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半年,對公司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雖然手頭沒啥項目,但是也樂意皮跌皮跌的跟著師傅后面東跑西顛,下車間、連軸轉的加班、一整天都在仔細的消化一份圖紙等等,感覺做什么都不閑煩,對工資也不在意,真正做到了“錢乃身外之物”的境界。
實習完后的一年,手頭開始參與一些小項目,開始獨立設計小零件,開始要簽字,開始要承擔責任,開始要把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這個時期是最復雜的。如果做對了,自己就可以偷著樂半天,自己都佩服自己的智慧;一旦做錯了,就懊惱半天,尤其是在裝配的現場錯了,被裝配人員或者機加人員指指點點時,自己會一下子就臉紅,暗暗的罵自己,進而很虔誠的把錯誤改掉,為了不給師傅丟臉,自己都偷偷的處理掉,實在處理不了的,誠心的給師傅道半天歉。這時是最純潔的,最忘我的。無論是工作態度,還是生活態度。盡管工資沒那么多,但是也沒畢業半年的時候那么少。這時候想的最多的是學到知識,拿到項目,期待著未來的幾年工資能達到五位數,甚至掙到年薪。
接下來的兩年,是個人展示機會的兩年,項目開始慢慢變多、慢慢變大,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多,積累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無論是小項目的開發,還是大項目的改造,無論是應付現場裝配,還是處理機械加工,都慢慢有了自己的套路,有了自己的應對之策,同時也慢慢積累了經驗。開始忙著自身的提高,或者通過公司培訓提高自己,或者自己報名參加各種輔導班,使自己的能力慢慢的與自己想象的自己相匹配。
畢業的第四年接踵而至,當慢慢熟悉了公司的弊端,當掌握了應付一切人與事的方法,當前進的心開始轉向自己,才慢慢的發現錢包依舊那么癟,周圍的房子離自己越來越遙遠,去超市的機會越來越少,在名牌服裝面前猶豫的時間越來越長,而自己身前有無數的人在等著經理的位子,身后那么多年輕有為并且擁有自己當年意氣風發的畢業生,幾年下來,唯一的收獲是得到了一個中級工程師的證。心理不免有些掙扎。
在人生第一個五年的關口,擁有什么才算是成功的?是以賺到的錢、升到的職位來衡量還是按獲得的知識來衡量?人們往往都是按照前者衡量。如果得到了,肯定就沒有五年關口的掙扎,有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如果沒有得到呢?那么這五年能給未來換來什么?是不是該有所改變,給下一個五年有個交代?還是默默的繼續這樣的路,用五年獲得的經驗繼續這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