脈。
用不到5年的時間促其發生革命性變化。
第四問:我在人際關系上承擔什么責任? 答:自信但不自負;尊重但不迎合;樂于助人但不期望回報,尤其是對有求于我的人;注重人際關系但也不善于溝通交流。 有些強勢。
第五問:我后半生的目標計劃是什么? 答:暫無明確計劃。
對于第五個問題,王民在接受鳳凰網采訪時曾經給出過不同的答案:“我希望(退休后)在一個中學里面做一個門衛和傳達室的老頭,敲鐘打上課鈴,給他們看門。”
梁穩根:生一千次也要在中國 “如果我要生一千次的話我也要生在中國,如果我要死一千次的話,我也希望死在中國,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非常的自豪。我現在沒有移民,我的兒子也沒有移民,我的老婆也沒有移民,我的董事沒有一個移民的,我們沒有規定不許移民但是他們都是受我的這種情緒的感染。”
2012年11月11日十八大舉行期間,梁穩根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接受幾十家中外媒體采訪時,針對一位記者問及是否有一天,他會移民國外時做出如上回復。作為中共十八大27位民營企業家代表之一,出身于國企的優秀企業家梁穩根深知國家對于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盡管此番言論被部分人士解讀為“表忠心”,但在國內像梁穩根這樣可以拍著胸脯做出這一表態的大企業家并不多。
“我不是講假話,我將堅定不移地以黨的利益為第一,如果現在共產黨要我把三一重工交給她,我也會非常高興地交給她。我的生命都是共產黨的,何況廠子。”
11月10日晚,作為杰出企業家代表,梁穩根與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國企巨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以及另一位民營企業的代表天津天地偉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林一起出席主題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梁穩根在回答記者關于“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當黨的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會如何抉擇?”的問題時,做出如上回答。
這段言論如果脫離當時的語境看起來似乎有些突兀,梁穩根在后來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對這句話作出了解釋“我是在假設一種特殊情況,如果戰爭來了,國家緊急動員把三一征用了,我怎么會痛苦呢,我會感到光榮。”
“我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入黨,歷程很長。在中國,共產黨員是有理想的人,是追求上進的,你到外面去說我是共產黨員,相對于非共產黨員來說,人家會更尊敬你。如果年輕男人是共產黨員,找對象都要更方便一些。大部分的共產黨員找的老婆,都要比非共產黨員的老婆要漂亮一些。中國的女孩子也很愛共產黨員。為什么?因為共產黨員有理想。所以我很小就想入黨。我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入黨。我希望我的事業能與中華民族、能與共產主義的事業聯系在一起。這就是我長期追求入黨的原因。”
這是2012年梁穩根引發爭議最多的言論,甚至在所謂的雙十一“光棍節”那天上了社會新聞的頭條。梁穩根的此番話語著實有些夸張,這獨特的“梁式幽默”并沒有使得所有人都接受,其實筆者認為梁穩根此番話語無非是用通俗的話語“策”了一下當下熱點,也就是“接了地氣”。
向文波:尊嚴比金錢重要 “中國有一些學者,對自由經濟有一種超乎正常范圍的崇拜,我們老百姓可以理解為完全脫離現實的崇拜,一直以來以各種方式批評中國政府對世界開放不夠。我認為我們要通過這個事情告訴全中國人民,世界貿易是怎么回事,真的是我們想的那樣嗎?我認為不是。”
“我認為尊嚴比金錢重要。如果說我們受到了這種不公正的待遇(之后)忍氣吞聲,我認為這不是我們三一人做事的方法。所以我覺得維護中國企業和我們三一的尊嚴,比花一些錢我認為要更值。”
在三一起訴奧巴馬的新聞發布會上,向文波“尊嚴比金錢重要”的言論,似乎代表長期以來在國際貿易中遭遇不公平待遇的中國企業發出了共同的呼聲,特別是在美國眾議院以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為由,阻止華為和中興在美國的并購活動之后。盡管不少行業人士認為這是“行事高調”的三一的又一次“自我炒作”,但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三一此番訴產生的影響已經波及到整個經濟層面。
詹純新:企業家要有敬畏精神 “當前,世界經濟仍處于低谷期,這對中國企業來說是‘走出去’的黃金窗口期,中國企業正融入一個多極、多元、多彩的產業生態。”
“企業家精神,除了要有學習精神、創新精神和執著精神以外,還要有敬畏精神,企業家必須敬畏法律、敬畏市場,這樣企業才可能走得更遠。”
有人認為詹純新是柳傳志和張瑞敏的結合體,在爭議不斷的2012年,中聯重科毫不意外地也被卷進爭議的漩渦。但詹純新這位極具儒雅氣質的企業家并沒有針對所謂的各種“門”發表太多言論,這一年他在接受采訪時更多提到的還是企業管理,“至誠無息,博厚悠遠”是詹純新對于各種爭議最好的答復。
譚旭光:一對好青年,戀愛結婚了 “看企業不是看繁榮期,而是在經濟蕭條期時看誰是強者,世界五百強都是在經濟蕭條中發展壯大的。繁榮期大家都在發展壯大看不出優劣來,當經濟蕭條的時候,對于有優勢的企業,那就開始進行戰略并購重組,聚集優勢資源,就成了企業巨無霸。”
2012年風光無限的譚旭光,真是好漢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這位被業內人士戲稱為“譚大膽”的濰柴董事長,今年的兩次出手堪稱驚艷。這段話無疑也成為濰柴未來國際化發展的宣言。
“一對好青年,戀愛結婚了”。對于并購德國凱傲集團這一中國企業在德國的最大投資,譚旭光用這樣一句樸素的話語一筆帶過。
曾光安:還原行業發展的真實面目 “把2011年的虛假數據和壓在代理商手中的挖掘機數量假設為3萬臺,這樣一看,其實2011年市場已經出現下滑,而如果把去年虛高的3萬臺的數據算到今年,那今年的行業下滑的幅度也就沒有那么夸張。要看到目前很多公開的數據是不真實的,要使行業健康發展,就必須把現有的數據摸清楚,還原行業發展的真實面目。”
在2012年度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年會上,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會長曾光安針對目前行業發展的混亂狀況發出強有力的呼聲,希望未來行業能如曾光安所愿,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相關產品:http://www.trhg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