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以前,當時剛參加工作不久。結束了在金工車間的實習,我被調到了廠里的設計科,開始從事壓力容器的設計和工藝工作,因為對鉚焊車間及其操作不熟悉,基本上是照抄別人的東西,囫圇吐棗。
當時正好趕上廠里第一次進行壓力容器設計換證,有幸被領導選入其中作為年輕人鍛煉鍛煉。突擊了一個多月的基礎知識,總算通過了書面考試,因為當時沒做過幾個容器設計,所以估計面試選到我的圖紙的可能性不大。誰知道怕啥來啥,領導通知我說:“明天面試有你一個。”并把那張要答辯圖紙給了我一份叫準備準備。那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儲罐圖紙,好像是二類容器吧。在圖紙校審人員的幫助下我又把圖紙認真的總結了一番,包括介質特性、材料的選擇、強度的計算(當時都是手算)等等。第二天前幾個答辯結束,有人比較輕松,有人面露難色嘴里嘀咕著。終于輪到我了。
第一次走進平時廠領導開會使用的小會議室,見對面桌子后面坐著三個專家摸樣的人,桌子上鋪著圖紙,還有一個人在看計算書。我按照事前的準備,簡要的介紹了圖紙的設計思路,然后專家開始提問,接下來按部就班的回答,一切順利。看只專家要收起圖紙我心里一陣輕松,過關了!誰知另一名專家突然問起了設備在鉚焊車間加工焊接工藝的事,我大腦一陣空白,支支吾吾無言以答,最后憋出一句:”我是做金工的。“
望著科長那錯愕的表情,我知道自己演砸了,”以后還是要多深入現場,這樣可不行啊“后來還是總工出面打了圓場。”圖紙沒什么問題,年輕人嘛。呵呵“哪位專家隨口說道。
這件事雖然過去好多年了,可是每當想起還是心里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