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真的音樂發燒友連換個保險絲都能聽得出來
1、用火電的力度大點,聲音偏暖;用水電的聲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
水電中,以葛州壩的電音色最好;火電中,以北侖電廠的電音質最好(因為燒的無煙煤的比例最高)
2、同一套器材,晚上8點到10點的時候音色就感覺有點偏冷,晚上11點之后聲音明顯偏暖。 后來才發現高峰電用的是外省的水電,低谷電以本地火電為主,鐵證如山!
3、風力發的電層次感很差,聽感朦朧,聽菜可婦司機的A大調B小調,音場明顯收縮,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
4、風力發電的單機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
5、電是三相和兩相和音色關系不大,關鍵是平衡感。 三相電播放大編制的交響樂陣腳明顯比兩相的要穩!核電適合播放《終結者》之類的大片伴音。 但遺憾水、火、風、核電都并在了國家電網上了,所以放什么聲音都是混論一片。
6、有位燒友為此從上海搬家到廣州,聲音好很多。 因為南方電網以大亞灣核電和兩廣水電為主,音響既有力度,又比較清澈。 最近準備投資建設獨立不并網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高山雪原的天水將使音響脫胎換骨,但可研報告遭到印度的反對。 7、太陽能發電有何不同?聲音偏向溫暖,不冷,但是有點薄。
8、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國內最資深的耳機發燒友,一日試聽鐵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機,聽著聽著突然摘下耳機說今天沒法聽了,一定是水電站的水位又漲了,令在場其他燒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報道山洪爆發,小豐滿水電站水庫水位暴漲,達到1953年來的最高水位,要知道遼寧電網只有1%的電力來自小豐滿! 四座皆驚,以為神耳!
真正資深的發燒友不用交流電源,因為整流濾波過程中產生的噪音會使人腦震蕩,必須用電池供電。而且不能用充電電池,因為充電過程中積累了電網波動帶來的電壓起伏,還有電網諧波會在充電過程中使電解液活性增大,影響放電效果。所以用充電電池聽音,雖然低音和中音尚可,但高音有些刺耳,不能聽音樂,只能聽趙本山的小品,而且只能是和范偉合作的那幾個。
能用的只有干電池,由于干電池特性稍干澀,高音不亮,一般都配以水浴加熱,一般至87.35度最好。而且干電池體功率越大越好,放音是聲音飽滿雄渾。骨灰級的發燒友都是訂做干電池,用得最多的,直徑200多毫米,高300多毫米。
后來電池廠家把生產電池的模具,報廢后賣給了水桶廠。黑心水桶廠用這套做電池的模具開發了一種新型水桶,容量5加侖,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桶裝水的水桶。這套模具原來是做電池的,有汞污染,所以桶裝水喝起來都有一股水銀味。
最大號的干電池直接參照原油桶規格,近160升的大家伙,20只串聯在一起,放1812的時候,連各國的偵查衛星紛紛報警。美國那次的軍用衛星掉下來,還裝模作樣的用導彈打了一下,是為了掩人耳目。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有2個發燒友同時放1812,而且都是用的頂級電池,炮聲太大,震的。由于發燒友規模越來越大,大號干電池需求量大增,裝原油的桶生產不過來,導致油價暴漲。很多人不明就里,以為缺油,實際上是缺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