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廠中廣泛采用鑄鐵制造零件,因為鑄鐵造價低而且易于機械加工。由于鑄鐵具有脆性,在焊接修理時容易在焊縫的過渡區域或基體上產生裂紋,同時由于焊接使鑄鐵加熱到熔化溫度,而后又急劇冷卻引起鑄鐵的白口化,增加了脆性和硬度,而使鑄鐵的焊合性受到破壞。鑄鐵的化學成分和晶體組織與鋼件有很大差異,加熱后立即由固體狀態變為液體狀態,所以鑄鐵立焊很困難,仰焊幾乎不可能。鑄鐵件的焊接比低碳鋼的焊接要復雜和困難的多。在工廠中,鑄鐵件的焊接修理主要應用于裂紋、破斷、磨損修復尺寸等,或因鑄造時產生的氣孔、熔渣雜質、裂紋等缺陷的修理。焊接的鑄鐵主要是灰鑄鐵、可鍛鑄鐵和球墨鑄鐵,對于白口鐵則很少進行焊接。
鑄鐵的焊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熱焊法,另一種是冷焊法。根據鑄鐵件的外形、強度、加工性、零件的工作環境、現場條件等特性來選擇其焊接方法。
熱焊法是將整個或部分鑄件加熱,使焊接的熔池金屬保持液體狀態,焊后鑄件的加熱部分和焊縫一起緩冷到室溫,從而得到良好的焊接質量。
鑄件在焊接前,應將缺陷處鏟凈并除去污物,一般要用砂輪打光,使之餺出金屬光澤,開好坡口,盡量采用平焊法進行焊接。為了避免熔池中熔化金屬流出和滲漏,并要保持焊接的一定形狀,應在焊件上造型,可以使用型箱,也可將造型材料直接放在焊件上。造型材料用石英砂和水玻璃調合,也可用石墨板、耐火磚或耐火粘土等。當焊接面積大于50平方厘米時,應該用石墨板隔開,以便進行分段焊接。造型后要在50°C溫度下干燥,然后再和焊件一起加熱。鑄件的加熱方式有多種,可在各種烘干爐或加熱爐中進行加熱,也可以用木炭或煤氣直接加熱,對于大型鑄件,可用耐火磚砌筑臨時加熱爐,鑄件在加熱爐中應使焊接部位置于水平位置。加熱溫度應保持在600—750°C之間,并應根據鑄鐵焊條的技術要求來確定相應的預熱溫度。局部加熱的溫度一般也要達到400—550°C以上,然后再焊接,也稱為局部預熱焊。文章有http://www.zglmm.com/首發,轉載請注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