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西文學者的觀點,信息經濟學是非對稱信息博弈論在經濟學上的應用。而非對稱信息的含義又是指參與經濟活動的雙方在信息的獲得上具有相互間不公平性的特點。這種不公平性體現在獲取信息的時間和信息的內容兩方面上。從發生非對稱性的時間上分類可劃分為事前和事后二種,而對非對稱性發生的內容上又可分為參與人的行動和知識二方面上。按此劃分非對稱信息博弈的模型就有四種分類:研究事前的非對稱信息模型稱為“逆向選擇模型”、研究事后的非對稱信息模型稱為“道德風險模型”、研究不可預測行動的非對稱信息模型稱為“隱藏行動模型”、研究不可預測知識的非對稱信息模型稱為“隱藏知識模型”。
由于在西文的經濟文獻中常將擁有私人信息的參與人稱為“代理人”,而不擁有私人信息的參與人稱為“委托人”,代理人具有信息優勢,而委托人則不具有信息的優勢。因此,信息經濟學代理人的所有模型又常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進行研究和分析。
從上面的簡述中不難看出,西文的信息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前提是微觀經濟活動中的雙方主體,在不公開、不公正的和不公平的非對稱信息的條件下的一種行為模式。
如果按照上述原則的基本思想去考慮問題,對信息經濟學模型還可從另一角度去研究,即以非對稱信息出現的不同方式去分類研究。例如,以信息量出現的大小、信息傳播速度的高低,以及接受信息的頻度的強弱等方式去進一步分類研究。照此觀點,則信息經濟學的模型就不會是幾種,而可以分成數十種。總之,按照西文對信息經濟學研究的前提去設計其模型,任何一個只要能產生經濟效益的實際具體模型都具有研究的價值,它們都可以歸結成為信息經濟學中的一種模型方式。因為,微觀經濟活動中只要存在二方以上的經濟活動主體,信息獲取的不對稱特性總是絕對的,此種模型就一定屬于信息經濟學所定義的研究范圍。文章由http://www.fengdejixie.cn/首發于機械社區,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