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注冊會員 登錄
機械社區(qū) 返回首頁

無獨有偶的個人空間 http://www.ytsybjq.com/?139360 [收藏] [復制] [分享] [RSS]

日志

一篇評價牛頓的文章

熱度 11已有 824 次閱讀2013-6-3 12:38 |個人分類:工作| 牛頓, 評價

    

    3月28號是牛頓的忌日,但是知道的人很少,我們畢竟更關(guān)心沈殿霞和張國榮。其實牛頓老師在科學圈里曾經(jīng)很有權(quán)勢,被女王封了爵位成了貴族,人稱牛爵爺,官至皇家造幣局局長兼皇家學會會長。如果阿爾伯特沒有辭了以色列總統(tǒng)的話和他有一拼。
  
  說他有權(quán)勢并不僅是官大,主要還是貢獻大。如果17世紀就有諾貝爾獎的話,牛頓老師至少能連續(xù)壟斷4屆物理學獎(分光計;力學體系的構(gòu)建;反射望遠鏡;萬有引力),同時為了表彰他在煉金方面的造詣,再奉送他一屆化學獎。而且這孫子鼓搗出了流數(shù)術(shù),所以菲爾茲數(shù)學獎也要給他。要知道,他的這些發(fā)現(xiàn)基本都是在26歲以前獲得的,30歲以后牛頓就開始玩票了,成天琢磨上帝和煉金,以及怎樣把萊布尼茨搞臭,捎帶手的把以前的發(fā)現(xiàn)整理成書。所以你能想象到他在當時的歐洲是如何的一呼萬應,敢跟他叫板的只有萊布尼茨和大主教貝克萊。牛老師死的時候,全英國的貴族以給他扶柩為榮,全歐洲的名流蜂擁倫敦。來自法國的傻逼文科生伏爾泰在國葬現(xiàn)場大受刺激,回去就寫了首詩,嫉妒之情溢于言表。
  
  牛頓老師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也是孤獨的一生。一輩子沒有朋友,也沒有結(jié)過婚,很可能到死都是處男,關(guān)于牛頓是否處男的問題,由于篇幅過長,我將在另一篇文中論證。當然他肯定不會孤獨,因為科學的世界里樂趣無限,快感連連。出乎世俗想象的是,科學其實遠比任何娘們兒都風騷,玩科學比玩女人爽得多,得到一個成果所獲得的高潮強烈而持久,不僅有快感,更有巨大的自我認同感,遠勝于那幾秒寒顫之后無邊的空虛與落寞。所以陳景潤其實是沉溺于美色不能自拔,身體弱架不住高潮過度被爽死了。
  
  牛頓老師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生性孤傲,自恃高才,瞅誰都是傻逼,當然不會真心跟傻逼交朋友。同時在他眼里人是不分男女的,只有傻逼和巨傻逼兩種,所以他對女色沒興趣也就可以理解了。曾有婚介中心給他介紹過幾個名媛,拾掇拾掇都是當王妃的坯子,但一見面就受不了他的牛逼烘烘和不知所云。
  
  另一方面是外在的,不光他不愿意交朋友,也沒有人真正想跟牛頓當朋友,結(jié)交他的人大都各懷目的。人們對他畢竟只有敬畏和仰慕,并不真的喜歡他。這道理其實很淺顯,絕大部分人都熱衷于跟比自己傻的人待著,很少有人愿意在人精的身邊襯托自己的二逼。所以不少人都喜歡小動物和小孩子,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夠傻,他們在這些東西身上能獲得安全感與主宰感。不少姑娘一見到小貓小狗小人兒就會迫不及待的摟抱,然后就是很嗲的說好可愛歐~,簡直聽得人陰毛乍豎。要知道有時候可愛和憨態(tài)可掬的潛臺詞就是弱智。猴子也好玩,喜歡的人就少多了,因為靈長目動物夠機靈,經(jīng)常是耍猴不成被猴耍,那些人沒有駕馭猴子的自信。同理,喜歡小孩的也是因其單純?nèi)毙难叟c不諳世事,在他們眼里,小孩跟小動物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都是四條腿走路,露著屁眼隨時拉撒。如果遇到一個小天才,3歲就會心算三位數(shù)乘法或者知道傻逼二字的正確寫法,她們一定會駭破了膽。所以那些喜歡養(yǎng)貓狗的女士們別再標榜自己有愛心了,你們其實非常缺德。我從不喜歡貓狗,這是因為我敬畏大自然的生靈而不忍戲弄它們;我也不喜歡小孩,因為我把他們當作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小畜生看待。
  
  大家不喜歡牛頓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性格暴戾乖張。長年在他身邊的人回憶說,牛頓在人前只笑過兩回,其中一次還是嘲笑:有人問他,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那么老朽,不知道還有什么價值。牛頓聞聽放聲大笑。而且他人品太差,跟誰都打架。眾所周知他從小就有校園暴力的記錄,胖子同學不小心踩了他的風車,他抬手就把胖子打哭了,我們的教科書居然說這是他有志氣的表現(xiàn)。長大了不以拳腳論高下,他就雇用槍手大罵萊布尼茨,甚至不惜化名親自去罵,人品至此真是無以復加。萊布尼茨若不是臉皮厚早就跟納什一樣瘋了,而且牛頓肯定會拍個片子叫《丑陋心靈》繼續(xù)惡心人家。
  
  關(guān)于牛頓的另一個謊言是他的謙虛,證據(jù)就是牛頓老師說過兩段著名的話,一段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另一段是海邊撿石頭子。這確實很有迷惑性,我第一次聽說時感動的直冒鼻涕泡。但任何話語都是有語境的,巨人肩膀那一句的語境是這樣的:胡克其實早就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并推導出了正確的公式,但由于數(shù)學不好,他只能勉強解釋行星繞日的圓周運動,而且他沒有認識到支配天體運行的力量其實是普遍存在的,是“萬有”的。第谷早在100年前就發(fā)現(xiàn)了行星的公轉(zhuǎn)其實是橢圓運動,開普勒甚至總結(jié)出了行星運動三定律。所以科學界對胡克的成果不太重視。后來數(shù)學小狂人牛頓用微積分極其圓滿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并把他提出的力學三條基本定律成功推廣到星系空間,改變了自從亞里士多德以來公認的天地不一的舊觀點,被科學界奉為偉大的發(fā)現(xiàn)。于是胡克大怒,指責牛頓剽竊了自己的成果。牛頓尖酸刻薄的回敬道:是啊,我他媽還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這本是一句反語,至少不是真的想客氣一下。幾百年后羅永浩說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這意思。但后人出于塑造完人的目的,只保留了孤立的原話而去掉了語境,變成了一句徹頭徹尾的謙辭。同樣的情況出現(xiàn)在另一段話上:牛頓晚年因為樹敵過多,來自歐洲大陸比如法德的一些新銳科學家質(zhì)問他:“牛頓你丫牛逼什么啊?”牛頓此時完全的展現(xiàn)了他科學界大宗師的風度與水平,借助與孩子對話的機會瀟灑的回敬道:“我沒有什么牛逼的。我只是一個在海邊獨自玩耍的小孩,偶爾會為撿到幾個美麗的貝殼而欣喜若狂,卻對面前浩瀚的真理大海無所察覺。”意思是說你們XXX的連貝殼都看不見有什么資格評價我?幾十年的官場畢竟不是白混的,牛老師甩片兒湯話的水平已經(jīng)到了信手拈來閑庭信步寵辱不驚的境界,所以我們只記住了這一段優(yōu)美至極、深邃如同詩歌的話語。
  
  牛頓老師人品差,不謙虛,沒朋友,按現(xiàn)在的說法這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事業(yè)不會成功。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當智商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可以取代情商的。所以那些說自己情商低的所謂天才們,你們沒成功只是**還不夠聰明而已,怨不著人家情商。要知道牛頓是個遺腹子和早產(chǎn)兒,出生時體重不到5斤,沒吃過DHA和RHA配方的奶粉。親娘改嫁后跟文盲姥姥度過無聊的童年,沒有任何的早期智力開發(fā)和學前啟蒙,7歲上學以前腦子里空空如也,牛媽媽對他的期望僅僅是認識點字然后回家務農(nóng)。但是牛頓上中學后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拉丁語希臘語西班牙語和英語,然后被推薦進了劍橋,20出頭就當了盧卡斯教席的終身教授。如果他能活到今天,我一定會請他當熊博網(wǎng)的形象代言人兼吉祥物。
  
  晚年的牛頓除了升官發(fā)財再無其他驕傲之處,而且官迷心竅,沒退休一直干到85歲壽終。當然他并沒閑著,寫了150萬字的神學著作跟上帝猛掏心窩子,同時堅定投身化學事業(yè),在家里蓋了窯子,拿出年輕時搞物理的勁頭玩命試驗。但這次他的出發(fā)點就錯了,總是希望從黃銅和煤渣中提煉出黃金。要知道化學反應只能改變分子并不能改變原子,能給原子做變性手術(shù)的只能是核反應。他違背了化學定律里的物質(zhì)不滅原則,所以蝦米了。
  
  最后,說兩段悼詞。一段是他的墓志銘:
  
  伊薩克牛頓爵士
  
  安葬在這里
  
  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
  
  第一個證明了行星的運動與形狀
  
  彗星的軌道與海洋的潮汐
  
  他孜孜不倦地研究
  
  光線的各種不同的折射角
  
  顏色所產(chǎn)生的種種性質(zhì)
  
  讓人類歡呼
  
  曾經(jīng)存在過這樣一位
  
  偉大的人類之光

  
  另一段是英國詩人寫的:

自然和自然的規(guī)律隱藏在茫茫黑夜之中。上帝說:讓牛頓降生吧。于是一片光明。
  
  不知道為什么,這兩段總是讓我有點感動。


[轉(zhuǎn)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d90e10100wrkc.html

2

路過

雷人

握手
7

鮮花

雞蛋

剛表態(tài)過的朋友 (9 人)

發(fā)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火焰 2013-6-3 14:41
作者很有才,也很臭屁!
回復 smxkjt 2013-6-3 16:31
另類
回復 無獨有偶 2013-6-4 14:31
課本把一些科學家塑造得太過完美了,這才是有點真實的人。
回復 深南大道 2013-6-5 22:48
有意思
回復 huyinkun 2013-6-9 16:21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牛頓!

facelist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注冊會員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 22:17 , Processed in 0.04286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頂部