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構件的幾何形狀設計不合理或過于復雜,經常會引起機械應力、熱應力、積液、積塵及金屬表面漆膜漏涂破損等缺陷,從而導致局部的氧化腐蝕、縫隙腐蝕及應力腐蝕等腐蝕,因此必須從防腐蝕角度考慮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的合理性。以下做9點建議:
(1)構件的形狀應盡可能簡單。
(2)防止構件表面損壞或有傷痕。
(3)構件盡量選用同一種金屬材料。如機座與主機應為同種材料,因不同種材料問易產生電偶腐蝕。
(4)盡量減少縫隙。
(5)選擇合適的結構形式和優質的防銹漆,以使腐蝕介質與構件完全隔離,特別要注意焊縫的涂漆。合理的涂漆結構f如兩塊型材問的連接要采取背靠背的方式等1可使構件的任意一面或部位都方便涂漆。
(6)防止殘余水份在設備上的滯留。設計時要避免有向上的容器狀凹處,如不能避免亦應設排水孔。
(7)焊接時應盡量防止出現內應力和應力集中。以采用連續焊為好。間斷焊易產生內應力。
(8)應避免焊接缺陷。像焊瘤、咬邊、噴濺及未焊透等,這些焊接缺陷會形成新的腐蝕點,如焊瘤除形成應力集中外,還在焊瘤與母材間形成夾縫;咬邊是形成應力集中的根源,它的凹陷邊也形成夾縫。這兩種缺陷易產生應力腐蝕和縫隙腐蝕。焊接電流過小或焊接速度過慢易產生焊瘤;而咬邊的產生則是由于焊接時焊接電流過大和焊接速度過快,以及角焊時焊條角度不適當等原因。所以,合理的焊接工藝及過硬的焊接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焊縫未焊透造成的夾縫和孔洞也會引起縫隙腐蝕和小孔腐蝕。
(9)為進一步防止縫隙腐蝕,對構件連接處夾縫也應合理設計。常見的構件連接形式有搭接和對接兩種:對搭接接頭應盡可能不用鉚接連結,因鉚接節點的夾縫會積液和積塵,產生縫隙腐蝕,所以宜采用焊接連結。焊接連結亦應采用雙面連續填角焊,即使二者的搭接面被焊縫完全封閉起來,如采用單面搭焊因搭接面處有縫隙則會產生縫隙腐蝕和電偶腐蝕,故不推薦;對于對接接頭,應采用雙面連續對接焊,從而避免縫隙腐蝕。文章由http://www.fengdejixie.cn/首發于機械社區,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