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 1|
網評員實名制是政府信息公開的起碼要求。前年開始實施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并且規定“以公開為原則,以保密為例外”。政府組織網評員隊伍是公共管理行為,不是私人行為,也不涉及國家秘密,有關信息屬于應向社會公開的事項,應將所有詳情公開。人員編制,績效考核辦法,經費來源,薪酬待遇,網評員的姓名等,都應公開透明,要讓公眾能看得見。網評員發布多少網絡評論,是針對什么的網絡評論,這些都應有案可查。如實披露這些信息,是滿足公眾知情權的需要,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
網評員受雇于政府,在網上發布信息、引導輿論,是代表政府說話,而不是個人自娛自樂。既然代表政府,那就應該遵守公職人員的相關規范,亮明身份,實名發帖。這樣才能讓網民清楚,這個發布信息的人就是網評員,不是一般網友;他們發布的信息可能更加權威,至少具有一般網友所不具有的特殊角度。實名發帖,才不會使來自政府方面的信息被公眾忽視,網評員的作用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網評員實名發帖,可以增加其責任感和可信性。公眾面對匿名網絡信息,總是將信將疑,而一個真名實姓的人在網上發言,人們對他的信賴程度會提高,這當然適用于網評員。實名網評員的身份清楚明了,如果你發布虛假消息,制造謠言,指鹿為馬,那從此將無人信你,自己也會身敗名裂。這種后果將敦促網評員謹慎地行使發布信息的權力。
實名制也有利于公眾監督網評員。網評員拿政府部門的工資卻匿名發帖,很可能會出現冒充知情者而歪曲事實甚至隱瞞真相的事,也可能會出現冒充普通公眾并為政府不當行為開脫的事。因此,匿名制下對網評員的監督無從談起。以強勢的政府再加上網評員對輿論的刻意引導,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很可能會受到極大影響。而實行網評員實名制,一旦網評員發布虛假、不良信息,那網友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投訴舉報,檢舉揭發,澄清事實;如果事涉侵權,公眾也可通過其實名身份按圖索驥地究責。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7 19:03 , Processed in 0.04173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